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类 》 小說老子 Fiction I 》
第20節:天下有道
陳村 Chen Cun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 鄰傢有馬生駒。 玄一和抱樸前去參觀。那馬駒生下不一刻便要行走,雖跌跌撞撞有如叩首,卻也步步嚮前。玄一看得生出感慨。
玄一說:"天下若是有道,趕着馬兒去種田。天下若是無道,軍馬衹能下駒於戰場。道之有無,於人大不同,於馬亦大不同也。"
那馬駒移步到母馬跟前,探頭探腦,在其腹下尋奶。
抱樸說:"這馬駒乖得很,不必教它,自己便要吃的。小兒也是如此,剛剛落地,伸腿便哭,張口要吃,從來不錯的。"
玄一說:"這就是生命的欲望罷。"
抱樸說:"沒有欲望,人兒馬兒都是活不成的。可見,欲望是個好東西。"
玄一說:"可是,你還知道嗎,沒有比欲望更大的罪過了。"
抱樸問:"這話怎麽說?"
玄一說:"欲望乃不知足也。天下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禍害了,沒有比貪欲更大的過失了。門門惡事,皆出於此。"
玄一回頭再看,那馬駒已經不再吸奶,繞着母馬,在草上繼續操練走步。步態穩健了許多。
玄一不由地贊嘆道:"這真是匹善馬!以知足為滿足的,則將有永遠的滿足。"
不出戶知天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老子·第四十七章》
許多天了,抱樸見玄一總是不出門,遂勸他出去走走,說是見見新鮮事情也是好的。玄一淡淡一笑,說,天下的事情都不新鮮,看與不看相去不遠,還是不肯出去。
抱樸就問:"有句俗話,說是秀纔不出門,而知天下事。玄一你莫非要當這樣的秀纔?"
玄一說:"你就當我是這樣吧。"
抱樸說:"不出戶而知天下,是可能的嗎?"
玄一說:"聖人可以。他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不望窗外,知曉天道。"
抱樸問:"什麽是天道呢?"
玄一說:"自然變化的規律罷。"
抱樸說:"要是聖人出去看看,不是更加知道嗎?"
玄一說:"聖人他走得越遠,知道得越少。"
抱樸問:"那又是為什麽呢?"
玄一說:"我想,人之所知,有親見的,有想見的,多半是想見的。多行而少思,知道就少了。所以,聖人不走動就能知道,不去作為就能成功。"
樸說:"抱樸明白了,玄一是在學聖人呢。"
玄一被抱樸說得慚愧起來,說:"玄一不敢效顰聖人,抱樸休要取笑。"
抱樸說:"那就隨我出門去吧。抱樸要是幾日不出去走走,骨子裏也會酸酸疼疼的。" 玄一無奈,說:"那好。". 兩人閉門而出。走到郊野,望見遠山近水,玄一神情漸爽。抱樸則一路先走,手舞足蹈,盡歡盡樂。
為學日益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第四十八章》
玄一和抱樸散步於郊野,抱樸指着花草問其姓名,玄一則一一答來。抱樸見其百問不倒,覺得奇怪。
抱樸問:"玄一,你的學問是哪裏來的,如何就有問必答呢?"
玄一說:"其實也不難,多問,多讀書罷了。你沒聽說求學日益嗎?"
抱樸說:"抱樸聽說了。但是,為什麽求學的人學問天天在增長,而聞道的人的知識日日在減少。道,是一種會折舊的東西嗎?"
玄一說:"道,無所謂知識,所以也無所謂折舊。你所說的知識都是人為的。道,生於自然,因而你越是達到自然無為的境地,離道就越近。這樣,就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抱樸問:"怎麽纔是無為而無不為呢?"
玄一說:"任其自然,就能無所不為了。"
抱樸說:"你我百姓可以無為,君王統治天下,也可以無為嗎?"
玄一說:"道生萬物,自然也是可以的。"
抱樸要玄一仔細說來。
玄一說:"以取天下為例,天下者,他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要以無事之心待之,無事而生非,得以取之。若是日思夜想,每每生事,就與天下無緣了。"
抱樸說:"抱樸本就不想取天下,無緣就隨它無緣罷。"
說話間,天已擦黑。擡頭望去,不覺已到了自傢的墻下。抱樸高興地拍着手說:不想着回傢,卻到了傢門,這真是無為而無不為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道可道非常道 | 第2節:不尚賢 | 第3節:𠔌神不死 | 第4節:持而盈之 | 第5節:三十輻 | 第6節:寵辱若驚 | 第7節:古之善為道者 | 第8節:太上 | 第9節:唯之與阿 | 第10節:麯則全 | 第11節:企者不立 | 第12節:善行無轍跡 | 第13節: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 第14節:兵者不祥之器 | 第15節:大德汜兮 | 第16節:道常無為 | 第17節:上德不德 | 第18節:上士聞道 | 第19節:天下之至柔 | 第20節:天下有道 | 第21節:聖人無常心 | 第22節:道生之 | 第23節:善建者不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