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竜象之爭——中國、印度與世界新秩序 》
第20節:第二章、走進中國(6)
戴維-史密斯 David - Smith
偉大的改革傢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享年92歲。世界各國對他的一生歌頌不已。《時代》雜志在1978年和1985年兩次把他評為當年的年度人物,這是一項少有的榮譽,CNN評價他"使中國走上了一條終將改變中國和世界面貌的自由改革之路"。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評價他是"一位富有遠見的領導人,他使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華盛頓郵報》評價他的逝世"標志着中國一個時代的結束。他是中國幸存的革命先驅之一,他領導中國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睏境,嚮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放鬆了中央計劃對經濟的控製,但仍堅持中共的領導地位不容侵犯。"幾天後江澤民總書記強忍淚水說:"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實現的最根本的撥亂反正。"
毫無疑問,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短短的15年裏,鄧小平領導着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他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最終得以實施,並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喜人的變化。"中國奇跡"始於1978年,那時鄧小平已經有能力將他的改革思路付諸實踐。鄧小平打開了中國經濟引擎的開關。
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他是如何一方面使改革成功,另一方面又確保中國共産黨堅持自己的原則呢?在他的葬禮上,中央政府評價他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傢、政治傢、軍事傢、外交傢,久經考驗的共産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如果他沒有點"真功夫",又怎麽可能獲得如此多的贊譽,獲得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的衷心贊揚呢?
馬剋思主義與市場經濟
就像過去一樣,中國的崛起是從土地改革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都十分嚴峻,鄧小平1977年恢復原職,之後他和他的老搭檔、經濟學家陳雲,一起致力於中國的土地改革計劃。他們將土地重新分給農民,讓農民在交足了國傢的糧食後,剩餘的可由自己支配。無論當時兩人是否預料到,這種改革對農業的影響都是驚人的。
農業是中國經濟的致命弱點,進行新的市場自由的改革則有助於解决這一問題。這次農村改革使數千萬的農民擺脫了貧睏,這不僅給鄧小平個人帶來了成就,也給其他國傢帶來了一種農業改革的新途徑。鄧小平的目的是想保持"社會主義農業",所以給予農民可以自由支配剩餘産品的激勵並不多,當時官方仍要求集體經營,但也出現不少小規模經營。但這小小的激勵帶來的變化是讓人難以預料的:中國的糧食産量在6年裏增加了三分之一,1984年達到了4?07億噸;同時,農民開始多種經營,比如飼養牲畜、製造日用品;在地方一級,許多農民開始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産。後來,事實證明這種"家庭承包製"是相當有效的。
突然間,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開始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從1978~1985年,中國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達到400元人民幣;2001年則達到了2 366元。儘管2001年的收入折合成美元衹有300美元左右,但是這種速度是驚人的,而且經濟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從1978~2000年,中國農村經濟産出的總價值增加了16倍。
儘管如此,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農業産量的迅猛增加使中國進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糧食過剩。為解决這一問題,政府采取了保護價制度,通過政府收購避免農民增産不增收。但農民問題在90年代再次出現,城鄉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農民增收睏難。2006年3月,中國總理溫傢寶宣佈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增加14%,並取消了農業稅,這項持續了2600年的稅收制度終於壽終正寢。根據中國的政府報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為了縮小日益擴大的"城鄉差距"。溫傢寶說:"要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推進農村體製改革和制度創新,盡快使廣大農村面貌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1) | 第2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2) | 第3節:導言:中國、印度和世界新秩序(3) | | 第4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 | 第5節:第一章、歷史回顧(2) | 第6節:第一章、歷史回顧(3) | | 第7節:第一章、歷史回顧(4) | 第8節:第一章、歷史回顧(5) | 第9節:第一章、歷史回顧(6) | | 第10節:第一章、歷史回顧(7) | 第11節:第一章、歷史回顧(8) | 第12節:第一章、歷史回顧(9) | | 第13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0) | 第14節:第一章、歷史回顧(11) | 第15節:第二章、走進中國(1) | | 第16節:第二章、走進中國(2) | 第17節:第二章、走進中國(3) | 第18節:第二章、走進中國(4) | | 第19節:第二章、走進中國(5) | 第20節:第二章、走進中國(6) | 第21節:第二章、走進中國(7) | | 第22節:第二章、走進中國(8) | 第23節:第二章、走進中國(9) | 第24節:第二章、走進中國(10)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