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      嶽南 Yue Na

  儘管當時徐旭生對這處遺址作出的判斷後來證明有誤,但卻由於他的首次發現和隨之而來的數十次發掘,使二裏頭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它不僅成為學者們探索夏史和夏文化的關鍵所在,也成為探討中國國傢和文明起源無法繞開的聖地。
  鑒於二裏頭遺址在考古學上所具有的巨大潛力和學術價值,趙芝荃等人回到洛陽工作站之後,很快嚮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寫報告,請求率部移師對二裏頭遺址進行發掘。此後不久,河南省文管會也得知了二裏頭髮現重大遺址的消息,並决定派隊前往發掘。於是,1959年秋,得到批準的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洛陽工作站以趙芝荃為首的十餘人與河南省文管會派出的一個專門由女性組成的“劉鬍蘭小組”,幾乎同時進駐二裏頭遺址展開發掘。
  1960年,考古所的大批人員遵照當時的政策要求,下放山東省麯阜勞動鍛煉,趙芝荃也在其列。二裏頭遺址的發掘工作暫時由北京大學考古係畢業不久、年僅24歲的殷瑋璋負責。而這個時候河南省派出的“劉鬍蘭小組”也由於其他的原因撤出了發掘工地。整個二裏頭遺址在以後的若幹年內,衹有中科院考古所下屬的二裏頭工作隊獨傢進行發掘。
  1961年,趙芝荃從山東勞動改造的運動中解脫出來,重赴二裏頭主持發掘工作。此後,在為期40年的時間裏,在趙芝荃、方酉生、殷瑋璋、鄭振香、高天麟、鄭光、杜金鵬、張立東等幾十位考古學家的不斷努力下,二裏頭遺址的文化面貌基本揭示出來。“所知範圍總面積約3平方公裏,文化堆積甚厚,內涵十分豐富”。遺址的文化延續時間經歷了相當長的歲月,粗略估計前後約400多年。就具體內容而言,文化遺跡中有大、中、小型各類建築遺址,其中有宮殿、陵寢、臺壇、祭祀性設施、各階層的居室以及手工業如鑄銅、製骨等作坊,此外還有陶窯、水井、道路、灰坑、墓葬等。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在遺址中部發現的被稱為第一、二號兩座宮殿基址,規模宏偉,氣勢壯觀,頗有王者氣象。第一號宮殿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其周圍有回廊,而東、南、北三面則為復廊,南部有三個門道的廡式大門,院內北部是30.4米×11.4米的大殿臺基。第二號宮殿的大殿略大於一號宮殿,殿後有一大墓,從性質上推斷這個宮殿當屬宗廟、陵寢之類。就整個一、二號宮殿的氣勢和規模而言,在整個商代考古史上罕有其匹者,“其平面安排開創了我國宮殿建築的先河”。僅從臺基的面積來看,甚至可以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匹敵。如此規模龐大的宮殿基址,考古學家前後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纔使其完整地重見天日。後經研究者推斷,這兩座宮殿都屬於二裏頭文化三期,在這一時期中,二裏頭文化進入了它最繁榮輝煌的鼎盛時代。也就在這個非凡時代的遺存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銅器和陶器。其玉器多為圭、璋、戈等禮器,這些禮器在整個玉器和禮器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啓下的開拓作用。而出土的青銅容器和武器形狀之獨特,皆為中國之首次發現。尤其是鑲嵌緑鬆石的銅牌飾種類繁多,其選料之精、製作技術之高超、紋飾之精美,在整個商代考古史上從未有其先例,堪稱國之重寶。
  由於二裏頭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是中國考古學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關於它的時代、文化性質、遺址性質等等問題備受學術界關註。1962年,考古學大師夏鼐把此類文化遺存命名為“二裏頭類型文化”,之後又根據新的發掘進展,將這一文化遺存命名為“二裏頭文化”,這一新的考古學文化的命名,更加突出了二裏頭遺址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從此二裏頭遺址的影響更為提高和擴大,二裏頭文化成為考古學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化概念。
  隨着二裏頭遺址蜚聲中外,這個遺址的時代和具體是歷史上哪個帝王所在都城的問題,漸漸成為學術界一個無法回避和亟待解决的問題。
  1974年,二裏頭考古隊在發表的一篇題為《河南偃師二裏頭早商宮殿遺址發掘簡報》中,根據地層關係和器物形製的變化,明確將二裏頭遺址分為四期,並對遺址中的宮殿和遺址的性質作了如下結論:“這座宮殿建築屬於二裏頭遺址三期,並根據放射性碳素測定相當於商代早期。”又說:“二裏頭遺址西距洛陽漢魏故城僅4公裏,距隋唐東城不足20公裏,這一帶披山帶水,形勢險要,為歷代建都之地。《漢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下註‘屍鄉,殷湯所都’。自此以後,近兩千年來,關於湯都西亳問題,衆說紛紜,莫衷一是。通過對二裏頭遺址的發掘……進一步確定了遺址中部的夯土臺基是座商代早期的宮殿建築,為湯都西亳說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從而二裏頭的性質問題也就清楚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