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评说苏东坡 》
第20节:三、大难临头(3)
康震 Kang Zhen
第四,苏轼精通史传,应该懂得侍奉皇上要遵守君臣之礼,诽谤圣上就是死罪。但他却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私愤,公然诋毁圣上的名誉。苏轼怨恨陛下不重用他,所以对陛下所施行的一切政策都彻底地诋毁,真可谓明知故犯,该杀(语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
连续四大罪状,连续四个该杀,这个导火索一点着,火苗就"呼呼"地直接烧到皇帝头上,苏轼不死也难啊!现在,神宗手里攥着好几张措辞激烈的起诉书,他必须也可以作出决定了,他下达圣旨,将苏轼的案子交付御史台调查处理。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苏轼的这个案子被称为"乌台诗案"。
李定等人立即布置派遣太常博士皇甫僎前去缉捕苏轼。皇甫僎带着儿子与两名军士,一行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湖州。情况万分危急,可苏轼还蒙在鼓里!
千里缉捕 锒铛入狱
最先得知这个坏消息的是驸马王诜,他的夫人是神宗的姐姐。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他火速通知在南都(今河南商丘)任职的苏辙。苏辙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惊呆了,立刻派人飞马奔赴湖州,希望赶在皇甫僎之前通知苏轼,好让兄长有个思想准备。苏辙派出的飞马哪里赶得上皇甫僎这个官差的骏马?多亏皇甫僎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儿子忽然生病,结果耽误了半天,苏辙的信差终于抢先一步赶到,给苏轼报告了这个爆炸性消息(事载宋·孔平仲《孔氏谈苑》)。
七月二十八日,皇甫僎一行抵达湖州。此时苏轼正在休假,由他的副手、湖州通判祖无颇代知州事。皇甫僎身穿官袍官靴,手持笏板,气势汹汹径直闯入州衙。两位御史台军士身著白衣,头扎青巾,怒目圆睁,脸色狰狞,分列在皇甫僎两侧。衙门上下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苏轼哪见过这阵势!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非常害怕,不敢出去,在衙门后与祖无颇商量对策。祖无颇安慰他说:"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总还是要出去应对吧!"苏轼问:"我现在已经是罪人了,恐怕不能再穿朝服了吧?"祖无颇头脑还算冷静,他对苏轼说:"你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罪名,还不是罪人,当然应当穿朝服出迎。"
苏轼的情绪这才稍稍稳定,他穿上官服,手持笏板,出去见皇甫僎,祖无颇等官员也都身穿官服排在他身后。但见那两位御史台军士的腰间鼓鼓囊囊,好像藏有匕首。皇甫僎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气氛更加恐怖。最终还是苏轼先开口,他说:"我知道自己多次激怒朝廷,今日使者前来,肯定是赐死,死倒不怕,只求能与家人诀别。"皇甫僎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倒还没有那么严重!"
祖无颇这时上前问:"您一定带来皇上的诏命了吧?"皇甫僎厉声问他:"你是何人?"祖无颇回答:"代理知州。"皇甫僎于是拿出诏命,众人打开一看,不过是将苏轼革职带进京的普通公文,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皇甫僎催促立即上路,两名士兵立刻上前将苏轼五花大绑,片刻之间,苏轼这位湖州知州如鸡犬一般被拉出城外,拖上官船(事载《孔氏谈苑》)。
苏轼的妻儿老小急忙追赶出来,哭天抢地紧随在后。苏轼心里既慌乱又难过,但他依然不失文人本色,在这个当口儿,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来:当年宋真宗招揽贤才,有人推荐诗人杨朴。宋真宗立即召见,让杨朴作诗。杨朴说不会,真宗问:"你临走的时候有人作诗送行吗?"杨朴说:"没有,只有我老婆写了一首绝句,说:'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家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第1节:康震评说苏东坡序 | 第2节:一、少年成名(1) | 第3节:一、少年成名(2) | 第4节:一、少年成名(3) | 第5节:一、少年成名(4) | 第6节:一、少年成名(5) | 第7节:一、少年成名(6) | 第8节:二、步入仕途(1) | 第9节:二、步入仕途(2) | 第10节:二、步入仕途(3) | 第11节:二、步入仕途(4) | 第12节:二、步入仕途(5) | 第13节:二、步入仕途(6) | 第14节:二、步入仕途(7) | 第15节:二、步入仕途(8) | 第16节:二、步入仕途(9) | 第17节:二、步入仕途(10) | 第18节:三、大难临头(1) | 第19节:三、大难临头(2) | 第20节:三、大难临头(3) | 第21节:三、大难临头(4) | 第22节:三、大难临头(5) | 第23节:三、大难临头(6) | 第24节:三、大难临头(7)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