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柏楊雜文:“鬼話”中國正史 》
院中找草(1)
柏楊 Bai Yang
呂光先生左肘上不是有一個肉印乎,等到他帶兵攻打西域(新疆省)諸國時,該肉印忽然隆了起來,儼然兩個大字,曰“巨霸”。鬼話專傢搞出這些玩意,已夠混蛋啦,想不到更混蛋的還在後頭哩,三更半夜,兵營外忽然冒出來一個黑漆漆的東西,像半截河堤,頭上有角,在那裏搖來搖去,兩衹眼睛如同兩道閃電。鬧了一夜,天亮時大霧彌漫,再去瞧時,已啥都瞧不見矣。可是南北五裏,東西三十餘步,鱗甲痕跡,卻赫然還在。呂光先生大概是國立臺灣大學堂生物係畢業的,一看就知道它是啥玩意,不但知道它是啥玩意,還知道它是啥
顔色,乃笑曰:“黑竜也。”一句話大概道破了該黑竜的真相,所以一言未畢,就濃雲四起,西北角降下一陣暴雨,把鱗甲痕跡衝洗了個淨光。呂光先生的大將杜進先生引經據典曰:“竜者,神獸,人君利見之象。易曰:‘見竜在田,德施普也。’斯誠明將軍道合靈和,德符幽顯,願將軍勉之,以成大慶。”不過短短十三年,一個小地方的小頭目,玉皇大帝竟也為他如此勞師動衆,真是不可思議。
呂光先生的“涼”是後涼。另外還有幾個“涼”,曰“前涼”,曰“北涼”,曰“南涼”,曰“西涼”。雖千篇一律都是短命角色,但頭目們卻照樣有他的異稟異樣。前涼王國的原始頭目張軌先生(銜頭“太祖”、“武王”),是涼州(甘肅省武威縣)的州長(刺史),《晉書》(捲八六)上說,他去涼州上任前,曾算了一卦,卦曰“泰之觀”,玉皇大帝在冥冥中,就藉着該幾根簽,示知機宜,他閣下大喜曰:“霸者兆也。”北涼王國第二任國王沮渠蒙遜先生(銜頭“太祖”、“武宣王”),《晉書》(捲一二九)上說,他生時雖沒有“紫氣衝天”,卻在受後秦帝國封為西海侯之後,張掖城內,每晚都有夜光出現,他閣下也大喜曰:“王氣將成,百戰百動之象也。”南涼王國的開國頭目兼第一任國王禿發利鹿孤先生(銜頭“烈祖”、“武王”),坐涼王寶座的第二年(四○一),《晉書》(捲一二六)上曰:“竜見於長寧(青海省西寧縣),麒麟遊於綏羌(甘肅省寧定縣)。”柏楊先生想,竜之為物也,大概和這年頭的國大代表一樣,每月無所事事,而衹備露一手之用。西涼王國開國頭目兼第一任國王李暠先生(銜頭“太祖”、“武昭王”),也很復雜,《晉書》(捲八七)上說,他閣下傢裏長有一種“騎草”;而且馬生小馬,竟然白額。白額駒是啥,我們雖沒有見過,想想也就明白矣。騎草是啥,柏楊先生就木宰羊,大概是一種麯麯彎彎的草,有志之士,不妨經常在院子裏找之,萬一找到這種妙草,就不必再發愁啦,玉皇大帝既已內定你要當“太祖”,你就是坐在沙發上,都有烤好的面包夾草莓果子醬掉到你尊嘴裏。
慕容皝先生和慕容儁先生,其短命的燕帝國,史學家稱之為“前燕”,和北京賣剪刀的王麻子一樣,你也王麻子,我也王麻子;上段介紹的“涼”,是你也“涼”,我也“涼”,結果都涼啦。“燕”也如此,慕容暐先生把前燕帝國折騰亡了之後,接着你也“燕”,我也“燕”,大傢都“燕”,史學家衹好分稱之為前焉後焉南焉北焉西焉。於是,除了前燕帝國之外,還有“後燕帝國”、“北燕帝國”、“南燕帝國”、“西燕帝國”。“前燕”既然花招於前,其他的“燕”如果沒有點花招於後,鬼話傢恐怕晚上連覺都睡不着。
後燕帝國自立國到末代頭目慕容熙先生被人捉住殺掉,不過二十四年,實在無聊。但我們看他無聊,鬼話傢卻看他頗有聊也。開國頭目兼第一任皇帝“世祖”、“武成皇帝”慕容垂先生,是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先生的兒子之一。《晉書》(捲一二三)上說,他閣下從小就很有器度,身高七尺四寸,尤其是胳膊特別長,手垂下來越過膝蓋。嗚呼,“雙手過膝型”也是公式之一,柏楊先生這一輩子還沒見過誰的手能垂到膝蓋以下的,倒是動物園裏見過,猿猴猩猩之類,無不有這種異稟異樣,它們將來能不能提三尺劍,崛起布衣,我不知道。我衹知道胳膊一旦如彼之長,雙手一旦垂到腳面上,其模樣恐怕是實在難以入目。不過既成為公式,必有連環一套,接着就出籠“見而異之”。慕容皝先生嘗對人吹他的這位兒子曰:“此兒闊達好奇,終能破人傢,或能成人傢。”
北燕帝國是後燕帝國的養子,除了“燕”字之外,無一相同,而且比後燕立國還多了六年,但也衹有三十年,當然也是短命政權。“太祖”、“文成皇帝”馮跋先生,不過一個庸碌的飯桶罷啦,窩囊了二十多年,身死之後,國亡劇散。可是你猜正史上為他弄出些啥鬼話乎哉?《晉書》(捲一二五)上說,他所住之處,每每冒出雲氣(好像他還兼開溫泉旅館),該雲氣冒出來後,不是隨隨便便風一吹就吹散啦,而是結成了高樓大廈,萬衆稱奇。有一天晚上,他忽然看見天門開啦(心髒衰弱的朋友小心一口氣接不上來),一道神光赫然下降,落到內院(編來編去,跳不出老套)。又有一天,他閣下的弟弟馮素弗先生和堂兄馮萬泥先生,以及其他一群地痞流氓,到河裏遊泳,一條金竜在水上浮着,順流而下。──寫到這裏,得抄抄原文,蓋我實在是看不懂,無法翻譯成白話。原文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搶先閱讀 | 玉皇大帝高坐雲端 | 爬蟲之子(1) | 爬蟲之子(2) | “七十二”學問(1) | “七十二”學問(2) | 好像失了火 | 少有大志 | 頭轉身不轉(1) | 頭轉身不轉(2) | 一根白發定終身 | 鬼話傢慣例 | 肚皮上搞一下 | 聲音有點特別 | 梅花鹿奉命出動 | 石頭咚咚作響(1) | 石頭咚咚作響(2) | 破鞋也出了籠 | 滿天都是飛蟲 | 院中找草(1) | 院中找草(2) | 鑽到肚臍眼裏 | “成大事不恤小節”(1) | “成大事不恤小節”(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