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王蒙 Wang Meng
還有一個是內蒙的歌手寶音得力格,她的長調我根本聽不出是唱什麽,但是我斷定,她唱得太好了。
不久,《蘭花花》大紅大紫,蘇軍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尼基丁在獨唱中也用中文演唱了《蘭花花》。而寶音得力格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得了大奬。我不能不肯定自己,是有聽力有耳朵的。
我有一兩次是自己雲買票看中央歌舞團的演出,他們表演的紅綢舞十分動人。
我更有幸看了許多蘇聯藝術傢的演出。烏蘭諾娃的芭蕾。卓婭、米哈依洛夫、尼基丁、哈麗瑪·納賽洛娃(哈薩剋)、塔瑪拉·哈儂(烏茲別剋)、拉西德·培布托夫(阿賽爾拜疆),都令我嘆為聽止。尤其是米哈依洛夫唱的《伏爾加船夫麯》,深沉壓抑。我相信這個歌加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的纖夫》也是十月革命的精神資源之一個組成部分。俄羅斯的文學與藝術太強烈太悲憤了,它必然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
尼基丁唱的《春天的花園花兒好》,華麗柔軟,略嫌奶油。哈薩剋歌手哈麗瑪唱的《哈薩剋圓舞麯》,開闊明亮,回腸蕩氣。她的融笑於歌,令我傾倒。阿賽爾拜疆的拉西德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賣布謠》,表現力十分豐富,攝人魂魄。
我深信,藝術是生活的真味,是生活的升華,是生活的動力,是幸福的源泉,是精神的攀升,是人們賴以安身立命的傢園。生活應該通嚮藝術,衹有通嚮藝術的生活纔是值得的生活,纔是新社會新人的生活。
這樣,我也就對那些過於缺少藝術細胞的人感到遺憾,甚至對他們有所輕視,至少是有所疏離。這種對藝術的癡迷此後也令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何況我還在收音機裏聽柴可夫斯基,聽貝多芬,聽莫紮特,也聽劉天華與瞎子阿炳。我知道人本來可以多麽深情,多麽文明,多麽豐富,多麽燦爛。而現實是……我想起了契訶夫的戲劇裏人物的一句話:"多麽野蠻的生活啊。"
我喜歡鮑羅金的管弦樂《中亞細亞的草原》,喜歡那種悠長與纏綿,無垠與眷戀的交織。我喜歡李姆斯基·哥薩柯夫的《謝赫拉薩達》組麯,即《一千零一夜》,它堪稱華美流暢。我也愛唱格林卡的歌《北方的星》與德沃夏剋的歌《母親教我的歌》。所有的好的藝術成果都直入我心,深入我魂。我在團區委書記劉力邦的傢裏聽過郭蘭英的歌唱唱片,她的多情和純正的聲音同樣令我陶醉流連。黃虹的《小河淌水》與《猜調》也給我以極大的喜悅。
我把更多的空閑時間放到閱讀上了。我喜歡讀愛倫堡的《巴黎的陷落》、《暴風雨》和《巨浪》。我知道他確有寫得匆忙和粗糙的地方,但是畢竟他有宏大的格局,鳥瞰的眼光,浪漫的色彩,繽紛的回憶與無限的情思。以愛倫堡的處境和經歷,他的情思真是難得!我至今記得他寫到的遊擊隊的歌詞:
快點打口哨,
同志,
是戰鬥的時候了。
我現在已經看不出這詞有什麽好處,但是當時這三句詞也令我熱淚如註。
《暴風雨》以後寫到二戰後的保衛和平運動,他的新書叫做《九級浪》,也算"與生活同步"。我記得他寫到的法國的貪吃的閑散的主人公,他每次正餐,都給戰爭中犧牲的傢人留下座位,驚心動魄。
我喜歡老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他的筆觸細膩生動,精當神奇。我從中開始感受到了愛情,感受到了人生,感受到了交際、接觸、魅力與神秘,更感受到了文學的精雕細刻的匠心與力量。安娜與渥倫斯基的見面,列文與吉提的滑冰,安娜兒子阿廖莎的生日,一次次舞會晚會,安娜的夢與死,都使我體會到了真正的不朽。
我用更舒適更貼近的心情讀屠格涅夫。麗尼的譯本優雅已極。《貴族之傢》的麗莎後來作了修女。《前夜》裏的葉卡傑琳娜鼓舞了保加利亞的革命者。《前夜》給人一種特別飽滿的藝術享受。
而陀斯妥耶夫斯基令我震驚,他的行文像是大河滾滾,濁浪排空,你怎麽難受他怎麽寫,他親手摧毀你的(閱讀中的)一切希望一切心願,他讓你絶望讓你瘋狂,他該有多麽痛苦!
1952年的深秋與初鼕的夜晚我在閱讀巴爾紮剋中度過。我佩服與感動的是描寫的準確性,一切都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人生有太多的精彩,而一切精彩衹有在成為文學作品之後才能流傳下去,比生命更光輝,比生命更永久。
我一遍又一遍地讀魯迅,《傷逝》是一首長長的散文詩。《孤獨者》與《在酒樓上》字字血淚。我尤其喜歡他的《野草》,喜歡《秋夜》《風箏》與《好的故事》,還有《雪》:"那孤獨的雪,是雨的精魂……"於是我也變得冷峻和憂憤起來,對茫茫人世,對麻木與冷漠者,對毫無惡意卻每每做出傷害他人的事的人--如《祝福》中給祥林嫂講死後對於再嫁者的懲罰的楊嫂--魯迅最善於寫這種渾仔愚婦,我感到巨大的失落。
我同時愈來愈喜愛契柯夫,他的憂鬱,他的深思,他的嘆息,他的雙眼裏含着的淚,叫我神魂顛倒。我也特別喜歡汝竜的翻譯,順溜而且文雅,含蓄而且深沉,字字句句都深入我心,發芽生長。
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專傢列斯裏指導了青年藝術劇院排演《萬尼亞舅舅》,我找來了焦菊隱譯自英語版的《契訶夫戲劇集》,《海鷗》《三姊妹》《凡尼亞舅舅》《櫻桃園》,它們使我迷狂。日常的生活,風景,煩悶,失望與不斷破碎着的幻夢,怎麽讓契訶夫看似毫不費力地一鼓搗,就成了那樣動人的戲劇。那是充溢着人生的況味,人的氣息,大自然的形體與生命的無限苦惱的戲,那些戲裏的對白,更是詩一樣的散文,這正是我的最愛我的尋覓。我背誦着這些戲劇裏的臺詞,萬尼亞說的"大雨過去了……",索尼亞說的"我們會有休息的……"《櫻桃園》的結尾處作者對於效果的說明,天外傳來的奇特的聲音,斧子落到櫻桃樹上,一個時代,一個階級,一些人就這樣毀滅了,然而塔妮婭夢想着新的生活,雖然沒有人知道新生活是什麽樣子。這些,讀來如得天啓,如醍醐貫頂,如脫胎換骨,如五內俱洗,如靈魂升揚……我感到的是一種戰慄,一種新生,一種解脫和一種恐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