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   》 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佚名 Yi Ming

  虽然事先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记者从东北角的后门走进宅院时,仍然惊异于眼前由砖房构成的错综复杂的"阡陌地形"。在小路中转了几个圈,发现竟然又回到了原地,仿佛进了"八卦阵"。正哭笑不得时,一位大妈及时出现并解了围:"跟我走吧,光你们两个还真能迷路。"在热心老人的带领下,记者终于系统地窥得老宅真貌。
  宅院北部是原先的后花园,园内原有假山两座,听说山上藤萝虬枝,树木葱茏,清泉汩汩。但如今其中一座已被铲平,嶙峋的山石从房屋的地基下探出,在水泥的缝隙中残喘。另一座假山倒是一息尚存,但山上山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已被房屋占据,顺着梯子爬到高处,放眼四处皆是一片单调的灰色屋顶。原先山上的几棵树见缝插针地立在屋顶之间居高临下。领路的大妈则指着山脚神秘地说:"这座假山下原先有5间水牢,我刚来那阵还看见过那几扇牢门,很吓人的。"
  两山之间有一间保存较为完好的厢房,绿柱红檐,镂花雕叶,古色古香,以一条几欲坍塌的游廊与外界的砖房群相隔,自成体系,颇有偏安一隅的悠闲感觉。据里面的住户介绍,这座房是原先的会客厅,会客厅以南就是原先的一座假山上的小亭,小巧玲珑,可惜照例被砖块填堵,不知做了住房还是成了仓库。
  从亭子往东南一拐便是宅院的正堂,包括三进正房、两侧耳房和佣人们住的倒座房。和所有湮没在柴米油盐市井生活中的老宅一样,这些昔日洁净华丽的堂屋都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惟有飞檐似乎在说明,它绝没有逆来顺受,也没有放弃曾经的高贵。一旁的大妈情不自禁地叹道:"原先这院子里的廊子也很美啊,曲曲折折的,通向任何一个角落,下雨从来不用打伞,现在全没了。"仔细察看,才发现在高高低低的小房后面,的确吃力地显露出些许红绿的色彩来。
  走过倒座房,出了垂花门,回头一望,才发现这里原来却是一处险些遗漏的风景。垂花门繁复的精致除了染上些岁月的霜色,几乎没有损坏,戗檐砖雕也神采奕奕。最令人惊叹的是,影壁上竟然是一个西式装饰物,颇有些洛可可的风格,恰好反映出这所宅院老主人学贯中西、豁达开明的风范。

    新京报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平淡里涌出了波澜壮阔之美弹劾严嵩的阵地松筠画社的摇篮公车上书的开山之地
感悟北京思想的审美远胜视觉的冲击人头攒动的"明星"老宅曾经文人荟萃
如今游客如织感悟北京从"隐于朝"到"隐于潮"晚清文人理想曾在这里激荡
老屋墙上不见青砖也曾俯瞰万日风雷会馆里的乡土情谊感悟北京
宣南会馆里散发的文化味道屋寒瓦陋难掩盛门气质宅院两次目睹历史开的"玩笑"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梁启超书斋感悟北京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