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未死的沙威   》 第20節:關於說話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關 於 說 話
  ——《群言》創刊2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講話
  《群言》的意思就是大傢都來說,人人都來說。人是會說話的動物,大千世界、蕓蕓衆生,這本不成問題。然而要將說話變成文字,印在一册刊物上,便不是普天之下、人人機會平等之事了。所以擁有這種機會和擁有太多這種機會,乃至機會過剩的人,如梁曉聲之輩,就被叫作擁有“話語權”的人了。但在目前,我想指出——“我不同意你的話,然而我尊重你說話的權力”——這一自然而然的文明,在某些人士那兒,還有疑問,所以尚需爭取和營造。所以我們的《群言》這一刊名,還意味着另一重意思就是,希望幸運地擁有文字“話語權”的人們,多替人民群衆說說他們想說的話,多替他們表達表達他們對國傢的要求,對社會的願望,對改革開放的企盼。
  雖或會引起不悅,還是要說,人民尚未小康,社會尚未和諧,為此目標,還是要有話好好說。十三億幾千萬中國人,都是中國人民。《群言》之初衷,主要所力求代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要求、願望和企盼。因為社會是分階層的,老百姓在最底層。其他方面的代言人已經很多了,有時候太多了。老百姓的呼求之聲,往往太微弱了,很容易被淹沒的。
  這乃是秉承了民盟先驅先賢先烈以及各界前輩們所代表的民盟精神而努力為之的。當然,我們也關心教育、文化、經濟、司法、社會保障等等時代發展現象。我個人認為,在這些方面,也存在有正義與否平等與否的問題,但是初衷是一回事,實踐是另一回事。實踐往往比初衷復雜得多,不容易得多。故我認為,初衷要給實踐以時間。
  我個人未在《群言》擔任過任何工作。然而我知道,編輯部的同志們,雖然任勞任怨,卻難免也往往陷於睏惑、迷惘和徒喚奈何之境。尤其是,當他們約到了在座諸位朋友或今天未能光臨的朋友的稿件,卻不能發在《群言》上時,他們是很難過的。今天儘管是一個關於說話的會議,但此種話,他們是不好說的。我想我今天之說話,也理當替他們說不好說的話。
  在座諸位皆我極為尊敬的朋友,我再替他們說一句——“理解萬歲”——中國之事,當往前看。
  一直以來,我總在想,文化知識分子,非同科技知識分子。後者可以少說話、多幹活,且多出成果。而對於文化知識分子,說話往往是己任,寫文章就形同幹活。不說不寫的文化知識分子,對社會對人民還有什麽用呢?
  既然一輩子要以說話為己任,哪有一句錯話沒有說過的呢?既然一輩子都要寫作,又怎麽可能沒有寫過不合時勢的文章呢?
  故我對於所謂“說了錯話”的錯誤,寫文章而惹出禍來的事,是很質疑的。姑且不論真錯與否。
  並且我認為——今天之文化知識分子,皆是愛國的。在這一前提之下,即或真錯,衹為錯,不為過也。
  我本人對因人廢言、因言廢人之現象,持特別反對的態度。
  我想——這也將是《群言》的話語宗旨。
  最後,我還想提一點希望,《群言》的稿費也該漲一漲了。
  新 年 祝 詞
  在過去的一年裏,人類世界依然有着太多的不幸、苦楚和災難,以及所造成的悲傷、驚悸和恐懼。有些是自然力造成的,有些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在世界的不少地方,眼淚、鮮血和死亡,依然在人類的心靈上重創為巨大的傷口。
  新千年的第六個年頭即將開始,眼淚和鮮血卻已經濕透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傢園的昨天和前天,分明可見地洇在尚且空白的下一頁了。人類依然在玩着種種危險的“遊戲”,不祥的氣息依然在太空飄蕩,死亡的陰影依然在暗聚成颶風……
  我們以及我們的地球傢園,不知究竟還要承受到哪一年哪一日為止?
  於是便想到了耶穌。儘管我從來也不曾是他所創立的宗教的信徒,更不曾以他的名義祈禱過一次。
  但是一想到這個兩千年前的大公無私的人,為着人類之間能夠實現一種和睦的關係而四處苦口婆心地遊說,被殘忍地釘在十字架上了也無怨無悔,內心裏於是充滿感動。
  我們將這個人的降生之日標志為“公元”,視他為“人之子”。但兩個千年業已過去,我們卻還是在幹着種種這個人不希望我們幹的事情,而且那些事千真萬確地又是對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子孫和我們的地球傢園有害無益的事。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總計不過三千餘年,卻幾乎沒有一個日子是相互友愛環球祥和的。我們企盼這一個日子已經企盼得太久太久。
  除了元旦之日,全世界再沒有另外一個日子,能在我們人類的意識中引起同樣的不尋常的反應,那就是——不分國傢、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貧富、不分男女老少;不論王室成員、總統、外交傢亦或無傢可歸的乞兒……總而言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又都長了一歲。
  這乃是一個絶對法則。
  不僅人類,凡是地球上生命超過365 天或366 天的生物——天上的、地上的、水中的;一株參天古樹也罷,一莖草一種花也罷,一條能鼕眠的蟲子也罷,皆然。
  元旦之日,它提醒我們,人類在最根本的方面將永遠是平等的,也與地球上千般百種的生物一樣不能超乎法則之上。
  這地球上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以每隔兩年來計算一歲的——不管是誰。每一歲的增長或減少企圖比別人多一天或少一天都不行。
  人哪,從根本上說,我們竟是如此的一樣!
  如此一樣的我們,相互對立、敵視、憎惡的緣由,竟真的需要經好幾千年才能稍許改變一點點嗎?
  在2006年的元旦即將到來之際,我祈禱世界如此祥和。
  我祈禱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傢,這一天都是明朗的日子。
  我祈禱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傢,這一天沒有任何災難,更沒有炮火硝
  煙。
  我祈禱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傢和每一個人,這一天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傷……儘管我不是宗教徒,也不知該嚮誰來祈禱。
  然而,我還是情不自禁地虔誠祈禱,祈禱我的中國此日祥和;祈禱我們的地球傢園此日祥和。
  因為中國人認為:一年的第一天如果充滿祥和的氣氛,那麽對於新的一年將是吉利的預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第1節:目錄第2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1)第3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2)第4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3)
第5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4)第6節:十種關係(下篇)(1)第7節:十種關係(下篇)(2)第8節:十種關係(下篇)(3)
第9節:十種關係(下篇)(4)第10節:讀書與人生(1)第11節:讀書與人生(2)第12節:讀書與人生(3)
第13節:讀書與人生(4)第14節:讀書與人生(5)第15節:讀書與人生(6)第16節:讀書與人生(7)
第17節:虛假柔情似水(1)第18節:虛假柔情似水(2)第19節:虛假柔情似水(3)第20節:關於說話
第21節:紙簍該由誰倒空第22節:讀書與人生(1)第23節:讀書與人生(2)第24節:一個國傢的明信片(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