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 第20节: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2)      胡成瑶 Hu Chengyao    熊芬兰 Xiong Fenlan

  在那疯狂咆哮的大海旁,
  在她安宁睡着的坟墓里。
  如果太美,太有才华,或者一段姻缘太美好,上天是会嫉妒的。他们虽然贫穷,可是爱情却是那样地美好。他们最喜欢温暖的春天,因为在破茅屋外面盛开着雪白芬芳的苹果花。春天他们可以吃得很少,春天,他们不怕寒冷。蜜蜂在外面快乐地酿蜜,为他们伴奏,小妻子唱歌,丈夫发愤地写稿。一切都像有希望。可是上天还是嫉妒他们,连他们这一点点快乐也要剥夺。冬天,他们夺走了小新娘,把她关进了坟茔。
  在爱伦·坡一生中,尝尽了人间悲苦,看惯了世态炎凉,往往做离经叛道之举,做惊世骇俗之语。他的小说写古宅、杀人、活埋、精神错乱、梦魇、酗酒、自我折磨、分裂和谴责。一个书写黑暗的人其实是一个喜欢光明和太阳的人,他多么想站在阳光下。太阳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凡·高说,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神的人。
  爱情是最暖色的光芒,曾经照耀过他阴暗的心之地窖。
  读他这首诗的时候,就像吃核桃,敲开他枯涩的外壳,里面竟然是细嫩的果肉。有的人就是这样。
  或许人生就是这么悲惨,或许天才就注定要付出这么多的艰辛。杜鹃啼血才能唱出最美的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被噩梦困扰过,在黑暗中间恐惧过,在分裂之中挣扎过,或许才能写得出来人性深处的复杂与曲折来。
  他的诗歌或多或少带有一点热和爱,小说却是冷和死。
  他的小说《黑猫》,写了一个酒鬼,在酒精和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冲动下把家里的一只黑猫的眼睛用刀剜掉了,这只猫的瞎眼时时地折磨着他,于是他索性把猫吊死了。后来又找到一只长得很像的黑猫。后来他把妻子也一斧头砍死了,砌在地窖的墙里。猫失踪了。警察找到地窖里,猫突然从墙里发出声音,警察发现了他妻子的尸体,猫复仇成功。
  看了这篇小说,心里简直打一个寒战。因为我曾经也做过一个类似的梦,在梦里拿着一把刀狠命地砍死了一只猫,或许是黑色的。或许人人都曾经有过杀人的冲动,一旦有了这种冲动而又挥之不去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抵挡这种罪恶的诱惑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恐惧?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一种恐惧,就像黑夜中听见杀人狂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走近,而自己不能动弹。但这种恐惧是来自他人、权威的压迫,杀人的不是自己。被杀的人还有路可逃。真正可怕的是自我的分裂和折磨。无路可逃。只能把自己撕裂到死。
  《一桶白葡萄酒》讲的是一个人引诱自己讨厌的人去地窖看稀有的一桶白葡萄酒,最后把他关在地窖里,在他的哀求声中把他砌在墙里的故事。小说中一边是那个讨厌的不知情的人一路兴高采烈地问白葡萄酒的种种问题,一边是处心积虑打算把他活活砌在墙里。那种一暖一冷的节奏简直要让人崩溃、令人窒息。
  爱伦·坡偏爱"地窖"这个意象,正符合西方空间诗学的阐释。地窖往往代表了人的非理性、潜意识的一面,在那里,它诱发了我们内心犯罪的冲动和原始的恐惧。爱伦·坡像一个好奇的孩子,突然闯进一个地窖,在那里他发现了陈年的干尸,发现了谋杀,发现了疯狂。他恐惧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爱伦·坡的酗酒更多的是对抗恐惧。在麻醉中忘掉一切。他的喝酒不是中国士大夫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不是"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对他来说,是为了驱赶这像乌鸦一样遮天蔽日浓黑的恐惧。
  鲁迅说过: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这唯一的光。
  爱伦·坡就是这唯一的光,用他的光来照亮我们的黑暗,让我们的恐惧有所减轻,或者消失。他让我们放心,原来发疯、杀人、内心分裂、精神错乱、纵欲、酗酒,用来麻木自己恐惧的一切,竟然不只我一个人,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他分担了我们的恐惧,通过阅读他的小说,宣泄了我们的恐惧。通过泪水和战栗,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和看悲剧、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一样。
  写评论的时候,他是个冷静而犀利的有识之士;写侦探小说的时候,他是智力超群的天才。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样多的天赋,他的人生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的层次?
  爱伦·坡被誉为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连柯南道尔也是仿照他的小说套路来写。《莫格街血案》、《失窃的信》等等奠定了侦探小说的基本套路,总会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侦探,抽大烟斗,有一个誓死跟随他的助手,还要有一个智力比他低很多的警察局长,用他来衬托侦探的破案如神。他塑造的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可以说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前辈。在他的侦探小说中,不难发现他对智力的炫耀。不错,他是一个天才,别忘了他在各个方面的造诣。可是在炫耀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恐惧,他的妹妹智力低下,很长时间里,他都害怕这个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
  还有死亡,他们一家人都短命,有要命的肺痨。试想一下,一个人短短的一生要对抗的不仅有爱人的早逝,死亡的阴影,还有对贫困的挣扎,对变成白痴的恐惧,对呕心沥血却依然默默无闻的灰心,对一个社会和时代的误解,他怎么能不发疯,不酗酒,不年纪轻轻就死去?
  爱伦·坡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岁。
  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19世纪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命运多舛,未享天年。他是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江户川乱步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安徒生:海上明月共潮生(1)第2节:安徒生:海上明月共潮生(2)第3节:安徒生:海上明月共潮生(3)
第4节:艾米莉·勃朗特:一个人地老天荒(1)第5节:艾米莉·勃朗特:一个人地老天荒(2)第6节:巴尔扎克:人不风魔不成书(1)
第7节:巴尔扎克:人不风魔不成书(2)第8节:巴尔扎克:人不风魔不成书(3)第9节:乔治·桑:爱情是一座圣殿(1)
第10节:乔治·桑:爱情是一座圣殿(2)第11节:乔治·桑:爱情是一座圣殿(3)第12节:乔治·桑:爱情是一座圣殿(4)
第13节:杜拉斯:有种爱至死方休(1)第14节:杜拉斯:有种爱至死方休(2)第15节:杜拉斯:有种爱至死方休(3)
第16节:雨果:遇见你恍若重生(1)第17节:雨果:遇见你恍若重生(2)第18节:雨果:遇见你恍若重生(3)
第19节: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1)第20节: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2)第21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1)
第22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2)第23节:海明威:你说你愿赌不输(3)第24节:狄金森:我说爱情如苦修(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