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講義 》
學而第一(13)
李裏 Li Li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當憑藉講,“親”當親人講。一個人行事都要有所依憑,有所依靠,而你所依靠的人要不失其親,就是要依靠親近的人。你總不能依靠疏遠的人,或者依靠仇人。“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裏的“宗”就當可以依靠講。如果你憑依的人是不能依靠的,就可能會遇到不測。我舉個例,戊戌變法的時候,慈禧太後要把光緒皇帝的新政廢除,這個時候光緒手下沒有人,他憑藉誰啊?憑藉袁世凱。袁世凱從來就和他不親近,沒有特別的關係,結果他被袁世凱出賣了,被慈禧太後囚禁在瀛臺,這就是因為他依靠的不是可依靠的人。我們的父母師長,是可以依靠的;我們的同道,是可以依靠的;但如果是一個你從來不瞭解的人,依靠他是危險的。
就有道而正焉。 四川樂至有百歲碩儒劉剋生先生,道德文章,當世難儔,裏恆往問道請教,獲益終生。李裏繪於川師園。
有子的這一段話是講的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你要守信用,但是你的信用必須符合原則;你要恭敬,但是要用禮來約束;你要依靠人,但不能依靠疏遠的人,這有點類似孔子所說的“發乎情,止乎禮”,不能衹講義氣、講信用,我們兩個稱兄道弟,我為你兩肋插刀,你要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這是信啊,但信得過分了,物極必反。恭敬也是一樣,你過於恭敬,不以禮來約束,勢必自取其辱。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真正的君子吃東西不求吃飽。意思是什麽呢?不貪求享樂,不貪求那些山珍海味,美味佳餚,衹要能夠吃,能夠維持生命就行了。“居無求安”,就是不求住得多安適,多舒服,不要求多大的房子、多好的床、多好的沙發。“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於事就是勤奮地做事,慎於言就是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儒傢崇尚多做、少說。你多說就是“巧言令色”,就“鮮矣仁”。“就有道而正焉”,“就”是靠近的意思,靠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用他們身上的美德來匡正自己身上的過失,看他哪些做得好,哪些是自己沒做到的。“而正焉”,進而去糾正你自己,匡正你自己。“可謂好學也矣”,這就可以說是好學了啊。這是儒傢對人的要求:重仁義,而輕視物質生活的享受。現在的人,讀書也好,做學問也好,絶大部分是為了住好房子、坐好車子,為了吃好的、穿好的,為了享樂,道德無所謂,但求物質生活過得好。而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不貪求榮華富貴的,衹求完善自己的道德。
孔子最贊賞顔回,為什麽呢?因為顔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什麽意思呢?顔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一個破陋的房子裏邊,人傢都忍受不了這種生活,而顔回卻自得其樂。這就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為政》篇裏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顔回很少說話,孔子跟他說了一天的話,顔回都是“嗯,對,是這樣……嗯,很好……嗯,太對了……”“無違”,就是不說一句和老師不一樣的話;“如愚”,表面上看像傻子一樣,但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顔回退下去,他把我講的全部身體力行,用在生活當中,而且做得比我說的還要好。這是不是“敏於行而慎於言”啊?“就有道而正焉”,孔子是有道的人,顔回親近孔子,按照孔子的德行來修正自己。顔回達到了孔子所崇尚的這種儒傢的追求,所以孔子最喜歡顔回。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是孔子晚年最喜歡的弟子,聰明穎悟,能說會道。子貢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諂”是拍馬屁、獻媚的意思,貧窮但不去搖尾乞憐,不到處去討好賣乖。“富而無驕”,富貴卻不驕奢淫逸。我們一般的人,一貧窮了,就沒有骨氣了,到處去奉承,去獻媚;有錢以後就吃用無度。暴發戶就是這樣子,仗着自己有幾個錢就了不起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了。“何如”,子貢問這樣要不要得啊,孔子就說,可以。但孔子衹是說可以而已,他認為還不足。“未若”就是不如,還不如什麽呢?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者”。孔子認為,真正的君子,是樂天知命、安貧樂道的。雖然貧窮卻很快樂,縱然富貴卻還能夠好禮,用禮來約束自己。程子曰,“禮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禮的核心就是尊敬。一個富貴的人,他還能夠對人謙恭、尊敬,這就說明他不驕。貧窮還能夠快樂,富貴還能夠好禮,子貢聽了老師的話以後就領悟了,能聞一而知二,舉一而反三了,他引出《詩經》裏邊的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指古人治骨、角等,“如琢如磨”指古人治玉、石等。古人用骨、角、象牙、玉、石來製器具,要反復打磨、加工。《三字經》裏講“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經雕琢就不能成玉器,製玉就要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其斯之謂與”,是不是就是《詩經》裏邊這兩句話的意思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 | 序三 讀《〈論語〉講義》 | 序論(1) | 序論(2) | 序論(3) | 學而第一(1) | 學而第一(2) | 學而第一(3) | 學而第一(4) | 學而第一(5) | 學而第一(6) | 學而第一(7) | 學而第一(8) | 學而第一(9) | 學而第一(10) | 學而第一(11) | 學而第一(12) | 學而第一(13) | 學而第一(14) | 為政第二(1) | 為政第二(2) | 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