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感動世界的三位女性傳記   》 第20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5)      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

  忒瑞莎修女常常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一句話:"我渴"。在仁愛傳教會所開設的所有中心裏,都在明顯位置寫着:"我渴!"兩個大字。忒瑞莎修女認為耶穌當時代表了古往今來所有受苦難的人嚮人類高喊:"我渴"!他們的修會憲章中寫着:"我們的目標是使耶穌在十字架上對靈魂之愛的無盡渴望得到滿足。"
  1973年2月,在墨爾本舉行的"人口與生態"會議上,忒瑞莎修女在講話中以《聖經》中耶穌的一段話來展開:"我渴,不衹是缺少飲水,而是渴望和平與正義。我饑餓,不衹是缺少食物,而是需要愛與被愛,需要精神生命的食糧。我赤身裸體,不衹是需要衣服,更渴望人的尊嚴。我無棲身之所,不衹是缺少陋室,更渴望他人的理解、支持、被需要和被視為親人的一份關懷。"
  忒瑞莎修女說,增加人類幸福的方法有很多,減少人口,發展技術都可以。但是如果人們對十字架上的呼聲"我渴"不予理睬,那麽任何方法都不會有效,甚至會適得其反。歐美工業發達國傢的精神睏乏,同樣是一種災難。在核子大戰的邊緣,她說:"我們不需要大炮與炸彈來維持和平,而需要愛與慈善。"
  曾有一個患者,患處令人作嘔,當忒瑞莎修女悉心照料他時,苦痛的病人對忒瑞莎修女用侮辱的語氣譏嘲:"你為什麽能忍受我患處的惡臭?你應當承認,你看到我這種狀況很高興吧。"忒瑞莎修女耐心地對他說:"面對你受的痛苦,我這算得了什麽。"幾日之後,病人終於被感動了,他對忒瑞莎修女喊說:"願你受光榮。"忒瑞莎修女真誠地回答病人:"因你與基督同受痛苦,你纔應當受光榮。"
  忒瑞莎修女曾這樣對要墮胎的女人說:"把你們不想要的孩子生下來,給我,我要!"
  因為有了她,這個世界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愛。
  因為有了她,這個世界變得溫暖。
  她是偉大的女性 ,
  她是偉大的母親,
  她就是忒瑞莎嬤嬤(Mother Teresa)。
  忒瑞莎將她想獻的、能獻的都獻給了世界,她用愛,推倒了數千年殘忍的等級制度和人與人心靈之間隔膜的高墻。她為了愛耗盡了自己,由於長期辛苦工作,忒瑞莎漸漸失去了往日的敏捷。她腰彎背駝,各種疾病纏身,粗糙的棕色臉龐刻劃着歲月的痕跡,雙手嚴重龜裂,有些變形,腳趾發炎……
  一生在上帝面前謙卑服事的忒瑞莎修女,看上去是那麽柔弱瘦小,然而她的身上,卻充滿何等的尊嚴與力量!
  世界因她改變
  忒瑞莎在印度人心中已成為一位民族女英雄,被千萬印度教徒視為"天神的女兒",在全世界她也被看作一位愛的使者。隨着她工作開展,各種奬項、榮譽都嚮她涌來,使她成為在全世界獲奬最多的人。
  1971年1月教皇保羅六世授予忒瑞莎"教宗若望23世和平奬"。同年9月,忒瑞莎又獲波士頓美國公教發展聯合會頒發的"善心的撒馬利亞人奬",10月獲"肯尼迪國際奬"。1972年11月或"尼赫魯國際諒解奬",旨在表彰她對印度及國際和平的貢獻。
  1973年4月,她又獲得英國菲利普親王頒發的"宗教進步奬"。1974年獲俄亥俄"慈母與導師奬"。同年又獲美國方濟各第三會頒發的"和平奬"。1975年10月獲新成立的聯合國農業與供養組織"施維策爾國際奬",表彰她對幫助世界貧窮與饑餓的貢獻,她是該奬第一個獲奬人。1976年獲表彰愛德精神的Poverellc Medal奬。1977年獲發展宗教的"開普敦基金奬"。同年獲菲律賓總統頒發的"麥格賽賽國際諒解奬",推崇她是亞洲最受尊敬的婦女。1979年3月,又獲得羅馬以捍衛人道、和平、友愛為宗旨的Balzan Price奬,贊揚她"以卓絶的精神在印度和世界其他國傢為救助饑餓者的卓越貢獻。"
  1979年,諾貝爾委員會把諾貝爾和平奬授予了她。授奬公報說:"她的事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尊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天賦價值。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施捨的姿態。"公報還說:"她個人成功地彌合了富國與窮國之間的鴻溝,她以尊重人類尊嚴的觀念在兩者之間建設了一座橋梁"。
  當忒瑞莎聽到要授予她諾貝爾和平奬的消息時,心中有些矛盾和猶豫,因為她認為為窮人服務是她的選擇,那便是她份內的事。她一貫遵行耶穌的教導:"當你用右手行善時,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她在頒奬儀式上說:"這個奬,為我個人來說,確實受不起,但是我願意代表窮人接受。因為我相信:他們是願意藉着給我頒奬,而承認窮人在這個世界上有生存的權利。"
  她嚮諾貝爾奬委員會請求,取消照例要舉行的宴會。委員會當然答應了這一請求,並且把省下來的7100美元贈予了她領導的仁愛修會。而19萬美元的奬金,她如數獻給窮人和麻風病人,同時又賣掉了金質奬章,將這些錢也全用於窮苦人。在這種精神力量的影響下,頒奬儀式後,挪威鄰國瑞典發起全國捐助活動,一次就募集了40多萬元瑞幣。
  此後,她仍然每年都獲得幾個奬項,名目各種各樣,其中包括:印度最高奬"寶石奬"、英國女王"功勳奬"、美國總統"自由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奬",她的祖國阿爾巴尼亞甚至設立了"忒瑞莎修女奬",奬勵那些從事慈善事業和實施人道主義的傑出人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第2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1)
第3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2)第4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3)
第5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4)第6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5)
第7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6)第8節:第一篇 生命的陽光--海倫·凱勒自傳(7)
第9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1)第10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2)
第11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3)第12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4)
第13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5)第14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6)
第15節:第二篇 奉獻的快樂--居裏夫人傳(7)第16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1)
第17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2)第18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3)
第19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4)第20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5)
第21節:第三篇 慈悲的力量--忒瑞莎修女傳(6)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