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徹底破解二十篇謀局之謎:隱藏的論語   》 態度决定一切(2)      新燕頓旺 Xin Yandunwang

  孔子說:“君子不自重就不會受人尊重,所學的知識、德能也無法固守。自己力主忠信,不要與那些不忠信的人做朋友,有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孔子意在指出“自重”、“忠信”兩種求學態度的重要性。
  自重,與人相處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對自己來說可使所學的知識紮實穩固。
  忠信,與人相處能交到忠信的朋友,對自己的過錯也能實事求是地改正。
  從上下文來看,自重、忠信與上章的賢賢易色等內容,都是指為人處世、學習的態度,彼此關聯性很強,說理邏輯通順。
  以上是我的淺見,大傢不妨存疑。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過去一般將之解釋為:“慎重對待喪禮,追念遠久的祖先,民風就會淳厚了。”那麽這句放在“學而第一”裏是說明什麽?碰到類似的問題,過去人就說是《論語》在編輯時候弄亂了。真是這樣嗎?再看意思的推論:好好對待喪禮,追念祖先,民德就能歸厚嗎?如果我們的祖先是無恥之徒,該怎麽追念?最近有報紙報道,秦檜的後代要求免去秦檜像跪嶽飛的“懲罰”,這就算是“追遠”而帶來的民德歸厚?可見句子的前後意思也不通。
  “終”代表結束、結局,表示事物的最後結果。“慎終”即謹慎地對待事情的結果。如《老子》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矣。”意思是說:事情即便到快完成時也能象開始那樣保持謹慎,就不會遭緻失敗了。“追遠”也不能武斷地解釋為“追念遠古的祖先”,而是“致遠”的意思。所以比較起來,我更傾嚮於南懷瑾先生的解釋:
  曾子說:“為使結果圓滿,就要追溯到我們的出發點和一路以來的努力,懂得這個規律,社會的道德風氣就自然歸於淳厚了。”
  也就是說,凡事欲慎其終,必先追其遠。這是因果規律的表述:看到奧運冠軍獲得榮譽、金錢,就要想到他們是付出了艱辛和努力的。看到罪犯在判刑的時嚎啕大哭,就想到他們是因為犯罪而導致悲慘結局的。建立起“慎終追遠”的因果的觀念,民風自然歸於淳厚,大傢都不會投機鑽營。
  古時候的官員去世都要給他定一個謚(shì)號,對他的一生進行簡短的評價——“蓋棺定論”。普通百姓死了,也會根據他一生的性格、行為,為他再取一個名字。皇帝死了也逃不了後人的“謹慎”評價,如哀帝、獻帝是末代皇帝常用的謚號,武帝是對赫赫武功而又好戰徵伐君王的評價等。所以“慎終”如果非要狹義地定義在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也不應是“謹慎地對待葬禮”的意思,而是慎重地對待亡人一生功過、得失的評價。“追遠”是說要追溯他一生的努力,同時要觀察其言行對後世的影響。比如評價毛澤東,他有豐功偉績,是偉大的革命傢、思想傢、軍事傢,沒有他就沒有新中國,但是他在文革中也犯過錯誤,這些都註意到了纔算是“慎終追遠”。如果全社會形成了這樣的風氣,人們做事時就會考慮後果——是給子孫造福增光,還是遺臭萬年?如此可“民德歸厚矣”。
  過去中國人的因果觀念很強,大傢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不敢做壞事。宋明的理學家為了弘儒而抑佛,說“因果報應”之說是佛傢拿來嚇唬老百姓的,結果弄得社會大亂。實際上因果不是佛傢的專利,“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又餘殃”就是出自《易經》,它是道傢的經典,也是儒傢的“必修課本”。“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是道傢的話。佛、道、儒其實都積極提倡因果教育,因為因果並非是為嚇唬人而杜撰出來的,而是客觀的規律。我們生活的每一天,無不是因果的相續。“犯罪下獄”就是最常見的因果,陳水扁如今弊案纏身、衆叛親離,不都是因果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同心出版社
作者簡介序:《論語》是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論語》今註逐個捉(1)《論語》今註逐個捉(2)
《論語》今註逐個捉(3)《論語》今註逐個捉(4)《論語》今註逐個捉(5)《論語》今註逐個捉(6)
《論語》今註逐個捉(7)目錄(1)目錄(2)目錄(3)
學以致用(1)學以致用(2)本立而道生(1)本立而道生(2)
真抓實幹才有真纔實學(1)真抓實幹才有真纔實學(2)態度决定一切(1)態度决定一切(2)
態度决定一切(3)態度决定一切(4)知人識禮(1)知人識禮(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