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正說魯迅 》
第20節:戰士"鬥智不鬥力"(1)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後來魯迅實在討厭這個北洋政府的官場,不幹了。魯迅後來撤離了官場,再後來他也撤離了大學,大學也不幹了,對大學失望了。由廣東到上海,最後變成一個住在半租界裏的一個自由的文化戰士。可後來他即使到了上海,由於這麽高的名望,當時管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聘他為特約的作者,也就是特約的撰述員,仍然每個月白送給他300大洋。魯迅威望太大了,政府為了表示自己能夠籠絡大知識分子,表示政府很民主,即使像魯迅這樣的人天天駡我們,但還是要每月白送他300大洋。魯迅就要了,魯迅就拿了。這個事情現在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看到一些年輕人寫文章,說魯迅怎麽回事啊,怎麽每個月拿着人傢國民黨的錢,然後每個月還駡人傢國民黨呢?!魯迅這不是吃裏扒外嗎?我們今天對革命理解是比較狹窄的,對革命理解比較簡單。認為你要革命,那你跑到延安去革命吧。你怎麽還在人傢這拿着人傢的錢,然後還不老實,隨便駡人傢。在魯迅看來,錢是該拿來,這個錢决不是白拿的,你既然給我錢,對你是有好處,對你肯定沒好處,錢你不會白給我的,所以錢是要拿的,但是駡也是照駡不誤的。因為你是不好的政府,因為你天天做壞事,所以就要駡。魯迅的這個作風,實際上是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就這樣學做過了。辛亥革命的時候他在紹興,紹興辦了一份報紙。這個報紙駡政府,然後這個政府不願意報紙駡他,就給這個報紙送了錢了,報紙這個編輯部就討論說人傢送來錢了,那咱們還駡不駡,後來記者們說要駡,他送來錢了,就說明他是咱們的股東,股東不好就應該駡,所以要駡股東,要把政府當成股東來駡,魯迅這不是簡單的而是很復雜的思想,他不是一個玩笑的而是很嚴肅的立場。在魯迅看來,堅持拿你的錢,還駡你,這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勇氣的,如果跑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跑到帝國主義的大旗下面,天天駡中國,這算什麽英雄好漢?這不算英雄好漢,因為你自己很安全。在帝國主義的指揮刀下面駡中國,這不好,那不好,說中國沒有人權,在魯迅看來那是懦夫,那是沒出息的表現。我就站在中國批評中國,這纔是英雄好漢,而這也是真正愛國主義的表現,我真的愛這個國傢,所以有外國朋友回憶說,魯迅看他自己的祖國,就好像看着自己的親人臉上沒洗幹淨一樣,間接地說你這塊沒洗幹淨,要把它洗掉。他是懷着這樣一種關切的心情。所以說魯迅表現出真正的愛國主義戰士這一面。
二、戰士"鬥智不鬥力"
我們瞭解到魯迅把自己的金錢利益與時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不是為金錢而活着,而是一個時時為國傢、為大衆着想的文化戰士。作為一個戰士,魯迅每時每刻都在戰鬥着,但是魯迅戰鬥並不是面對面的與敵人交鋒,他認為在戰場上與敵人進行肉搏戰術,衹是有勇無謀的武夫行為。對待敵人要采取有勇有謀堅韌的戰術。那麽魯迅是怎樣利用自己的智慧進行戰鬥的呢?
既然我們都知道魯迅他是一個戰士的形象,他每天在這裏戰鬥着,那一定有一些戰術,有一些戰略。魯迅的戰鬥智慧,我覺得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叫壕塹戰。這是魯迅自己的命名吧,壕塹戰外我們還可以給他加上一個遊擊戰。這個壕塹戰和遊擊戰,其實都是一種現代戰術。壕塹就是躲在掩體物的後面,不和敵人進行肉搏。冷兵器時代,士兵們需用肉搏來解决問題,這是個很殘酷的肉體與肉體之間直接的廝殺,但是到了現在的熱兵器階段,我們可以遠距離地殺傷敵人,敵人也可以遠距離地殺傷我們,所以這個時候壕塹就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壕塹戰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魯迅采用的就是文化上的壕塹戰術。他反對《三國演義》裏面許褚的那個赤膊上陣,許褚是魏國的一個大將,自己很有勇氣,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回來氣得不得了,脫去盔甲,赤膊上陣,魯迅說這是有勇無謀。我們今天看壕塹戰、遊擊戰,其實都和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是不謀而合的,是一種被壓迫者的戰術。由於被壓迫者處於劣勢,在武器上、在資源上是處於劣勢,所以他不能跟強大的敵人進行簡單的戰略决戰。做在這後面,還有一個思想,就是魯迅他决不肯作無謂的犧牲。我們學過一些魯迅紀念青年學生的文章,比如說《記念劉和珍君》這一類的文章,一方面魯迅支持這些青年學生的革命行動,但是魯迅又不同意他們反復地、激烈地,去嚮反動政府請願,魯迅是反對和平請願的。因為魯迅看透了那個政府,它不是個好政府,好政府你纔去請願,你請願它有可能給你解决問題。比如說你去上訪,他跟你談一談,瞭解你的情況,看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幫助你,這個時候是有用的。魯迅更多時候反對請願。他反對做無謂的犧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1) | 第2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2) | 第3節:愛恨情仇(1) | 第4節:愛恨情仇(2) | 第5節:母親娶媳婦"(1) | 第6節:母親娶媳婦"(2) | 第7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1) | 第8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2) | 第9節:棄醫從文(1) | 第10節:棄醫從文(2) | 第11節:鐵屋中的吶喊(1) | 第12節:鐵屋中的吶喊(2) | 第13節:吟罷低眉無寫處 | 第14節:陣營內的矛盾 | 第15節:改造民族魂(1) | 第16節:改造民族魂(2) | 第17節:改造民族魂(3) | 第18節:革命與金錢(1) | 第19節:革命與金錢(2) | 第20節:戰士"鬥智不鬥力"(1) | 第21節:戰士"鬥智不鬥力"(2) | 第22節:懂得休閑,懂得放鬆 | 第23節:人生觀與生存哲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