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西漢演義 》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甄偉 Zhen Wei
是時沛公引兵抵關下,衹見韓榮等守拒要害。沛公不得前進,要以兵擊之,張良進曰:“秦兵尚強,未可輕擊。臣聞秦將多屠賈之子,易以利動,願請白壁,使人先行通賄,即遣人益張旗幟於關下山上為疑兵,使陸賈、酈食其往說秦將,陷以重利,侍其不備而襲之,必然大獲勝也。”公從其說,使人日日遍山插旗幟為疑兵,又使食其、陸賈往說守關將士。
酈生等上關,見了韓榮、朱蒯等,施禮訖,因以言說之曰:“今秦無道,苦虐百姓,天下合兵共伐之,非獨沛公一人也。若將軍肯惜天下百萬生靈之苦,開關納降沛公,沛公保奏楚義帝,必以千金賞、萬戶侯,酬將軍之功也。”榮曰:“吾食秦祿久矣,背之不義,先生且退下關,待吾等三思而後行。”食其去訖,衆將自相商議,或有欲降者,或有不欲降者,兩皆猶豫,坦然並無準備。次日,食其等又上關來見韓榮曰:“將軍等三思之後何如?”榮曰:“衆人不從,奈何?”食其曰:“將軍雖不歸降,沛公亦深感厚德,願以千金,與將軍為酬德之資。沛公暫退兵,待衆諸侯到時再作區畫。”榮曰:“我與沛公為敵國,豈有受金之理?”食其曰:“公今不受此札,是與沛公絶情。他日天下諸侯到關,兼力攻打,料此關終是難保,公等那時如何見面?不若今日且受此禮,以為後日之情,公等思之!”榮曰:“且權收此禮,仍望沛公與衆諸侯講和罷兵,免緻生靈塗炭。此則先生之盛德也。”食其曰:“某即與諸侯轉道此意,吾料沛公長者,必能見從也。”
食其辭榮,回見沛公,備道前情。張良曰:“可乘此機會,正好用計。陸續差薛歐與陳沛帶領十數人,卻從山後小路潛過關去,遍山放起火來;我卻令樊啥引兵在關前攻打,使他兩處不能救應,决棄關而走,吾兵可過矣!”沛公曰:“甚善。”於是令薛歐、陳沛帶領十數人,各挑柴擔,中間暗藏火炮,從小路潛過關去,已三日矣,卻令樊啥等將大張旗幟,鼓噪前進,兼力攻打。不想韓榮自受金之後,終日飲酒,毫無準備,一見兵到來,急欲出馬,早有人來報,關後火起,已有人入關;又見炮聲不絶,韓榮恐惶,未及對敵。樊噲等搶上關來,大殺秦兵,韓榮等星夜逃走,追至藍田,遂屯住人馬。
卻說韓榮收集敗兵,整頓隊伍,來與沛公决戰,公令夏侯嬰與戰,復驅大隊人馬,一涌殺出,榮大敗,走入鹹陽。是時乙未年鼕十月,五墾聚於東井。沛公領兵追至灞上。三世正坐着,韓榮敗走回,入奏前事,三世聞知大驚,謂群臣曰:“此事如何?”有上大夫畢革出班奏曰:“事已危極矣!陛下可急救一城生靈,暫屈迎候軹道,庶免自身夷族之禍。”於是秦王子嬰大哭,依言以素車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符璽,出宮至軹道傍,接着沛公。沛公大喜,與秦王施禮訖。王曰:“嬰在位無德,聞將軍車駕西徵,情願拜降,以安萬民。”言訖,將玉璽符組與沛公,沛公受了,言曰:“爾等既降,吾奏義帝,不害汝之命。”言訖,乃以屬吏待義帝詔,遷於何地,秦三世王聽畢去訖。諸將曰:“秦王苦虐萬民,罪不容誅,沛公何故縱之?”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我能寬容,而使我西略至此也;且人已降服,殺之不祥也。”於是弗聽。入城安民,犒賞三軍。
卻說沛公打破曉關,子嬰投降,公遂引兵西入鹹陽,秋毫不傷,百姓市肆不移,諸將皆先爭取金帛財物,並庫藏聚積,各自分用,獨蕭何入內,一無所取,止收秦丞相府圖籍,閑暇與沛公檢看,以此沛公得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
是時沛公與諸將入宮,見宮殿壯麗,規模宏大,有三十六宮,二十四院,蘭臺椒房,重樓玉宇,十分大喜。遂緩步移入後宮正寢殿中設坐,諸將分班而立。沛公見秦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嬪妃美姬有千數,意欲居之,謂衆將曰:“秦之富貴,亦至此乎!我就居此,以安人心,庶使諸侯無相爭奪。”樊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傢翁耶?凡此奢麗之物,皆秦之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願急還軍灞上,無留宮中。”沛公不聽。張良復諫曰:“夫內作色荒,外作禽荒,酣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於此,未或不亡。秦惟無道,主公乃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去暴,宜縮素為資;今始入秦,天下未定,即欲居此以為樂,諸侯入鹹陽,决不相容,是復以此取爭也,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願公聽啥之言,無戀此也!”沛公乃封府庫,鎖宮門,傳令以兵帶屯灞上,以待諸侯。
於是蕭何近言曰:“今發苦秦苛法久矣,主公可約而改之,以寬恤百性,則秦民皆悅服主公之德,天下可得而治安也。”公曰:“善。”次日,令人召諸縣父老豪傑至灞上,諭之曰:“今汝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誅族,偶語者棄市,使汝久不安,非民父母為也。吾奉懷王約,‘先入關者王之。’我今先入關,當王關中,與汝父老等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罪量情輕重處之。悉除去秦苛法。爾諸吏民,皆安堵如故。凡吾所以來此者,為爾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爾等無相恐懼。且吾所以還軍灞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言訖,遂命各回縣。又傳令大小三軍,不許騷擾居民,如違令者,即斬首示衆。父老等以手加額曰:“不圖今日復見天日矣!”皆歡聲滿路而去。公又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民大喜,乃爭持羊酒食獻與沛公,享勞三軍。沛公又讓而不受,謂衆民曰:“倉粟頗多,未至乏用,不欲費民財也。”衆民益喜,惟恐沛公不為秦王也,不題。
卻說項羽既定河北,率諸侯之兵,欲西入關,乃謂諸侯曰:“今河北大定,不如入鹹陽,早定關中。”衆曰:“諾。”遂拔寨起行,來取鹹陽。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 | 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 | 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 | 第六回 呂政立暗絶秦嗣 |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 | 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鬍亥 | 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 | 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 | 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 | 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 | 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藉張良 |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 | 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 | 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 | 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