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类 》 花满朝圣路 》
第20节:绿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华姿 Hua Zi
因而你的存在突然之间失去了意义。而没有意义的生活,无论如何,是我无法过下去的。
那时侯,我就会想起那个林中湖泊,怀念它的宁静、温暖、和平,怀念那种寂静的孤单--孤单让你体认到自身的存在,你不是通过别人看见你自己,而是通过万物看见你自己,甚至,你是通过上帝看见你自己。因为上帝从来只爱具体的个人。而它,遥远得仿佛是大地之外的一种风景,只能回忆,不能靠近,更无法深入。
城市生活的悲哀,大概就是将人心境中恬静、平和、温暖的部分慢慢吞噬殆尽吧。
我们一边在城市的深处辛苦地忙碌着,以求生存,一边又在内心里强烈地向往着那透明的湖水和秋天的树林。而那透明的湖水,仿佛是我们生命中一种已逝的活水和圣水;而那秋天的安静的树林,又仿佛是人类生存环境以外的一种风景。
人类世世代代创造着,也破坏着,灵与肉世世代代相携,也世世代代相争,永远不能和谐。而那位仁慈的创造者,是希望我们和谐的--既与万物和谐,也与我们自身和谐。
因为和谐里有美,更有爱。
绿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他从尘埃里抬举弱小的人,
从粪土中提拔穷乏的人,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
--诗篇113:7
如果你不具备一种非凡的技巧和意志,你就无法使庸常的日子闪射超凡之光,从而在日常生活的日复一日中,拒绝琐屑之物对你的磨蚀。
琐屑之物微不足道,但它侵蚀你打磨你,它拥有非凡的坚硬外壳。被侵蚀被打磨,等到有一天你伸出手去,你惊讶地发现,你竟然再也抚摸不到一点点新颖,一点点感动。厌倦、无趣、麻木--自我被隐藏、消解,被幽闭,爱者被设限。你终于觉得你必须出逃一次,但生命已经流逝,终点已到,你要退场了。
我从城市回到乡下,就是对琐屑之物的一次逃离--对此在的逃离。逃出此时的日常生活,不可能转身进入彼时的日常生活。因此,从早晨开始,我就在乡下夏天的绿色中坐着,成为一个纯粹的奢侈的旁观者。
做一个旁观者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清醒,自知,冷静。旁观帮助我们思索,一个永无止境的聪明的思想者懂得利用旁观达成他的思想。事实上,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生活者--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无可挑剔的生活。
乡下夏天的绿色,是明澈而嘹亮地歌唱着的绿色。但我深感如此坐着的我与它之间有一种疏离。这疏离来自我的虚妄与自卑--我身上散发着城市生活的浮躁气息、造作气息以及枯燥气息,也许,在城市里我过的就是一种枯燥人生。这显然与绿色那宁静润泽而透明茂盛的水汪汪的生长气息格格不入。这种气息在我的身体周围膨胀扩展,形成一道篱障,把我与绿色隔离开来。
如何使身心深深地沉入一种大地的颜色--母性的颜色,在某一个片刻,即我在乡下坐着的片刻,成为对我心智的一种痛苦折磨。但它在折磨我时也间接地提升了我。因此,我感到每一种个体生命,其实都可以扩展得像大地上的绿色一样广大丰满,充满生长的意志,力量和诗意。
笼罩的是绿色,被笼罩的也是绿色。但如果以诗意的眼光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柳树的绿与杨树的绿不同,柳树的绿是沉着,杨树的绿是忧郁。盘藤草的绿与百灵草的绿也不同,盘藤的绿是质朴,百灵的绿是轻灵。而在田野里在菜园里,棉花的绿与芝麻、黄豆、红苕叶子的绿又不同,黄瓜的绿与豆角的绿不同,绿茄子的绿与绿辣椒的绿又是不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尘嚣中的微笑 | 第2节:棉花开了一朵 | 第3节:土地提供的快乐 | 第4节:晚风永远在吹 | 第5节:阳光的香味 | 第6节:大自然的祝贺 | 第7节:理想的别墅 | 第8节:把死亡变成一个庆典 | 第9节:死不是湮灭 | 第10节:让生命奴役死亡 | 第11节:死亡是一个顶点 | 第12节:消失前已变成另一个人 | 第13节:我坚信他还在那里 | 第14节:入土为安 | 第15节:生命是一本无限的书 | 第16节:白色独木舟 | 第17节:冬天涛响里的月光之旅 | 第18节:眺望东湖 | 第19节:大地之外的风景 | 第20节:绿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 第21节:不可逃避的严峻 | 第22节:更深的沉落 | 第23节:郊外的夜晚 | 第24节:天堂在哪里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