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 閱世心語   》 第20節:老年四"得"      季羨林 Ji Xianlin

  老年四"得"
  著名的歷史學家周一良教授,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時間內,在一些公開場合,講了他的或者他聽到的老年健身法門。每一次講,他都是眉開眼笑、眉飛色舞,十分投人。他講了四句話:吃得進,拉得出,睡得着,想得開。這話我曾聽過幾次。我在心裏第一個反應是:這有什麽好講的呢?不就是這樣子嗎?
  一良先生不幸逝世以後,迫使我時常想到一些與他有關的事情,以上四句話,四個"得",當然也在其中。我越想越覺得,這四句話確實很平凡;但是,人世間真正的真理不都是平凡的嗎?真理藴藏於平凡中,世事就是如此。
  前三句話,就是我們所說的吃喝拉撒睡那一套,是每一個人每天都必須處理的,簡直沒有什麽還值得考慮和研究的價值,但這是年青人和某一些中年人的看法。當年我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想到這四個"得"的問題,因為它們不成問題。當時聽說一個個子高大的同學患失眠癥,我大驚失色。我睡覺總是睡不夠的,一個人怎麽會能失眠呢?失眠對我來說簡直像是一個神話。至於吃和拉,更是不在話下。每一頓飯,如果少吃了一點,則不久就感到餓意。二戰期間我在德國時,餓得連地球都想吞下去(藉用俄國文豪果戈裏《巡按使》中的話)。有一次下鄉幫助農民摘蘋果,得到四五斤土豆,我回傢後一頓吃光,幸而沒有撐死。怎麽能夠吃不下呢?直到八十歲,拉對我也從來沒有成為問題。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變"。前三個"得",對我都成問題了。三天兩頭,總要便秘一次。吃了三黃片或果導,則立即變為腹瀉。弄得我束手無策,不知所措。至於吃,我可以說,現在想吃什麽就有什麽。然而有時卻什麽也不想吃。偶爾有點餓意,便大喜若狂,昭告身邊的朋友們:"我害餓了!"睡眠則多年來靠舒樂安定過日子。不值一提了。
  我認為,周一良先生的四"得"的要害是第四個,也就是"想得開"。人,雖自稱為"萬物之靈",對於其他生物可以任意殺害,也並不總是高興的。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言人無二三",這兩句話對誰都適合。連叱咤風雲的君王和大獨裁者,以及手持原子彈嚇唬別的民族的新法西斯頭子,也不會例外。對待這種情況,萬應神藥衹有一味,就是"想得開"。可惜絶大多數人做不到。尤其是我提到的三種人。他們想不開,也根本不想想得開。最後衹能成為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
  想不開的事情很多,但統而言之不出名利二字,所謂"名繮利索"者便是。世界上能有幾人真正逃得出這個繮和這條索?對於我們知識分子,名繮尤其難逃。逃不出的前車之鑒比比皆是。周一良先生的第四"得",我們實在應深思。它不但適用於老年人,對中青年人也同樣適用。
  2002年6月16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人生第2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第3節:不完滿纔是人生
第4節:走運與倒黴第5節:緣分與命運第6節:牽就與適應
第7節:謙虛與虛偽第8節:時間第9節:成功
第10節:愛情(1)第11節:愛情(2)第12節:知足知不足
第13節:漫談倫理道德(1)第14節:漫談倫理道德(2)第15節:漫談倫理道德(3)
第16節:漫談倫理道德(4)第17節:論朋友第18節:談孝
第19節:老年談老第20節:老年四"得"第21節:老年十忌(1)
第22節:老年十忌(2)第23節:老年十忌(3)第24節:老年十忌(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