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中國高端訪問5:解密18位文化名流的本色人生   》 第20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6)      餘瑋 Yu Wei

  有識之士甚至稱:"收藏古玩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産業!"不僅各類介紹收藏的書籍、雜志、報紙訂數一路上揚,網上的收藏類網站點擊率日見人多,就連央視2套節目的"鑒寶"、上海東方電視臺的"我傢有寶"、江蘇電視臺的"傢有寶物"等專題欄目也成了道上人每日不可缺少的必修課,還有小說《古街》、電視劇《古玩蟲》、《五月槐花香》等紛紛殺出,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這些都為收藏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呂濟民強調:"文物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應製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文物市場的管理。"他認為,廣大的民間收藏愛好乾對收藏品的受護和保存可謂費盡了心血,長年纍月,辛苦操勞,為保存文物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們的貢獻和功績還沒有被人們充分認識到,還有人認為民間收藏文物對保護不利,甚至會促使文物的消失。其實,民間收藏者對收藏品的保護不亞於國傢收藏單位專業人員的敬業精神。他們廢寢忘食,樂而忘憂,幾十年如一日,就是為了使文物能長期保存"。
  呂濟民直言不諱:"像散沙一樣無處不在的各種文物,僅靠國傢文物部門收藏保存,那是非常不夠的。文物收藏保存不能光靠國傢操作,民間收藏者的觸角是無所不至的,其力量也是無窮無盡。"他說,國傢收藏與民間收藏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纔是保護文物避免消失的正確途徑。
  一般說來,國傢博物館收藏文物可靠,條件好,力量強,安全有保障。但是如果認識有錯或處置不當,也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呂濟民所親歷的一件事讓他十分痛心:"1977年我在故宮慈寧宮見到在拆毀'八旗甲胄',拆毀後衹上交'銅釘',其餘自行銷毀。我看到拆毀的'八旗甲胄'是檢閱儀仗隊的禮服,不是實戰用品。甲以棉布為裏,以綢為面,飾以銅釘;胄為牛皮製成,盔內為木質。當時究竟銷毀了多少,不得而知,從參與拆毀的人數看(一人分幾套),可能有幾百套之多。這些盔甲雖非實戰用品,但在製作上與真盔甲無異,近距離都分辨不清。"後來,呂濟民找資料得知,這些盔甲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宮廷畫傢金昆等繪,由杭州織造兩次製作數萬套,除大閱時穿用外,平時不用,貯於紫禁城西華門城樓內。"清代八旗分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與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下五旗。實際上清代八旗制度,不僅在滿人中設置,後為擴大軍事實力與籠絡人心,又設有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參加大閱的八旗官兵,實則為滿蒙漢二下四旗,人數多達數萬。當年,銷毀的理由是'處理非文物'(假的)。這是我見到的難以忘記的痛心事情,類似這樣的珍貴文物,如果在民間收藏者手中,絶不會是這樣的歸宿"。
  呂濟民指出,民間收藏文物應置國傢統一政策法規的指導、監管之下,與時俱進,致力於滿足人民的鑒賞要求,增進人民的文化素質。他說,現代民間收藏並非是以前簡單的獵奇和玩古董,應該是對收藏品的收集、保護、利用和交流。"目前,文物市場仍處於成長發展階段,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文物市場的宏觀管理"。
  在這位資深博物館專傢的會客廳裏,衹見各種木雕、石雕、景泰藍、陶器、瓷器、唐三彩等收藏品十分惹人註目。記者細看這些藏品時,呂濟民道破天機,所有這些都是贋品,或是近年自購的一些小工藝品,沒有一件是可稱為文物的物件。讓記者不得不有些驚詫,一位權威的文物工作者、博物館學研究者傢裏陳設的門面裏竟都是一些普通的觀賞品。
  談起收藏的第一件藏品,可能每一個玩傢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正開始"入道",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或懷舊、或寄情、或把玩、或增值。呂濟民玩贋品一是為了釋放一種事業上的情結,二是在於養生---他視收藏為一種高雅的消閑活動,通過對藏品的欣賞,求得心理上的愉悅,怡情養性,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年近八旬的他精神矍鑠之謎,或許在這些贋品中可以找到內因。
  古玩的奧秘就在於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樂趣無窮。正因為有了真與假之分,這就為藏傢提供了一個施展眼力、財力、膽力的博大又深奧的舞臺。呂濟民是個文物鑒定權威,自然有遇珍寶的機緣,而每得珍寶他都無償捐贈國傢有關收藏機構,他收穫的是心情的愉悅。
  呂濟民的傢在一幢沒有電梯的老式住宅樓裏,這位文博泰鬥級的老學究為人樸實、和善,傢也毫無裝修飾,水泥地板、白灰墻壁,傢具簡樸,在這裏一住就是20多個年頭了。屋裏唯一引人註目的是一盆綻放的君子蘭,或許這一如先生的君子儒雅風範與高潔情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中心
第1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1)第2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2)
第3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3)第4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4)
第5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5)第6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6)
第7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7)第8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8)
第9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1)第10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2)
第11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3)第12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4)
第13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5)第14節: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6)
第15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1)第16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2)
第17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3)第18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4)
第19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5)第20節: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鬥(6)
第21節:於丹:與2556歲的聖賢聊“心得”(1)第22節:於丹:與2556歲的聖賢聊“心得”(2)
第23節:於丹:與2556歲的聖賢聊“心得”(3)第24節:於丹:與2556歲的聖賢聊“心得”(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