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晚清時,官場人物除至親同族外,朋友與一般親誼非有慶吊或職業上之關係,平時很少往來,而每逢春節來臨,便藉拜年之機以聯繫情誼。
  官場中拜年,對於上司,以愈早為愈敬,大都清晨即至,一個個衣冠整齊,手持梅紅大名片,上印黑字名姓、別號,並加蓋朱色印章,竟下另有一小方戳,例為八字:"專程拜謁,不作別用"。翰林所用名片,長一尺,寬六寸,富麗堂皇,其價值相當於五口之傢三日生活費。
  拜年者一般請求門房聽差轉致敬意後,即可不必謁見而離去。特別關係着,則由聽差回稟,等候拜謁。各達官顯貴的客廳,除素奉基督教、回教以及科甲出身為孔子教徒者外,無論滿漢均設備一供佛之桌案,所供奉者多為關帝或財神,桌上滿布香爐、蠟扦、蜜供、鮮果等供品,香煙繚繞,晝夜不絶。
  賀年者至,即在佛前大叩其頭,主人在旁陪叩。若特別要好者,拜佛已畢必再請其尊長出堂受禮。斯時賓主口中所言均為"升官"、"快升官"、"連升三級"等頌禱之間,喃喃不絶。叩拜後就座少息,主人即敬以紅棗桂圓肉之白糖水一碗,無論如何必須小飲,因為傳說此日來賓不能空坐,否則賓主均蒙不利。
  賓主寒暄之際,奴僕皆須上堂嚮來賓拜年。來賓對於主人的幼子稚孫以及僕役奴婢均有饋贈,贈其子孫者,以紅緞荷包內裝一兩重之金銀小元寶等物,贈其奴僕者,則視其身份與關係,分別為白銀二兩、四兩以至二十四兩不等,饋贈完畢即辭主人而去。職位平等之官或地位稍低之各官,如尚書對尚書或尚書對待郎以及一切不相屬隸之官,則可各派子弟為代表面互賀。
  都察院衙門獨不賀年。大凡御史公館門前也貼以紅貼,上書"都察院某寓",其下啓附一貼,文曰"謹過功今概不賀年"。
  除上述個人酬酢外,尚有同寅團拜、同年團拜、同鄉團拜。其日期須在正月十五以前任擇一日舉行。同寅團拜即在本衙門舉行,照例預備酒飯。同年、同鄉團拜則在各會館舉行,因專為聯絡年誼、鄉情,故不限官職,不問等級,凡同年、同鄉諸人均可到會。除預備酒飯外,尚邀集梨園唱戲。開場時藝人必須加演《跑加官》,將"天官賜福"、"一品當朝"的條幅逐次嚮臺下展示,以示慶賀祝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