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讲述历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名祠沧桑祭于谦(1)      Mo Ming    Zhang Zhaoyu

  胡同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而在英灵辈出的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却不知埋藏着多少故事,在胡同里转来转去,又不知能遇上多少英魂。在不起眼的西裱褙胡同里,就坐落着于谦祠。由于城市建设,这里的许多房屋已被拆去,于谦祠也在修缮中,不能进去拜谒。秋风里,这座历经了五百余年的祠堂显得那么的萧疏破败,让人不禁深深叹息:英雄的忠魂今何在?那个与北京城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的名字,难道就这样湮没在都市的繁华里了吗?祠堂前,“于谦祠”三个字经过风雨的洗礼,依然斑驳可见,拨开历史的尘沙,将人们带进了1449年北京秋天的历史风云画卷。
  公元1449年,也就是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的秋天,对大明王朝来讲,可真是一个多事之秋。明朝立国后,元代蒙古势力逃往北方草原,对明朝北部边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蒙古瓦剌部逐渐强大,统一了蒙古各部,首领也先为了进一步扩充实力,分兵四路南下,并亲自率兵进犯大同。 8月3日,明英宗朱祁镇在自己最宠信的太监王振鼓动下,不听大臣的劝告,下令“亲征”,结果于9月3日在土木堡(河北怀来东)兵败被俘,50万大军几乎全部覆没,这就是明代历史上的“土木之变”。也先的瓦剌军一路烧杀抢掠,挟持着英宗皇帝向明朝的京城——北京逼来。
  消息传到北京,人心惶惶。当时京城里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的老弱疲卒还不到十万。朝廷上下更是一片大乱,皇太后哭哭啼啼,忙着搜集金银财宝,准备把皇帝赎回来。二十二岁的郕王朱祁钰监国(在皇帝外出时代为摄政),心无主见,命令群臣商议方略。大家乱纷纷没有主张,一些官员只知道聚在一起哀哭。有个叫徐珵(后改名徐有贞)的翰林院侍讲早就把自己的家小送出北京,往南方安顿,见到这么个混乱局面,便在朝堂上大讲星象有变,应当迁都南京。话音未落,一声怒斥传来:“谁主张南迁,谁就该杀!” 徐珵吓得不敢再作声,那严正的声音却更激昂开来:“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但摇动,必将危及国家的大计,难道没有人看到宋朝南渡偏安的前车之鉴吗!”仿佛一阵惊雷滚过,朝堂上立刻静了下来,郕王和大臣们一看,那个义正严辞的人正是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是钱塘人,他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对人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于谦考中进士后,曾在在江西、河南等地做官,平反冤狱数百起,为官清廉刚正,人称“于青天”。那时,宦官王振权倾朝野,各地官员进京朝见都要给他行贿送礼,还唯恐不收。于谦却是空手去空手回,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送礼,他晃晃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呀!”就这样,于谦以自己的品格和清正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许多正直官员的尊重。当时,于谦的上级,兵部尚书已经在土木之变中阵亡,他实际上已是最高级的军事长官,他誓死保卫京师的决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没有人再敢提议南迁。于谦立即被升任为兵部尚书。
  受命以后,于谦立即采取措施,请郕王下令,调动南北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军队火速开赴京师,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接着,进一步稳固国家的内政。由于王振恃宠误国,人人切齿痛恨,有一天,郕王临朝,大臣们要求诛灭王振九族,不肯退朝。王振的一个亲信党羽名叫马顺,气焰非常嚣张,跳出来斥责大家退去。有一个大臣气急了,扑上去揪住马顺就打,大家也一拥而上,一阵拳打脚踢,竟把马顺给打死了,朝堂上秩序大乱,卫兵们也声势汹汹。郕王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害怕得站起来要躲进内宫,于谦穿过愤怒的人群,层层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请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郕王也控制了局势。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可见当时的情势有多么凶险。事后,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息说:“国家就全靠你了,今天就是一百个王直又有什么作用!”当时,朝廷上上下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以国家的安为己任。由于英宗被俘,皇太子年幼,一国无主,为了政治和军事需要,于谦和文武百官奏请郕王即位,经皇太后同意,郕王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即位为帝,改元景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山东画报出版社
挥师北平忆徐达(1)挥师北平忆徐达(2)挥师北平忆徐达(3)迁都定鼎说朱棣(1)迁都定鼎说朱棣(2)入世异僧姚广孝(1)
入世异僧姚广孝(2)朱能地下犹护主(1)朱能地下犹护主(2)朱能地下犹护主(3)朱能地下犹护主(4)风华当年寻郑和(1)
风华当年寻郑和(2)黑山迷雾辨刚铁(1)黑山迷雾辨刚铁(2)黑山迷雾辨刚铁(3)法海壁画探李童(1)法海壁画探李童(2)
法海壁画探李童(3)名祠沧桑祭于谦(1)名祠沧桑祭于谦(2)名祠沧桑祭于谦(3)梦里登城话阮安(1)梦里登城话阮安(2)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