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田居儉 Tian Jujian

  蒼苔迷古道,
  紅葉亂朝霞。④
  隨着閱歷的豐富和詩藝的長進,景通逐漸體察到絶句和律詩都有欠缺,前者容量太小,後者又嫌刻板,這兩種表現形式均不足以抒發充沛、復雜的感情。於是他把興趣和精力,日益轉嚮譜麯可唱的歌詞。這類歌詞,自隋唐以來伴隨集南北漢鬍多種音樂之大成的“燕樂”興起並與之緊密結合,後來發展成為同“詩”平分秋色、言志抒情的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詞”。由於這種優美的韻文形式,最初流行於民間,按照固有的音樂麯調填寫歌詞,句式參差錯落,節奏靈活,便於在歌筵酒席上演唱,因而深得有權有勢、有錢有閑的階層賞識。這些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的麯子詞,多與邊塞徵戰有關。或反映將士慷慨報國的豪情,或反映思婦對徵夫的思戀與忠貞。這些歌詞盛傳一時,其後散失,歷經千年又復得於敦煌石室,其中有按調排列結集《雲謠集雜麯子》和其他散篇。其中,《鳳歸雲》(選二)、《定風波》、《生查子》、《送徵衣》、《別仙子》和《南歌子》(以上各選一)等佳篇尤其耐人品味:
  徵夫數載,萍寄他邦,去便無消息,纍換星霜。月下愁聽砧杵,擬塞雁行。孤眠鸞帳裏,枉勞魂夢,夜夜飛揚。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誰為傳書與?表妾衷腸。倚牖無言垂血淚,暗祝三光。萬般無那處,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兒傢本是,纍代簪纓。父兄皆是,佐國良臣。幼年生於閨閣,洞房深。訓習禮儀足,三從四德,針指分明。  聘得良人,為國願長徵。爭名定難,未有歸程。徒勞公子肝腸斷,謾生心。妾身如鬆柏,守志強過,曾女堅貞。
  攻書學劍能幾何,爭如沙塞騁僂?手執緑沉槍似鐵,明月,竜泉三尺斬新磨。  堪羨昔時軍伍,謾誇儒士德能多。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三尺竜泉劍,匣裏無人見。一張落雁弓,百衹金花箭。  為國竭忠貞,苦處曾徵戰。先望立功勳,後見君王面。
  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兩情準擬過千年。轉轉計較難,教汝獨自孤眠。每見庭前雙飛燕,他傢好自然。夢魂往往到君邊。心穿石也穿,愁甚不團圓。
  此時模樣,算來似,秋天月。無一事,堪惆悵,須圓缺。穿窗牖,人寂靜,滿面蟾光如雪。照淚痕何似,兩眉雙結。曉樓鐘動,執纖手,看看別。移銀燭,偎身泣,聲哽咽。傢私事,頻付囑,上馬臨行說:長思憶,莫負少年時節。
  悔嫁風流婿,風流無準憑。攀花折柳得人憎。夜夜歸來沉醉,千聲喚不應。  回覷簾前月,鴛鴦帳裏燈。分明照見負心人。問道些須心事,搖頭道不曾。⑤
  文人雅士對來自民間的麯子詞作也頗為青睞,但是,他們在欣賞麯調優美之餘,又嫌歌詞欠文雅,於是便紛紛動手按拍填詞,在中唐以後産生了大批詩人模仿民間“麯子詞”創作的清新、細膩、明朗、活潑的“長短句”⑥。酷愛歌詩的景通,便如饑似渴地從這些文人的詞作中攝取豐富的藝術營養。
  從景通後來形成的創作風格,亦即其作品獨有的抒情寫景,情景交融,或觸景生情,或融情入景,均如風行水流,感發自然的特色來推測,當時他該是厭惡嬌柔造作,堆金砌玉,穠麗綺靡的豔詞,而喜愛情真調逸,思深言婉,清疏淡雅的篇什。在他所珍愛的諸多作品中,當有詩仙李白的被後人譽為“百代詞麯之祖”⑦的《菩薩蠻》(選一)和“千古詞傢之祖”⑧的《憶秦娥》,以及應唐明皇之命而作的宮詞《清平樂》(選二):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伫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接短亭。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絶。音塵絶,西風殘照,漢傢陵闕。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惟有碧天雲外月,偏照懸懸離別。  盡日感事傷懷,愁眉似鎖難開。夜夜長留半被,待君魂夢歸來。
  有浪跡江湖,自稱“煙波釣徒”的張志和寫的格高韻遠,妙造自然,堪稱“唐代獨絶之詞”並引發域外日本嵯峨天皇詞興與之唱和⑩的《漁父》(選三):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緑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鬆江蟹捨主人歡,菰飯蒓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有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名句步入詩壇、後以名篇《長恨歌》和《琵琶行》長詩等傳世的白居易,寫的色彩斑斕、情意纏綿的《憶江南》(選二)和《長相思》、《花非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目錄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