|
风景名胜 》 万里长城纵横谈 》
第二编 建筑遗存(7)
董耀会 Dong Yaohui
魏国长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战国时期的魏国长城从渭南到韩城之间,如今尚有两个相距很近的长城和两个烽火台的遗迹,这两道长城位于韩城县县城南15公里处,西达济川,东到黄河边。
长城内外分为两处,当地人称北面为外长城,南面为内长城,两城相距160米。城墙已塌落,残存高度只有4米左右,底部最宽为19米。内长城往南约270米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的平面为方形,每边长为7米,台高约10米,上下收分很大。从烽火台底部到中间的木角梁头的高度约有4.5米。
长城城墙和烽火台全部用夯土筑成,历经两千多年,夯层还非常清楚。夯层厚度为7—8厘米。
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哪里保存的最好?
秦始皇万里长城建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10年,多少世纪以来,这道延绵万余里的古长城饱受北方严酷气候的侵袭,大都已经湮灭无闻或破败不堪。近年国家文物局计划拨巨款对内蒙古西部的一段秦长城进行维修。这是中国首次对秦长城进行部分维修。该工程从1999年春开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总计维修好断墙300多米,砌筑石料1万立方米。这段秦长城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个名叫小奈太的阴山深处,它是保存至今最好的一段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
这段长城全用石块砌筑而成,长200多公里,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大约平均每隔1公里就筑有一个烽火台,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近几年地震的破坏,使这段长城多处残破和坍塌。在今后的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对此段长城进行维修,并有选择地对其烽火台、屯兵城堡和哨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进一步了解秦长城的构造及其当年建造时的人文历史情况。地方有关部门也期望在维修之后,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秦汉长城的组成及构筑有何特点?
城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把阻止、据守及掩蔽等功能集中于一体的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它越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蜿蜒绵亘于秦、汉北部的边防线上。由于敌情、地形和任务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段的构筑情况也大不相同。
在骑兵便于机动、进攻的主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厚、较高,顶部稍宽,能容战士在城墙上机动和战斗,并筑有较密的敌台。
骑兵机动困难的山地或有天然障碍、不便敌军展开大量兵力进攻的次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窄、较矮,城墙顶部极窄,战士不能在顶部机动或战斗,城墙本身仅起障碍及屏蔽作用。
汉西河长城玉门关及今安西县一带的城墙,所用材料比较特别,是用流沙、碎石及芦苇或红柳枝筑成的。主要原因是此处全系流沙小石子,但却适宜红柳生长。附近水泊一带,还盛产芦苇,用这些植物和沙石筑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它的修筑方法,从现存实物遗迹看,是在沙漠中选定了墙体位置以后,先挖一不深的基础槽,内铺芦苇或红柳枝,然后铺一层沙粒石子,在此之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如此层层上铺,高达数米。每层芦苇或红柳枝,平均厚度为4—5厘米,沙粒石子厚度为20厘米。层层压实之后,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已粘结一起,经过碱性盐卤渗透后,芦苇不易腐烂,墙体相当坚固,而且柳枝及芦苇等可以承受较大拉力,可防止城墙在风力作用下裂缝。因而迄今仍屹立于沙漠之中,气势雄伟,极为壮观。
城墙修在山地陡坡时,坡下外侧一面,垒石较高,坡上内侧一面,则垒石较低,有时甚至没有。在陡峭崖壁处,往往利用崖壁作墙体,稍加修筑而成。在两山夹峙的山口,则采用土石混合构筑。
城墙修筑在深山密林、山脊北侧或戈壁滩上时,也有以壕为主、以墙为辅的样式,如河北围场西北的一段长城,当地称之为“长壕”或“万里长壕”,均为低于地面的壕沟,仅在壕沟南岸,以挖壕之土或采石堆积成墙。壕宽一般为5—8米,深1米以上,墙高1米以上,壕墙总宽在10—12米左右。修筑在河岸、森林边缘或地势险峻等地区的城墙,有的也用木栅或鹿砦,即汉元帝时郎中侯应所说的“木柴僵落”。但这种墙体极易朽坏,现在已无遗迹可寻。
金界壕的组成结构情况是怎样的?
界壕由濠沟、主墙(堤)、副墙(堤)、边堡、壕堡组成。以壕和主墙为防御战斗的主体,城堡和边堡是防守士兵屯住的地方。
濠沟和主墙,是界壕的主要部分。在主墙外面有长方形深沟,主墙的宽为8—10米,高为6—8米。它的顶部平坦,向敌的一方筑有女墙,主墙用黄土夯筑,但在沙地、山谷和石头多的地方,则用石块包砌,以增大厚度。
濠沟的深约为4—5米,由濠沟底部到顶部就有11—12米,相当于一般城墙的高度。壕沟是骑兵的主要障碍。
在主墙上构筑有女墙、马面、瓮门等设施。
马面(敌台),在主墙上每隔130—150米即构筑一个马面,它比主墙稍高,突出部分的宽为10—12米,长约为12—15米。在马面顶上盖有板屋,是守卫人员休息的地方。马面的作用是增强主墙的稳定性,并能居高临下掩护主堤,使敌不易接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 | 第一编 历史沿革(2) | 第一编 历史沿革(3) | 第一编 历史沿革(4) | 第一编 历史沿革(5) | 第一编 历史沿革(6) | 第一编 历史沿革(7) | 第一编 历史沿革(8) | 第一编 历史沿革(9)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0)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1)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 | 第二编 建筑遗存(2) | 第二编 建筑遗存(3) | 第二编 建筑遗存(4) | 第二编 建筑遗存(5) | 第二编 建筑遗存(6) | 第二编 建筑遗存(7) | 第二编 建筑遗存(8) | 第二编 建筑遗存(9)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0) | 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