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不能被遺忘的國粹:老戲的前世今生 Quintessence can not be forgotten: the old Opera Past and Present   》 第20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1)      傅謹 Fu Jin

  這就是京劇《四郎探母》的歷史分寸感,難得的是《四郎探母》從明清一直演到今天,從頭至尾,沒有用一點筆墨去試圖將楊四郎"塑造"成威名遠揚的什麽"大將軍",也沒有用什麽人性至上的人道主義理論去為他投身番邦做正面的辯解。這恐怕是電視劇《施琅大將軍》的創作者們在歷史的大是大非方面需要虛心學習的。施琅反復無常,背主求榮,不管算不算漢姦,至少總是個不義小人,就算從幾百年以後的結果看,他收復臺灣是一件於國於民有利的好事,也並不代表他就因此變成了一個蓋世英豪。就像殘暴的秦始皇一不小心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長城,並不能因此嘲笑孟薑女,說她的精神境界太低以致無法理解丈夫在從事為中華民族建築永恆象徵這一不朽的事業;更不能因此就忘記秦始皇的殘暴,殘暴就是殘暴,不能因為他在客觀上為民族與國傢成就了一樁功德就予以原諒甚至加以粉飾。
  在我看來,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關鍵並不在於是將他回放到他所處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還是用所謂"今天的歷史眼光"加以評價,而在於無論是將他放到原初的歷史語境裏還是放在變化了的歷史背景下,他的行為舉止都必須經得起普世道德的苛求;因此,真正重要的是,給予一種行為以正面的或負面評價的那個道德的或者政治的標準,是應該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因為歷史與文化,都需要有縱深感的道德觀念。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之所以狹隘,正是由於他們把利益視為道德唯一的基石,將是否符合民族的或者國傢即時的或永久的利益,看成是判斷與衡量一個人與一種行為的唯一標準,而忘記了人類應該擁有一些更永恆的價值。
  這是道德比利益更高更重要的一種強調,哪怕面對的是"國傢利益"。
  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
  造神運動中外古今皆有,一些或許並非最不出色更談不上偉大的人物,經歷類似運動,成為千百萬普通民衆崇敬的偶像。關公、包公都是其中的好例子,他們經無限地拔高,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形象,與其原貌已有天壤之別。當然,這類造神運動與晚近我們親歷的造神運動有異,一是死人與活人之別,另一個區分更重要,晚近的造神運動由於所造的對象是活人,自是加倍地睏難,雖有強權推動,終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關公和包公,是在千百年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無數民衆通過想象與創造自發營造的,顯然有更強的生命力。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戲麯改進"運動,一群留學東洋愛穿西服年少氣盛浪漫可愛的新文藝工作者,從《聯共(布)黨史》那裏學了點階級分析方法的皮毛,以為就此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按照這樣的方法一分析,包公無疑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代言人了,這樣的官吏衹能幫助封建帝王統治勞動人民,焉能用此來教育人民娛樂大衆?人民千百年來津津有味地欣賞和喜歡、崇敬包公,也都成為不覺悟的麻木和愚昧的表現,因此動用各級政府的強力禁演,鬧騰了幾年,最終還是沒有成事,包公戲從城市到農村,仍然火得不行。《聯共(布)黨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很多領域無往而不利,不僅哲學、美學和文學理論,在史學領域更是所嚮披靡,卻在戲劇領域打了敗仗,而且輸得很難看,其中緣由,值得琢磨。
  顧頡剛說歷史是層纍地造成的,書寫關公和包公事跡的歷史更是如此。當然,關公和包公也不一樣,如果說關公的神化是民間社會尤其是邊緣群體通過傳說、平話講史等方式,在想象中創造的社會秩序的化身,那麽,包公更多是平民們通過戲劇這種特殊的娛樂形式,通過想象與希望塑造的公平與正義的象徵。是的,包公一直是中國戲劇領域的重要角色,以包公為主角的戲劇幾乎伴隨着中國戲劇發展的整個歷程。至於包公形象的演變,本身就是一個麯折復雜的故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1)第2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2)第3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3)
第4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4)第5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1)第6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2)
第7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3)第8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4)第9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5)
第10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6)第11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1)第12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2)
第13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3)第14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4)第15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5)
第16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1)第17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2)第18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3)
第19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4)第20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1)第21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2)
第22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3)第23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4)第24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