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
第20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6)
林語堂 Lin Yutang
其明年,厓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於郎,剋之。季康子曰:"子之於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求之至於此道,雖纍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而衛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於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孔子之治學與生活習慣(公元前484--前481年)
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曰:"舉直錯諸枉,則枉者直。"康子患盜,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 "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裧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係》、《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絶。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顔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衆。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齋、戰、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啓,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於鄉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於有喪音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師。"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後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顔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纔,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衊由也已。"達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曰:"我何執?執禦乎?執射乎?我執禦矣。"牢曰:"子云'不試,故藝'。"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 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顔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中國文化的左膀右臂 | 第2節:想象的孔老會談(1) | 第3節:想象的孔老會談(2) | 第4節:想象的孔老會談(3) | 第5節:第一章 導言(1) | 第6節:第一章 導言(2) | 第7節:第一章 導言(3) | 第8節:第一章 導言(4) | 第9節:第一章 導言(5) | 第10節:第一章 導言(6) | 第11節:第一章 導言(7) | 第12節:第一章 導言(8) | 第13節:第一章 導言(9) | 第14節:第一章 導言(10) | 第15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 | 第16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2) | 第17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3) | 第18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4) | 第19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5) | 第20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6) | 第21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7) | 第22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8) | 第23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9) | 第24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0)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