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述,我们即可以解开关于《易经》中遗留的一些重大疑惑。
爻之本意:关于爻及爻辞来源,《说文》曰:“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形。”爻,初文乂。乂即结绳。绳结曰绞,“爻”正是绞绳的象形。爻辞又称系辞,即系于绳结上的记事之辞。
《系辞》:“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384是古年历法。360是整年日数,这种历数与古玛雅历法相似,为十月太阳历(月36日,10个月共计360日)。余24爻,或为闰。即殷甲骨文历法中之“十三月”。
古人云:“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可知最早记事的“史”是系于绳上。又参证以古文字:
学:学习结绳(爻者,绕也,绞也)。
教:教“子”结绳。
所以《易经》正是系在结绳上的史事。
结绳记数,系辞记事,学即学习结绳,教即教授结绳。
结绳记事之终束法:即冬,即终,即穷,即尽(结)。
《史记·太史公自序》:“《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