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古典名画的深婉曲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20节:红拂夜奔(3)      Yang Zibai

  不知道怎样的铺陈氲染才能让这男主角在大隋的风云变幻中粉墨登场。图中坐在秀墩上恭手陈词的美髯公就是有着王佐之才,被"红拂女"一眼看得准的大唐第一人物、才兼文武的李靖。李靖在唐初的寥寥长风里,他夜袭过阴山,横扫过乌海,南平吴地,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唐太宗进封他为卫国公,贞观十七年,又将他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图像绘于凌烟阁,尊奉为开国功臣。
  与红拂相识之前,李靖还身在隋朝,任马邑郡丞。怀有一身文武才略的李靖想通过杨素的提携来报效大隋,因此才入杨府,觐见杨素,才有机会得见生命中那个最最重要的女人。
  这幅画就是这个邂逅君子的场面,仿佛就是画者尤求临摹了那一刻,作为见证。众姬愉色婉容,如仙人一样缀于画面。其间有美人张出尘"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独目公"是爱上一个男人后双目温柔地缠绕。
  图上的"红拂女"是安静的,无畏的,心有所属的,所以那样笃定。也亏得她在杨素的府第,得见这天下第一称心人。
  图释心间语,这画原是画得红拂此时的心。画面苍木古秀,静谧的庭前堂下,一递一声,两人对策着经世之道,杨素脸上微露一丝赞许之态,那虬树的枝桠间偶有一叶潇潇而下,在岑寂的静中回旋落于衣间袖上,这厅堂在揽尽自然风色中,自有一种士人的空阔灵襟。
  此时的杨素已老迈,只想依红偎翠闲云野鹤度晚年,况杨广妒他功高盖主,他更怕落得个结集天下英豪的名声,李靖来得最不是时候。一个朝代朽了,便有诸多的藩篱阻隔着新生的活力,也怪不得杨素。杨素听罢李靖的慷慨治国之策,只微微颔首,拍着自己的坐榻幽幽地说:
  "卿终当坐此!"
  他是从李靖的昂扬的气宇中窥到了当年的自己,但是他无意留他,更不想有什么交待,只是淡淡地赞了淡淡地就挥挥手让他去了。
  红拂站在那里看着眼前人失意而去,心中早已铁定了一副心肠,于是她早早打定了主意,飘然出去,谁都没有留意到。她出去寻得一个心腹小僮窃窃耳语后便又悄然回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她知道,她人生的大图谋至此已走了第一步。
  李靖没能如愿,闷闷地离开杨素府,回到他安身的客栈,客居的惆怅油然而起,望着窗外巍峨参差的西京长安,他只是走不进来的悲凉,空怀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感叹年华虚掷。这失意人踟蹰而回之时,却不想身后有一个杨府的小僮一直跟着他,眼见得他走进这家客栈后,回头飞奔去回复红拂。
  古时多少才情女子沦于风尘,虽心有多少不甘,只是孱弱地吟着: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楼总是销魂处。却有几人如红拂这样把那个命运的阀紧握于手中,大胆而镇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1)第2节:前言 只恐夜深花睡去(2)第3节:知君用心如日月(1)第4节:知君用心如日月(2)
第5节:知君用心如日月(3)第6节:知君用心如日月(4)第7节:争如我解语花(1)第8节:争如我解语花(2)
第9节:争如我解语花(3)第10节:争如我解语花(4)第11节:会向瑶台月下逢(1)第12节:会向瑶台月下逢(2)
第13节:会向瑶台月下逢(3)第14节:繁华事散逐香尘(1)第15节:繁华事散逐香尘(2)第16节:繁华事散逐香尘(3)
第17节:繁华事散逐香尘(4)第18节:红拂夜奔(1)第19节:红拂夜奔(2)第20节:红拂夜奔(3)
第21节:红拂夜奔(4)第22节:红拂夜奔(5)第23节:呖呖莺声花外啭(1)第24节:呖呖莺声花外啭(2)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