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後23個春秋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竇應泰 Dou Yingtai
“藴珍,這個小說如果你來寫,也許比我動筆還要真實感人。”在互相的切蹉中,巴金漸漸發現這位女中學生的文學才華,遠比他自己從前想的還要高深許多。蕭珊的談話,她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她對全書佈局結構的設想以及蕭珊對人物語言的見解,都證明蕭珊决非當初在“新雅”飯店裏見面時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巴金多麽希望蕭珊也象自己一樣真的動起筆來,認真地把她對戰爭的全部感受都變成紙上的文字。
不料蕭珊馬上搖手說:“不行不行,李先生,寫作不僅需要生活積纍,而且更需要才華和毅力。我衹能寫一些小稿,就象在上海時寫《在傷兵醫院》那類小東西;可是,如果讓我從事長篇小說的寫作,可以肯定是力不從心呀!再說,現在我哪會有寫作的時間呢?”
巴金很快就理解了她。他知道蕭珊一路上跟隨他們文化生活分社到處遷徙轉移,千辛萬苦中的蕭珊,沒有嬌驕二氣,她始終不懼勞苦地為他和大傢作內務。燒飯,洗衣、打水,即便偶有閑暇,蕭珊還要堅持復習課程,巴金知道她那時候,心裏最想的還是升學,蕭珊時刻都在為繼續考上大學在努力着。
“藴珍,我同意你繼續升學。因為你還年輕,現在雖然有戰爭,可是戰爭遲早有一天會結束的。到那時候如果你沒有真纔實學,就很難在社會上做事了。”巴金見蕭珊那麽刻苦地鑽研功課,心裏十分感動。在桂林的日子雖然短暫,然而巴金已經發現戰爭和動亂並沒有影響蕭珊對事業和人生的苦苦追求。他喜歡的就是蕭珊這種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
蕭珊說:“謝謝先生對我的理解,不過,我雖然這樣苦苦地學習功課,卻不一定肯定有考大學的機會,因為現在戰爭越來越緊張了,各地的大學都停了課。聽說東北大學也搬到了四川,哪裏會有我考大學和讀大學的機會呢?”
巴金勸她說:“別急,機會總是會有的。”
就在這時候,一天,巴金從《桂林日報》上發現一條讓他振奮的消息:《東北大學招生啓事》。巴金發現東北大學已經遷到四川成都附近,正在自己的家乡辦學,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戰火紛飛的1938年秋天,張學良辦的東大居然在各地報紙上刊登了一個與當時環境迥然不同的啓示。
“藴珍,你可以考東北大學呀!”當巴金把《桂林日報》送到正在臨時住所裏忙着給報社同仁燒飯的蕭珊面前時,他發現這位從小就寄希望於求學深造和嚮往進步的女中學生,整個面龐都泛起了興奮的紅暈。她對東北大學一無所知,怔在那裏想了許久,忽然興奮地跳了起來.........
“爸爸,回去吧。”巴金正坐在太平間門前回想着往事,身邊忽然傳來女兒輕輕的呼喚。老人急忙擡起頭來,他看見女兒也兩眼紅紅的站在身邊,看得出蕭珊的猝然故世,對於所有和蕭珊一起生活的親友,都構成了沉重的打擊。這時候他看見太平間前又來了許多人,她們是女婿打電話找來的蕭珊親友,大傢都臉挂淚滴,悲痛莫名。特別是蕭珊的弟媳婦,在驚悉蕭珊病故的噩耗以後,當場就昏倒在死者的靈前。那種悲愴的場面讓巴金見了肝腸寸斷。
“爸,您還是回傢吧?”女兒和女婿見巴金的精神痛苦到了頂點,都擔心年邁的老人繼續置身在這種悲哀的氣氛中,萬一經受不住剌激,會不會再發生意外。所以大傢都過來勸慰他,希望巴金盡快離開醫院的太平間。
“好好,我回去。”巴金理解女兒女婿的心意,他走了幾步,卻又一次走了回來。太平間的門還沒有上鎖,他仍然還想再看一眼蕭珊的遺體。巴金就不顧大傢的勸阻,再一次蹣蹣跚跚地走了過來,他一人進了陰冷的太平間。可是,他發現就在剛纔自己在外邊想心事的時候,工人們已經把蕭珊的遺體送進了冷庫的鐵櫃中。現在他孤獨的身影就伫立在那冷冰的鐵櫃前面,凝視那早已關閉了的櫃門,巴金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苦楚,他真想放聲大哭一場,以渲泄內心的悲哀,然而他張了張嘴,終於還是沒有哭出聲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
|
悲劇在暮年上演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1)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3)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4)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5)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1)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2)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3) | 中午噩耗進傢門(1) | 中午噩耗進傢門(2) | 中午噩耗進傢門(3)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1)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2)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3) | 與愛交織的訣別 | 愛情起步的地方(1) | 愛情起步的地方(2) | 愛情起步的地方(3)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 花溪,寧靜的婚夜(1)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 花溪,寧靜的婚夜(3) | 花溪,寧靜的婚夜(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