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二十集
    
佚名 Yi Ming 
 瀟湘神 --- 零陵作 (屈大均)
 瀟水流。湘水流①。三間愁接二妃愁②。瀟碧湘藍雖兩色,鴛鴦總作一天秋。
 【作者簡介】
 屈大均,原名紹隆,字翁山,廣東番禺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傢”。
 明亡時,年僅15歲。清兵南侵,堅决抗清。失敗後,削發為僧。其詩富有民族意識,著
 作有《道授堂集》、《九歌草堂集》。
 【註釋】
 ①瀟湘:瀟水出自湖南寧遠九嶷山,流至零陵,與由廣西興安流來的湘水會合,稱
 瀟湘。
 ②“三閭”句:三閭指三閭大夫屈原。二妃指傳說中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舜南
 巡死於蒼梧,二妃哭死於江湘之間。屈原流放江湘,其《九歌》詠及湘夫人,故云愁接
 愁。
 【評解】
 此詞藉詠瀟湘抒發感懷。當是有所寄托。零陵為瀟湘會流之地,兩水乍合,顔色分
 明。詞中以鴛鴦不辨水色,自亦不能發思古之幽情,烘出三閭、二妃史事,以抒感慨。
 夢江南 (屈大均)
 紅茉莉,穿作一花梳①。金縷抽殘蝴蝶繭②,釵頭③立鼕鳳凰雛。肯憶故人姝④。
 【註釋】
 ①“穿作”句:穿茉莉花成串作頭飾。
 ②蝴蝶繭: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
 ③“釵頭”句:喻茉莉花串飾在釵頭,狀如小鳳凰展翅。
 ④姝:美好。
 【評解】
 詞中寫女子對鏡精心梳妝打扮,為的是要讓人記起她的豔美姣好。然細味詞意,與
 唐人詩中“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相仿,當有其寓意在。
 生查子 --- 旅思 (吳偉業)
 一尺①過江山,萬點長淮②樹。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③去。
 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度樾④與穿雲,林黑行人顧。
 【作者簡介】
 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江南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崇禎四年進士及第。清世
 祖招為國子監祭酒。著有《梅村詞》二捲。
 【註釋】
 ①一尺:形容遠山低矮。
 ②長淮:淮河。
 ③青溪:三國時吳國所鑿東渠,經今南京入秦淮河。
 ④度樾:經過樹萌遮蔽之處。樾:道旁成萌樹木。
 【評解】
 此詞通過寫景抒發旅思。遠山叢樹,漸去漸遠,身旁清冽的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
 匯入青溪。雖是六月盛夏,度樾穿雲於陰森的山道,仍覺風寒林黑,晨昏難辨。未明寫
 “旅思”,而“旅思”自見。
 憶秦娥 (宋徵輿)
 楊花黃金陌①,茫茫十裏春雲白②。
 春雲白,迷離滿眼,江南江北。
 來時無奈珠簾隔,去時着盡東風力。
 東風力。留他如夢,送他③如客。
 【作者簡介】
 宋徵輿字轅文,號直方。鬆江華亭(上海鬆江)人。清順治四年進士及第,官至都
 察院副都御史。著有《海閭香詞》、《林屋詩文稿》。
 【註釋】
 ①黃金陌:指江南開滿金黃色菜花的田間小路。
 ②春雲白:形容楊花飄白,如春雲回蕩。
 ③他:指楊花。
 【評解】
 此詞題為楊花,作者哀楊花,亦是自哀。白絮隨風東西,漫無依托,常使人想起飄
 忽不定的人生。作者從楊花聯想到自己,字裏行間,隱約流露出內心的感慨。委婉含蓄,
 耐人尋味。
 玉樓春 (宋徵輿)
 燕雕梁畫棟原無數,不問主人隨意住。
 紅襟①惹盡百花香,翠尾②掃開三月雨。
 半年別我歸何處?相見如將離恨訴。
 海棠枝上立多時,飛嚮小橋西畔去。
 【註釋】
 ①紅襟:指燕子前胸的紅羽毛。
 ②翠尾:史達祖《雙雙燕》:“翠尾分開紅影。”
 【評解】
 此詞詠物抒情,委婉細膩。燕子秋去春來,喜尋舊巢,使人有春燕懷戀舊主人之想。
 故進而猜想,在三月的輕風細雨中,帶着花香歸來,立在海棠枝上,似乎要嚮舊主人訴
 說半年來的離愁別恨。作者以移情法寫燕,神情入妙,頗見新巧。
 春光好 --- 迎春 (吳 綺)
 春來也,是何時?沒人知。先到玉兒①頭上,裊花枝。
 十二畫樓簾捲,紅妝②笑語參差。爭嚮彩幡③成隊去,看朱衣④。
 【作者簡介】
 吳綺字半蘭,號聽翁,一號葹叟,別號紅豆詞人。江蘇江都人。生於明萬歷四十七
 年,卒於康熙三十三年。貢生。官浙江湖州府知府。著有《藝香詞鈔》四捲。
 【註釋】
 ①玉兒:南齊東昏侯潘妃小字玉兒。古因稱女子小字玉奴。
 ②紅妝:指女子。
 ③彩幡:古代春節剪彩成幡,作庭戶裝飾或婦女頭飾。
 ④朱衣:相傳宋代歐陽修知貢舉,閱捲時,覺座後有一朱衣人,逢其點頭者文章便
 入格。此藉指春闈中式者。
 【評解】
 這首迎春詞章法別緻,構思新穎。春已悄悄來到人間。來是何時?卻無人知。詞中
 不言陌頭楊柳,枝上杏花,卻說年輕女子頭上先已花枝裊裊。她們一邊打扮,一邊說笑,
 成群結隊地爭着去看那些新考中的青年纔士。此詞以歡快而又含蓄、熱鬧而又風雅的情
 趣,烘襯出春已降臨人間。
 惜分飛 --- 寒夜 (吳 綺)
 昨晚西窗風料峭①,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雲如曉。誰信多情道②。相思漸覺詩狂少。
 【註釋】
 ①料峭:風寒貌。
 ②“誰信”句:猶口語“誰講(我)多情?”實為反語。
 【評解】
 此詞詠寒夜之苦,故首句點出“昨晚”。次敘夜起看天,鶴唳空庭,霜月凍雲,
 覺滿目凄涼。中心愁結,遂致詩興全無。“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
 句意,有此恨綿綿之痛。全詞幽怨含蓄,表現了作者“驚纔絶豔”。
 荷葉杯 (毛奇齡)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①。小娘停棹②濯③纖指,水底,見花紅。
 【作者簡介】
 毛奇齡,原名甡,字大可,又字初晴、齊於。別號河右。學者稱西河先生。浙江蕭
 山人。清康熙十七年,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
 預修《明史》。精音律,工詩詞。著作有《桂枝詞》六捲。《毛檢討詞》收入《西
 河全集》。
 【註釋】
 ①鯉魚風:九月之風。
 ②棹:船槳。
 ③濯:洗滌。
 【評解】
 此詞寫南塘泛舟時的情景。池塘水滿,風暖魚躍,泛舟的少婦在停棹戲水之際,無
 意間透過清澈明淨的池水,看到了一朵飄落水底的紅花。作者擷取這一小景入詞,極具
 情趣。
 “鯉魚風”本指九月之風,用於仲夏,亦見通脫新鮮。
 相見歡 (毛奇齡)
 花前顧影粼粼①。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私自整,紅斜領,茜②兒巾。卻訝③領間巾裏刺花新。
 【註釋】
 ①粼粼:水清澈而微湍。
 ②茜:茜草根紅,可為染料。此指絳色。
 ③訝:驚奇。此處意為令人心動。
 【評解】
 此詞以景襯人,景與人融為一體。構思新巧,極富生活情趣。花影斑斑,清水粼粼,
 映襯着女子娟秀的體貌。花片人面在水中融合、蕩開,色彩繽紛,妖冶多姿。女子頷首
 整衣,顯出了領間襟裏所綉的新式花朵。全詞清新婉麗,麯折有緻。
 卜算子 (董以寧)
 [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雲》)]
 明月淡飛瓊,陰雲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作者簡介】
 董以寧字文友,號宛齋。江蘇武進人。康熙初,與鄒祗謨齊名。他精通音律,尤工
 填詞,善極物態。著有《蓉渡詞》。
 【評解】
 此詞為回文,倒讀為另一詞調《巫山一段雲》:“岫垂煙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
 瘦骨玉山青。寒風晚浦晴。咒鷗輕點點,飄絮舞盈盈。盡收酒中薄雲陰。瓊飛淡月明。”
 雖為文字遊戲性質,但回環讀來,不露生湊之跡,作者駕馭文字的才能,亦頗可觀。
 臨江仙 --- 寒柳 (陳維崧)
 自別西風憔悴甚,凍雲流水平橋。
 並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①。
 雲壓西村茅捨重,怕他榾柮②同燒。
 好留蠻樣③到春宵。三眠④明歲事,重鬥小樓腰。
 【作者簡介】
 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少負纔名,而考試不中,曾南北漫遊。康熙
 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維崧學識淵博,詩文俱佳。詞的成就更大。
 他用過的詞調極多,填詞1600餘闋,詞量之多,清代幾乎無人超過。被前人稱為陽羨派
 的領袖(宜興縣,漢時稱陽羨縣)。詞宗蘇辛。著有《陳迦陵詩文詞集》、《湖海樓詞
 集》。
 【註釋】
 ①無憀:無聊賴。
 ②榾柮:柴疙瘩。
 ③蠻樣:白居易稱其傢妓小蠻腰細善舞,有“楊柳小蠻腰”句。故稱柳條為“蠻樣”。
 末句“腰”字,亦承此意。
 ④三眠:喻柳條在春風中起伏之狀。典出《三輔舊事》。
 【評解】
 此詞詠寒柳而通篇不出一“柳”字,已覺難能;下闋“榾柮”與“蠻樣”並列,化
 俗為雅,尤為可貴。
 沁園春 --- 詠菜花 (陳維崧)
 極目離離①,遍地濛濛,官橋野塘。
 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②;柳絲淺拂,益爾輕颺。
 綉襪纔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也不妨。
 風流甚,映粉紅墻低,一片鵝黃③。
 曾經舞榭歌場,卻付與空園鎖夕陽。
 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
 每到年時,此花嬌處,觀裏夭桃已斷腸。
 沉吟久,怕落紅如海,流入春江。
 【註釋】
 ①離離:繁茂貌。
 ②旖旎:繁盛。輕盈柔順。
 ③“鵝黃”句:指菜花之嬌嫩。
 【評解】
 此詞詠菜花,並未明言“菜花”,卻處處把菜花寫得明麗鮮豔,嬌娜多姿,貼切而
 又傳神。上片描繪旖旎春光,大地美景。先寫杏腮低亞,柳絲淺拂,作為襯托,再寫菜
 花“映粉紅墻低,一片鵝黃”。下片寫其嬌豔。“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
 慣引蜂忙。”此花嬌處,能使觀裏夭桃斷腸。
 結句更渲染出春光無限。全詞工麗別緻,麯盡其妙。鮮豔明媚,含蓄藴藉。
 虞美人 --- 無聊 (陳維崧)
 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
 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蜀棧①戰場開。
 倚樓極目添愁緒,更對東風語。
 好風休簸②戰旗紅,早送鰣魚③如雪過江東。
 【註釋】
 ①秦關蜀棧:指川陝戰場。陝西,古為秦地,多關隘,所以說秦關。蜀棧:為我國
 古代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木、鋪板而成的空中通道。
 ②簸:這裏指搖蕩。
 ③鰣魚:屬於海産魚類,春季到我國珠江、長江、錢塘江等河流中産卵。
 【評解】
 此詞以幽默的筆調,反映作者反對戰爭,憂慮國事的心情,含蓄地表達了對統治階
 級的不滿。上片寫作者無聊捻花,自言自語,抒發胸中的鬱悶。下片通過與東風對話,
 隱約透露出對統治階級的不滿。全詞把花與東風擬人化,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筆法新穎,
 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孤獨惆悵的心情。
 好事近 (陳維崧)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予自吳閭過訪原韻①]
 分手柳花天,雪②嚮晴窗飄落。轉眼葵肌初綉,又紅欹欄角③。
 別來世事一番新,衹吾徒猶昨④。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⑤。
 【註釋】
 ①吳閭:即蘇州。
 ②雪:指柳絮。
 ③葵肌初綉:謂初開的葵花,象綉成的花朵那樣美。紅欹欄角:謂欄角花事正盛。
 ④吾徒:吾輩。指作者與史蘧庵輩。猶昨:依然如故。
 ⑤失路:猶言不得進身之路,以致窮愁潦倒。 索索:指風聲。
 【評解】
 此詞重在抒懷。上片寫景,窗外柳絮飄落,轉眼葵花新開,欄角花事正盛。下片抒
 發感慨。“衹吾徒猶昨”,寫出了懷才不遇者的無限感慨。結尾二句,尤為讀者傳誦之
 名句,含藴不盡之意,留給讀者尋味。全詞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浣溪沙 ---紅橋① (王士禎)
 北郭清溪一帶②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緑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③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④。
 【作者簡介】
 王士禎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山東桓臺)人。順治十五年
 中進士,選為揚州推官,遷至刑部尚書。他是清初詩壇的領袖,以抒情寫景的短篇見長。
 以餘力填詞,善寫小令。著有《衍波詞》。
 【註釋】
 ①紅橋:在江蘇揚州,明末建成。橋上朱欄數丈,周圍荷香柳色,為揚州一景。
 ②一帶:形容水狀似帶。
 ③雷塘:在揚州城外,隋煬帝葬處。
 ④迷樓:隋煬帝在揚州所築宮室,千門萬戶,麯折幽邃,人入之迷不能出,因名之
 曰迷宮。
 【評解】
 作者任揚州推官時,曾與友人修禊紅橋,經常泛舟載酒於橋下。此詞除欣賞紅橋美
 景外,還寄托懷古傷今之情。詞中懷古之情寓於景物之中,情景交融,妙筆感人。
 蝶戀花 --- 和漱玉詞 (王士禎)
 涼月沉沉花漏①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
 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②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③。
 【註釋】
 ①漏:古代計時器。
 ②罅:縫隙。
 ③連珠弄;麯調名。河間雜弄有《連珠弄》。
 【評解】
 此詞抒寫閨中懷人之情。上片寫別後相思,徹夜無眠況味。涼夜沉沉,漏聲斷續。
 月移窗罅,料峭春寒。欹枕無眠,漸聞雞聲。此時情景,郎豈得知!下片從對往事的回
 憶寫到眼前的感傷。憶共錦衾,親密無間,而往事迢迢,徒入夢境,夢醒之後,益增相
 思與感喟。全詞抒情委婉細膩,含藴不盡。
 而“郎花妾鳳”,歷來為人們傳涌,乃詞人之絶唱。
 浣溪沙 --- 紅橋 (王士禎)
 白鳥朱荷引畫橈①,垂楊影裏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②山外路,斷鴻③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④潮。
 【註釋】
 ①橈:船槳,此指船。
 ②平山:指平山堂,揚州遊覽勝地。
 ③斷鴻:失群的孤雁。
 ④廣陵:即揚州。
 【評解】
 此詞寫舟中觀看紅橋景色,抒發懷古之幽思。上片寫美景誘人。白鳥朱荷,碧波蕩
 漾,畫舫悠遊,光豔照人。面對緑柳紅橋,不禁思緒萬千。回顧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
 魂!下片藉眼前景物,抒發感懷。放眼遠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洶涌水迢迢。無數
 失群孤雁,空中徘徊。這凄涼景色,勾起了無數新愁。無法排遣,衹好付於廣陵潮水。
 通篇含蓄、有神韻。
 桂殿秋 (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幹。青蛾①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②輕衾各自寒。
 【作者簡介】
 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浙江嘉興縣)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應博學
 鴻詞考試,授官翰林院檢討。他博學多才,詩、詞、文並工。是浙西詞派領袖。曾與陳
 維崧合刻一稿,名為《朱陳村詞》,並稱“朱陳”。他還纂輯唐宋金元詞五百余家為
 《詞綜》,為詞學研究和創作提供了重要資料。著有《曝書亭集》。
 【註釋】
 ①青娥:雙關詞,可狀女子之眉,亦可喻遠山。
 ②簟:竹席。
 【評解】
 此詞為憶舊而作,故起句點明“思往事”。“青蛾”、“越山”相映,人中有物,
 物中有人,最為雋妙。共眠一舸而各據衾簟,事後追思,似有無限惋惜之情。這首小詞
 委婉含蓄,饒有餘韻。
 霜天曉角 --- 晚次東阿①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②東。過雨碧羅天淨,纔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裏魚山③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註釋】
 ①東阿:今屬山東。
 ②銅城驛:在東阿縣北四十裏。
 ③魚山:又稱魚條山,在東阿縣西八裏。
 【評解】
 此詞寫途中馬上耳目所接,天淨、鴻鳴、鐘響、夕曛,莫不匆匆一時過去。無意於
 渲染,而彩色繽紛。下片“夕曛”句以下,均寫落日,繳足“晚次”題意。“留一抹,
 棗林紅”,色彩絢麗,意境幽美。
 高陽臺 (朱彝尊)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絶,適元
 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餘記以詞。]
 橋影流虹①,湖光映雪,翠簾不捲春深。
 一寸橫波②,斷腸人在樓陰。
 遊絲不係羊車③住,倩何人傳語青禽④?
 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⑤。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
 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⑥。
 鐘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註釋】
 ①橋影流虹:即指流虹橋。
 ②橫波:形容眼神流動。
 ③羊車:古代一種製作精美的車,又稱畫輪車。
 ④傳語青禽:指傳遞愛情的仙鳥。青禽:即青鳥。
 ⑤羅衾:綾羅被子。
 ⑥江潯:江邊。
 【評解】
 這首詞藝術地再現了序中所述故事凄婉動人的意境,也表現了作者的同情。上片描
 述少女在樓上見到葉生之後的愛慕與相思。下片寫少女因相思而死之後,葉生的悲悼、
 悵恨以及作者的無限同情。全詞雋麗譴綣,凄婉動人。
 賣花聲 --- 雨花臺① (朱彝尊)
 衰柳白門②灣,潮打城③還。小長幹接大長幹④。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註釋】
 ①雨花臺:在南京聚寶門外聚寶山上。相傳梁雲光法師在這裏講經,感天雨花,故
 稱雨花臺。 雨:降落。
 ②白門:本建康(南京)臺城的外門,後來用為建康的別稱。
 ③城:這裏指古石頭城,在今南京清涼山一帶。
 ④小長幹、大長幹:古代裏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評解】
 此詞從南京的蕭條景象,側面反映清兵南侵對這座名城的破壞。江山依舊,人事已
 非,追懷往事,不勝感慨。上片描寫南京的衰敗零落。下片吊古傷今,抒發感懷。字字
 藴含着興亡之慨。全詞哀婉抑鬱,清麗自然。
 一葉落 (朱彝尊)
 淚眼註①,臨當去,此時欲住已難住。
 下樓復上樓,樓頭風吹雨。
 風吹雨,草草②離人語。
 【註釋】
 ①註:傾瀉。
 ②草草:雜亂紛紜。
 【評解】
 這首小令,寫夫妻相別情景。眷戀之情,化為熱淚,傾註如雨。說不盡“草草離人
 語”,生動地勾出了臨別時難分難捨之狀。全詞意境清雅,纏綿婉約,饒有韻味,頗有
 南唐北宋之風。
 長亭怨慢 --- 雁 (朱彝尊)
 結多少、悲秋儔侶①,特地年年,北風吹度。
 紫塞②門孤,金河③月冷,恨誰訴?
 回汀④枉渚,也衹戀,江南住。
 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⑤。
 別浦⑥,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
 一繩雲抄⑦,看字字、懸鍼⑧垂露。
 漸欹斜⑨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
 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
 【註釋】
 ①儔侶:伴侶。
 ②紫塞:指長城。此處泛指北方塞外。
 ③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所以稱秋空為金河。
 ④汀:水邊平地。 渚:水中小洲。 回,枉:彎麯的形狀。
 ⑤箏柱:指箏上的弦柱。此外用以形容大雁飛行的隊形。
 ⑥浦:水濱。
 ⑦一繩雲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飛嚮天邊。 杪:梢。
 ⑧鍼:同“針”。
 ⑨欹斜:傾斜不平。
 【評解】
 這首詠物詞,藉詠大雁南飛,抒發作者亡國與身世之感。
 上片寫雁兒被迫從塞北飛往江南的情景。北風凜冽,金河月冷,雲中結伴,巧排箏
 柱,飛往江南。下片寄托了作者的無限感慨。作者觀察細緻,體物入微。全詞委婉含蓄,
 寄喻殊深。在詠物詞中,確是佳品。
 憶少年 (朱彝尊)
 飛花時節,垂楊巷陌,東風庭院。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
 葉底歌鶯梁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
 【評解】
 這首小詞,宛轉麯折地描寫了春日懷人之情。作者把景與人融為一體。垂楊巷陌,
 東風庭院,又到飛花時節。重簾如昔,而窺簾人已遠,勾起了綿綿情思。歌鶯舞燕,更
 添幽怨。既是今日相思無益,悔當初不該相見。全詞工麗和婉,情思纏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