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放虎歸山 》
第20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3)
李零 Li Ling
(六)琴棋書畫型(晚近名士之另一種)。
名士,除了詩酒雅集,一擲千金,精通美食和美女,還有很多高雅的玩法,無法一一說到, 不妨用這四個字去概括。《儒林外史》寫到最後,真應着王冕的話,"一代文人有厄":
話說萬歷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銷磨盡了!此時虞博士那一輩人,也 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閉門不問世事的。花壇酒社,都沒有那些纔 俊之人;禮樂文章,也不見那些賢人講究。論出處,不過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 。論豪俠,不過有餘的就會奢華,不足的就見蕭索。憑你有李、杜的文章,顔、曾的品行, 卻是也沒有一個人來問你。所以那些大戶人傢,冠、昏、喪、祭,鄉紳堂裏,坐着幾個席頭 ,無非講的是些升、遷、調、降的官場。就是那貧賤儒生,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哪知市井中間,又出了幾個奇人。
什麽奇人?就是隱於市井的四個平民:季遐年、王太、蓋寬、荊元,四人各有所長,合起來 ,正好是琴、棋、書、畫。荊元"彈一麯高山流水",令於老者凄然下淚,好像打拳回到原 地,回到王冕的理想,回到古代的理想,可惜衹是幻想。雅有經濟基礎。文人要雅,傢裏沒 法雅。琴棋書畫跟誰玩?還是妓女。妓女最費錢。
(七)附庸風雅型(假名士之一種)。
現在,什麽都可以假,名士和風雅也一樣。有錢,可以買到一切,園林、豪宅、明式傢具、 出土文物、名人字畫、善本書,炒一手好菜的廚師,國色天香的女人,但最不容易買到的, 還是才情二字。附庸風雅古代有,現在也不新鮮。
(八)太公釣魚型(假名士之另一種)。
古代隱者,常以漁父為象徵。這種漁父誰最早?姜太公。俗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他釣的不是魚,而是周文王。周文王訪太公,是模仿上古揖讓。劉備三顧茅廬,就是從它 翻出。袁世凱回傢釣魚,也是學姜太公。中國假名士,不止上一種,還有待價而沽的這一種 。他們藏竜臥虎於深山,還有終南捷徑通外邊,"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闕之下",專等明 主發現他。清、濁二道走鋼絲,深得其妙。
回到文章開頭。原來,隱士的出名,奧妙在這裏,或者還有月旦評(參看《世說新語》的《 品藻》篇),沒有宣傳不行。總之,名士的背後要有錢,要有宣傳,還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附:名士舉例
古代的名士往往成雙成對。
(1)伯夷、叔齊。
商代,北方有個小國叫孤竹國,據說在今河北盧竜縣附近。孤竹君有三個兒子,老大叫伯夷 ,老二不知叫什麽,老三叫叔齊。孤竹君死後,老大讓老三,你推我讓,誰都不肯即君位, 撒腿就跑,最後衹好讓老二當。他們聽說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善養老,就去投奔 他,可是到了今陝西境內,文王卻死了。武王革命,秘不發喪,帶着文王的牌位,攻打殷紂 王,他們以為不妥,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是不孝,以臣弒君是不仁,下定决心,不食周粟 。他們逃到首陽山下,挖野菜充饑,別人說,野菜也姓周,他們衹好等死,臨死之前還唱首 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 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兮",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我登西山挖野菜,怎麽世界這麽壞, 以暴易暴不知錯,叫我如何不悲哀。神農、虞、夏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我該上哪兒去呀, 唉呀唉呀,我們是活不成了。後人叫《采薇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新版序言(1) | 第2節:新版序言(2) | 第3節:放虎歸山(代序)(1) | 第4節:放虎歸山(代序)(2) | 第5節:漢姦發生學(1) | 第6節:漢姦發生學(2) | 第7節:漢姦發生學(3) | 第8節:漢姦發生學(4) | 第9節:漢姦發生學(5) | 第10節:漢姦發生學(6) | 第11節:漢姦發生學(7) | 第12節:紙上談兵--裝孫子(1) | 第13節:紙上談兵--裝孫子(2) | 第14節:紙上談兵--裝孫子(3) | 第15節:紙上談兵--裝孫子(4) | 第16節:紙上談兵--裝孫子(5) | 第17節:紙上談兵--裝孫子(6) | 第18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1) | 第19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2) | 第20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3) | 第21節:說名士,兼談人文幻想(4) | 第22節:萬歲考(1) | 第23節:萬歲考(2) | 第24節:傳統為什麽這樣紅(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