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梅毅 Mei Yi

  ——“八王之亂”的“漸入佳境”
  惠帝復闢,篡位的趙王倫被賜死,齊王自然也要大賞“功臣”。齊王司馬冏獲封大司馬,加九錫;成都王司馬穎為將軍,加九錫;河間王司馬顒為太尉,加三錫;常山王司馬乂改封長沙王,為撫軍大將軍。其中,齊王司馬冏是惠弟堂兄,成都王司馬穎和長沙王司馬乂與惠帝都是同父異母的同房兄弟(司馬乂與楚王司馬瑋同父同母,楚王起兵時跟隨左右,被貶為常山王),這幾個人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王爺。河間王司馬顒是惠帝堂叔,年紀在四十歲左右。可以想象,這些人在一起,宮中橫坐的又是個大傻帽兒皇帝,誰又能嚮誰低頭呢?手奪惠帝璽綬的義陽王司馬威從外退兵至九麯(今河南鞏縣)時,聞聽趙王司馬倫倒臺,慌忙丟下所統軍隊,逃歸洛陽大宅子待罪。諸王商議想饒他不死,一直呆呆坐在上座的惠帝忽然發話:“阿皮(司馬威小名)掰我手指,奪我璽綬,不可不殺。”傻爺們兒這句話,也是他當皇帝一輩子唯一自己做出的“决定”,諸王當然無話,派人殺掉司馬威。
  剛剛安定沒幾天,數位王爺各自結夥拜祖陵。新野王司馬歆勸說齊王司馬冏:“您與成都王一起建立不世之功,應該留下他在京城輔政,如果無此心,應該削去他的兵權。”長沙王司馬乂在拜陵時對異母兄成都王司馬穎也建議:“天下者,先帝之業,王宜維正之。”意思是應該由武帝一係的人來維持,提防齊王。
  成都王幕下高參盧志提出以退為進的謀略,他說:“齊王當時號稱有百萬之衆,為張泓所敗,正是王爺您強攻孫會纔成大功。兩雄不俱立,大王您應該以太妃(成都王生母)有病為由,上表還歸鄴城,朝廷委重齊王,此舉可收四海之心。”成都王司馬穎很聽話,馬上入宮辭別惠帝,與從人快馬加鞭從洛陽返回鄴城,“由是士民之譽皆歸(司馬)穎”。回到鄴城後,司馬穎又推禦九錫殊禮,表論功臣,賑濟災民,埋葬陣亡將士,“皆盧志之謀也”。史載,“(司馬)穎貌美而神昏,不知書,然氣性敦厚,委事於(盧)志,故得成其美焉”。
  齊王司馬冏一直懷疑大才子陸機為趙王司馬倫替惠帝撰寫禪位詔書,就把陸機、陸雲兄弟抓起想殺掉。成都王也為之辯理,救了二人,並表陸機為平原內史,陸雲為清河內史。二陸兄弟的友人勸他們趕緊還吳地,遠離是非,陸機認為司馬穎對自己有保薦之恩,“可與立功”,不聽。齊王司馬冏手下的東曹掾張翰(字季鷹)也是吳中人士,“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蒓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耳,何能羈宦數千裏以邀名爵/遂命駕便歸。”此舉聰明,果然保全性命。蒓菜湯、鱸魚膾不見得多麽好吃,但以此為藉口挂帆而去,不僅能避禍,還能留千秋萬古瀟灑之名,張季鷹此舉是真名士所為。
  由於惠帝太子司馬遹被賈後殺掉,司馬遹的兩個兒子又被趙王司馬倫殺掉,惠帝就沒有繼承人。按繼承人順序,“大將軍(司馬)穎有次立之勢(可為皇太弟)”,齊王司馬冏當然不會任情勢這樣發展下去,於是他就奏請立惠帝的侄子、年方八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自任太子太傅,又加封親信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領中書監。司馬越也是惠帝族叔輩。
  齊王司馬冏大權在手後,驕奢擅權,大起府第,耽於宴樂。侍中嵇紹、殿中御史桓豹、孫惠等人皆上書相勸,尤其是孫惠上書,言語懇切,辭理分明:“天下有五難、四不可,而明公皆居之。冒犯鋒刃,一難也;聚緻英豪,二難也;與將士均勞苦,三難也;以弱勝強,四難也;興復皇業,五難也。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權不可久執,大威不可久居。大王行其難而不以為難,慮其不可而謂之可,明公宜思功成身退之道……”齊王司馬冏對這些良諫,都“遜辭謝之,然不能從”。
  一年多以後,惠帝永寧二年(302),河間王司馬顒在長史李含的慫恿下起兵。李含出主意說:“成都王司馬穎是皇帝至親,齊王司馬冏越親而專權,朝野怨恨,現在發檄長沙王司馬乂討攻齊王,齊王必會先幹掉長沙王,我們因此再以此罪除掉齊王,擁戴成都王入京,以安社稷。”
  河間王司馬顒本來就是趙王司馬倫親信,當時也是因形勢所逼纔不得已加入討趙王的軍隊,齊王對他一直懷恨在心。至此,他覺得時機成熟,派部將李含、張方為先鋒,率軍直奔洛陽,同時,他遣使邀成都王司馬穎一起發兵。盧志諫勸,司馬穎不聽,準備兵馬待發。
  河間王部將李含、張方臨近洛陽屯軍,便發檄讓長沙王司馬乂攻討齊王司馬冏。兩位王爺本來同時在京,關係還不錯,但齊王認為長沙王與成都王是兄弟(同父異母),便先下手為強,派人攻襲長沙王。“(司馬)乂身長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絶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他率百餘人飛馳入宮,關閉諸門,“奉天子攻大司馬府”。有皇帝在手,一下子就轉被動為主動。當夜,城內大戰,齊王稱“長沙王矯詔”,長沙王稱“大司馬(齊王)謀反”,飛矢雨集,火光衝天。在上東門樓上哆嗦避難的惠帝又被嚇了一巨跳,“矢集御前,群臣死者相枕”。
  連戰三日,齊王部隊大敗,司馬冏被自己的長史趙淵執送入宮。“(司馬)冏至殿前,帝惻然,欲活之”,傻帽兒皇帝也知道好壞,這位堂兄擁立自己復位,很想饒他一命。“(司馬)乂趣左右牽出”,斬於閶闔門下,循首六軍示衆。齊王司馬冏是八王中第四個死掉的王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