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领导讲话宝典:提升领导讲话魅力的十大谋略   》 第20节:二、善用三件宝(2)      苗发勇 Miao Fayong

  四要对事不对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完美的、万能的,不会犯任何错误的人根本不存在,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大家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弄清这一点,我们批评的是他做错的事、他的某个缺点,而不是他整个人。批评他的错误,可以帮助他改正错误,却并不否定他的成绩,这才是科学的观念。假如批评他的人,那就表示他一无是处,这样不仅于事无补,于错误无补,反而会伤害他,同时也间接地伤害其他人,这是不科学的。
  五要控制情绪。要保持冷静,切勿急躁。这样既可以防止自己主观臆断,伤害听众的自尊心,也可以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错误所在,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改正。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现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听众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领导的形象。
  六要就事论事。哪一件事有错就指出是哪一件,哪一个环节有问题就说哪一个环节,千万不能以偏概全,抹杀成绩。
  七要先表扬后批评。高明的领导者,总是在批评前先肯定成绩,然后再真诚地提出存在的不足。如果领导者讲话时说:“我对你很是失望。”那么这位员工听后,第一感觉就是领导人不重视我了。反之,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比如,你可以这样表达:“你做事向来都是很积极的,从来都是按时完成的,(提出问题和想法)一定有别的原因吧,我很重视这件事情。”让其作出回答,这样双方才能够解决问题。然后你再转到一个愉快的话题上来。让其了解你的意图和想法,按照你的意图和想法来工作这才是关键。
  八要留有余地。我们常见到画家画花时只画一枝,而不是全部,有时也会在花枝添上一只小鸟,让人品位其中意境。诗人写诗同样如此,寥寥数字就能将一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领导者讲话亦然,尤其是对人的批评,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点到为止,善于让员工自己去反省自己,让他自己去思考、想象和反省,而不是唠唠叨叨,讲个没完。
  九要做到两忌:一忌“电闪雷鸣”。“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要说服而不要压服,要鼓励而不要威胁,要尊重而不要鄙视,要循循善诱而不要“电闪雷鸣”。一味刺耳地批评或者不冷不热地采取“我不管,你自己看着办”的态度,只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心,使其对你“敬而远之”,时间长了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而消极怠工,甚至“破罐破摔”。二忌在批评上司。在汇报性讲话中,指责老板和上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尤其在管理不够民主的地方和企业,一定要尽量避免。假如你曾经批评他,那么当他不愉快的时候,就会想起你、憎恶你;在提拔、晋级、加薪的时候,由于你曾批评过他,让他有了不良印象,所以你的机会就比较渺茫了。
  总之,正确的批评方法非常重要,发挥批评的积极教育作用,少运用且善于运用批评才会使你的讲话更受人欢迎
  在这,让我们来看一下伟大革命领袖列宁杰出的批评艺术。
  例文赏析
  列宁在主持党和国家的国务活动中,曾多次对下级同志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过批评。他是一位杰出的掌握批评艺术的领导人。
  对同志的批评应采取何种方式,是急风暴雨式的,还是和风细雨式的,是公开批评,还是私下批评,列宁总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和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的人,列宁的批评毫不留情,言辞辛辣,方式公开。1921年12月,列宁曾针对某些行政机关的拖拉作风严厉批评有关人员:“现在我警告你们,如果再继续以这种方式办事,人民委员会接待室有权向失职人员追究责任,不管他是什么‘级别’。”(《列宁文稿》第9卷第783页)而对于偶然失职未酿成大错或思想认识一时有疙瘩的同志,列宁通常给本人写一封信,语重心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指出他的不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一、为官须练“嘴上功”(1)第2节:一、为官须练“嘴上功”(2)第3节:一、为官须练“嘴上功”(3)
第4节:一、为官须练“嘴上功”(4)第5节:二、枯燥讲话讨人嫌(1)第6节:二、枯燥讲话讨人嫌(2)
第7节:二、枯燥讲话讨人嫌(3)第8节:二、枯燥讲话讨人嫌(4)第9节:二、枯燥讲话讨人嫌(5)
第10节:三、精彩讲话“八音盒”(1)第11节:三、精彩讲话“八音盒”(2)第12节:三、精彩讲话“八音盒”(3)
第13节:三、精彩讲话“八音盒”(4)第14节:三、精彩讲话“八音盒”(5)第15节:一、做好三种人(1)
第16节:一、做好三种人(2)第17节:一、做好三种人(3)第18节:一、做好三种人(4)
第19节:二、善用三件宝(1)第20节:二、善用三件宝(2)第21节:二、善用三件宝(3)
第22节:二、善用三件宝(4)第23节:二、善用三件宝(5)第24节:二、善用三件宝(6)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