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二刻醒世恒言   》 第八回 李判花糊涂召非祸      心远主人 Xin Yuanzhuren

  人当权,莫执拗;方便人,省机巧。
  恃聪明,多懊恼;忠恕心,扩充好。
  商鞅法,自毙了;王安石,不到老。
  更糊涂,当祸夭;坐公堂,冤孽报。
  为甚说个“坐公堂,冤孽报?”大凡做官的人,岂是真个要做不好官么?只因他权柄在手,一言一动,就可以生死得人。若是个忠厚谨慎的,凡事小心,畏天畏人,做去不致有失,自然天祐之,人祝之,福报绵绵,千钟食禄,子孙却也悠远。若是个恃着聪明用事的少年科甲,几句歪文宇,都是记诵别人的,一时侥倖了去,就看得天公箬帽大,一切民情风俗也不晓得,凭着自己聪明做去,威权任意,小事做坏,也就暗损阴骘了。若凡事错了个头儿,他不肯认错,恐被人谈论,坏了官声,就不好图大大的荣显了。一错宁可直错到底,心下未尝不知,也只得硬着做,叫道做口着了,也只为骑虎之势,不能相下。明知明错,这却不是真个无心之错,岂不害事得多哩。再若是个糊涂的人,冒冒失失,一帆风不知东西南北,若待不凭这些书吏,自己又不知就里;若恃凭着这些书吏时,又恐误了名头,这叫做半是半非,糊糊涂涂的做去。做得好时,是百姓造化去了,做得不好时,谁敢当面道他个不字?只道个做地方不着罢了。说话的,依你这等说起来,做官这等烦难,普天下做官的,多似芝麻子儿哩,都是会做的,都是不会做的?包龙图有得遍江船么?不是这等说。只是做官的,不可把那孔夫子“临事而惧”这句说话忘了便好,只因看得小民易欺,有何足惧,就到得失误了。丧其心术,害及子孙,没了阴骘,都做坏了。故有那“坐公堂,冤孽报”的说话,若论那有意做邪人、干歹事的,又何足算哉!诗曰:
  凡事还须要三思,若听一面见分离。
  为官权重人人畏,再加任性失便宜。
  如今却说五代残唐湖广衡州府,有个判官,唐时取名叫做五花判事。这判官姓孪,名浑,号两端,原是四川夔州府人氏。在这衡州,做了三年判官。也断了许多无头的、不明不白公事,心下须不甚明白。却喜有一件的好处,只是不肯要百姓的钱。若打断公事,最要任性,不肯虚心,故此做官,也有喜他的,也有怪他的。喜他的道是清廉,怪他的道是糊涂,这也不在话下。一日,这李判官出外拜客,打从衡州府城隍庙前经过.只见有一起人,在那里烧黄罚誓,誓毕出门,口中嚷道:“如今与你到李青天那里去!”一个又道:“还是白太爷的清,还清得好哩!你莫说李青天,你倒要讨便宜去见那李糊涂么?我偏要与你见白太爷!”只因这一句话,有分教,极正气的陈隆受了非刑之屈,无意中的判府,招了无妄之灾。正是:
  是非不是无心起,无心却惹是非来。
  这一干人,都是衡州百姓,为因争闹不明,都到城隍庙立誓,然后要去告状。起初说要到李青天那里去的,姓张,叫做张阿牛;说不要到李糊涂那里去的,叫做陈隆,两人正是对头。这陈隆怒吽吽的嚷道:“要到白太爷那里去!不要到李糊涂那边去!’方才嚷得这一句,抬起头来,不想这李判官的轿子,不远不近.刚刚到在陈隆面前。那李判府坐在轿上,心中自想着拜客的说话,况且喝道纷纷,叫众人站开,李判官倒不曾听得。这陈隆一面嚷,不曾住口,抬头看见,恰好是李判官抬过,岂不吃惊?已是惊得呆了。谁知那张阿牛情知理亏,他就趁着这个风儿,上前一步,大叫:“青天爷爷,为小民伸冤!”李判官分付住了轿子,叫过众人来问。张阿牛一把扯住陈隆,向前跪禀道:“小人张阿牛,当初二十年前,曾欠陈隆二百两银子,历年到今,本利己都还过了。只因小人失智,不曾问陈隆讨得原先欠票出泉,因此被这陈隆屡次诈害,又诈了若干银子去,酒食也不知吃了多少。今日又来小人家里打抢,小人情极了,只得和他到城隍爷那里设誓,小人其实还明白他银子,他只顾还要白赖小人的,他故此在这里嚷说老爷糊涂,不要来见老爷,要到白太爷那里去告,这是老爷亲耳听得的,须不是小人生造出来的。方才还叫喊不住哩!如今小人也不敢多说,只求老爷作主,追出他原票,还了小人,杜绝后患,小人情愿就在老爷台前,一本一利,再与他四百两,也是情愿。”李判府听他说得句句有理,且是气直理壮,说得直捷痛快,不像个欺心的,随叫陈隆来问。
  陈隆起前,果是说了那“不要到李糊涂那里去”这句话,却是有的,不防着张阿牛一把扯去见官,又造出这一篇大谎,说的谎都不是起初设誓相闹的缘故。及至李判官问他时,一句也气得说不出了。又惊又气,目瞪口呆,半响说:“青天爷爷,不要听他谎言。”那张阿牛乖巧,一口就来咬定他道:“你方才说李糊涂,如今见了老爷,又假唤青天老爷,谁希罕你叫么?”故意只把这青天不青天来打诨。这陈隆心虚,只道李判官真个听得了,只是分辩不出,又挣了两句道:“是他的妻子,是他的妻子将小人银子藏过了。”李判官性气起来,就大怒骂道:“你这奴才,欺心是真了,什么妻子不妻子!”喝叫重打三十。两行皂快听得本官分付,不问事由,拖翻陈隆,重重的一气就打了三十板子。打完了,分付叫带回衙去再审。这陈隆不打时,已是气得死了,又熬了三十闷板,那里扒得起来?一口气不回,就晕死了。半日,方才醒将转来。李判官一路抬回,自己在轿上寻思道:“那张阿牛说还过许多了,如今肯拿出原票时,又肯还他一本一利,这明是哄我。我如今偏要他拿出银子,方才追票与他,难道那陈隆还不肯服我么?”一面想,一面到了衙中,又取他一行人跪下。李判官叫陈隆上去,道:“我也难凭这张阿牛的言踏,我如今定要他拿出本利四百两,然后你须还他票子,不可有违,这是我老爷至公至明了。远年宿债,不要论他曾还与不还,如今有了一本一利也够了。”一面分付阿牛,速去取银来回话。张阿牛欢喜,领了言语出外,飞也似去取银去了。
  这陈隆是个朴实之人,一味气得要死,慢慢的又叩头禀道:“那张阿牛并不曾欠小人银子,小人并不曾勒掯原票不还。只因张阿牛是小人久相好的朋友,小人在京中生理回来,有本钱三百两,趁得利银一百两,共是四百两银子带回。昨日到城晚了,如今城门防守甚严,一晚就要关闭,远方出入之人,又要盘诘,小人因身边带着银子,不敢连晚入城,就在这好朋友张阿牛家里宿了。将银子放在床头,睡了一夜,不想次早起来,银子都不见了。小人向他取讨,他自己不走出来,故意只叫他妻子出来回小人,只说不见有银子。小人急了,说你将出来,我与你对分了罢。他又不肯,只赖没有,闹了半日,他从后门反走向前门进来,看见小人与他妻子争闹,他反扯住小人,说小人要强奸他妻子。因此小人不服,走出来,叫了地方人等,”就回身指着下面跪的人道:“方才同众人到城隍庙设誓完了,正要到老爷面前告状,如今只求老爷作主。”李判官听了,拍案大怒道:“你方才如何不先叫屈,那张阿牛一见我,就说你掯他票子,希图谋他妻子,故此不肯还他。如今迟延了这半日,就生出许多言语来哄我,不信你做客经商的人,何等老成,到了自家城门了,倒不入城,反在城外歇宿,银子难道不仔细收藏,可可的他先说本利肯还你四百两,你就说你的本利恰也是四百两么?你如此奸诈,如何瞒得我过!”因叫众人上来问道:“他讲的是真情么?”众人见官府的口气不好,却是陈隆口嚷“李糊涂”这一句话,众人都听得的,也道是官府怪他了,谁敢替他分辩?况那张阿牛平日相处的一班邻里,有心要谋赖陈隆的银子,私下已曾许分一半与众人的,众人一齐应道:“小人们不过是邻佑地方,那知他二十年前结债的就里。就是陈隆在京师拿回的银子时,小人们一发不知了。谁人同他到京里去哩!”这几句话,又添了一个钉了,却好张阿牛将银四百两一拜匣拿了进来,当堂简看。陈隆叫道:“这银子那是小人的,他拿去倾销过来哄老爷哩!”李判官大怒道:“你怎见得就是你的银子,这银子可会讲话么?好好将出原票还他,你就当堂领了这银子去;如不还他原票,你也休想活了。”陈隆说:“他原不曾借小人银子,那得有个原票还他?”李判官道:“恁地没有原票时,你也休得与他相争了。叫张阿牛仍旧将银子拿回去罢。”自己退堂,众人赶散,气得这陈隆干净没了四百两,又打了三十板,自己寻思:“难道如此就罢了?”也只认做自己说得那一句“李糊涂”不好了,思量要到上司去告他。又道:“他如今有了我这四百两银子,衙门里有钱使用,官司口定赢了,那里去论得有理没理?他如今又有李判官做主,如何告得他?”因此叹口气,“只是告他不得了”,一步步挨了出来。一路思道:“没了银子,回家去也不济事。”仍旧挨到城隍庙里,向着神道叩头,哀告道:“小人陈隆方才设誓,已是神明鉴察了。但如今银子也没了,板子己打了,只恳求得神明一个报应罢。”于是拜了又拜,果然虔诚。拜了三个多月,神明感应了。
  一日,城隍神见陈隆如此恳诉,便叫过掌人间善恶簿子的判官来问,判官禀说:“那李浑做官,只有任性这一件不好,实是不贪财,断的事多有不明白,前后屈人事体甚多。”城隍神随唤鬼判道:“他既不爱财,不可伤他性命,可将他库中元宝摄取四百两,放在我神座之下,待他也受些苦楚。然后将银还与陈隆,使他醒悟,却也不迟。事毕之后,叫小鬼勾取张阿牛速死,以为报应。”鬼判领了法旨,早辰李浑正在升堂,只见一阵黑风过处,往他面前经过,风暗中有许多鬼卒,手拿城隍司三个大金字的黑牌,后面一个戴黑幞头的,手执大簿子一扇,径往他后堂库藏中走了进去。李浑大吃一惊,不敢言语。忽见外面报说:“新按院查盘官到了。”李浑出来迎接坐定,众吏书呈过了文书清册,库仓钱粮、米谷总数,查盘看了,即命开库一一兑过,所缺不多,单单少了额头四百两。查盘问李浑道:“这所少之数,如何解说?”若是未经征收的,这册子就不该开载在上面了。李浑合口不来,叫过库吏亲问。库吏禀道:“兑银上库,是老爷验明,亲笔封贮,如何少了四百,这个库吏不知。”查盘说:“难道你官吏相推就罢了么?是你亲笔封贮,这个不干库吏之事,是你典守自盗,加罪一倍。也罢,我闻你一向做官清廉,不肯爱钱,只是如今少了钱粮额数,却也难说,如今限你三日补完就罢了。如三日不完,就来提参解院,到京拿问。”说毕,打轿去了.
  李判官呆了半日,果不知是谁盗去。平日又不贪钱,衙里又没得赔偿,如何是好?随与众吏商议,人人不敢做声,那得这四百两银子上库。李浑入到衙中,将自己衣服首饰、酒器银带,收拾也值三四百金,只三日内如何变得银子出来?到了两日,只得自去查盘那里讨情,告求宽限。查盘大怒:“你分明自己盗用了,典守者要加倍罚罪。若三日内无有原数,三日外就要倍罚,共是八百两了。可知查盘官只要你纸上做数,就白白替你详文回院么?”李浑大惊,明知查盘官也要送礼,只得谢罪出来,连连将家资尽行典卖,也有三百多了。还少些,要库吏凑足,库吏不肯,延挨了一日,已是第四日了,李浑连忙捧了四百两银子,见了查盘。查盘大怒,道:“限你三日,如何第四日才来?我今不究你典守之罪,该问充军也罢了。只倍罚四百两助修塘工,立刻解院,如迟拿究。”李浑吓得魂不附体,另要再凑四百两时,再没有了。数日,查盘不见上来,登时写了一面提牌,单提了李浑上去,问道:“你一向贪污之名,我闻已久了,如何还不自足,还要盗取库中官物?”拶了一拶子,发落大监之内。故意分付狱卒,好生牢固看守,一刻不可放松。监禁了半月,受了许多苦楚,衙中妻儿老小、男男女女,日日悲号,那得银子还官罚罪?查盘又着人来说:“再迟几日不拿出来,就要解上按院,就要加刑比责了。”
  李浑听了,越发惊慌。受苦不过,忽然想起数月前,曾断与那张阿牛四百两银子,料他不曾用完,不如借了他的纳罪,日后慢慢还他未迟。因哀求狱官道:“你可松我一松,待我设处银子与你。”狱吏道:“查盘爷分付,不许放松。若果有银子与我,便且宽了你一会儿。”李浑在狱写了一张借票,又签了一张纸牌,就央狱卒传到衙中,着落日前原差,拿到张阿牛家里,立刻借取前银四百两回话。差人急急拿了纸牌,走到城外,见了张阿牛说了一遍,阿牛吃惊道:“银子我用去了,那得来放债?”差人就一把揪住,用索子套了他脖项,道:“库里不见了四百两银子,可可的你家里有现银四百两,不是你偷是谁偷?好好拿出来,救了李判府罢了;不然,就结你去做盗取库银的贼论!”阿牛方才慌了道:“公差莫怪,你且请坐。”诉说前日果是四百两银子,想是那陈隆偷盗库中的,是便是我赖了。如今被地方众人知得,死活定要分去了一半,我妻子又不贤慧,他说亏他回复了陈隆,又拿了一百两到娘家去,我如今只得一百两放在家里,未舍得用,如今拿了去罢。”差人道:“四百两若少一厘也不干事,就是判爷肯了,查盘老爷那里也不肯,只是不拿你到官,也便宜你了。”张阿牛听说道:“不到官就省闲枝,又省受刑罚,只是一时如何凑得起?”因留住差人,自己到各亲眷人家,将此苦情说了,写了若干借票,也借了一百两:又将身下房屋典戤了五六十两,有些当头田地,登时卖尽,也有七八十两,还少五十多两,要妻子拿些出来,妻子分文不肯。阿牛说:“你若不肯,连你也就卖了完官。”那妻子道:“你如今也是没了银子,卖了房产,变了当头,我如今又苦苦的定要恋着你怎么?我有那一百两藏得好好的,你若卖了我,我就另去寻个作伴,有什么不好?”阿牛大怒,就叫媒婆领去卖了。幸喜年纪后生,有些颜色,也卖得十来两银子。阿牛身怕到官吃苦,只得又将亲生一个女儿,有十七八岁了,也卖与人家做妾,倒卖得五六十两,好有四百之数了。同了差人,拿了银子,走到狱中,见了李判官。李判官欢喜道:“却难为你了!当时亏我断得与你,如今也得你银救急,待我事毕之后,慢慢还你,你可放心!”阿牛忍着变卖的许多气苦,只得叩头谢了一声,自回去了。李浑遂将此银,急急送与查盘,查盘收了,免其罪犯,登时释放。
  李浑依旧回到衙中。刚刚进得衙门,到了后堂,只见又是一阵风,前日所见的鬼判,拿着城隍司的金字牌,依旧从库中出来,走到门外去了。李浑又吃了一个惊,道:“是怪事,怪事!我明日须得到城隍庙行香祭献。”即分付礼房书吏,办了三牲猪羊祭物,次日五鼓,到城隍庙伺候。次早,李浑竟到城隍庙来,两行灯烛,进庙焚香祭献,拜了八拜。拜毕,抬起头来,只见神座之下,露出黄缕袱包一个,明晃晃八个大元宝,摆在上面。李浑看见,惊道:“如何这神座底下有八个元宝?”仔细看时,正是库中之物。他连连称叹道:“神明真个灵感。他明知我做清官,道我赔了四百两,查盘官白白要去四百两,如今天可怜见,不知从那里取了这库内原银来,还与我。”就伸手过去,取了一个上手看时,只见银子是库内原银,上面却另有四个大宇,是新凿的.写道:“银还陈隆。”李浑大惊,又取了一个看时,也有“银还陈隆”字样。八个都看过时,都有这一样四个宇。李浑忽然醒悟道:“是我当日错断了那陈隆,误将他打了三十板,反被那张阿牛哄过,倒把那陈隆银子断与了阿牛,如今神明不喜,却显这许多灵应了。如今我已受苦过了,阿牛银子也是照数赔了出来,却好不去寻陈隆交还与他,更待何时?”随即便出差人,去各处寻将陈隆来说话,不可惊恐了他。又差人去拿张阿牛来,也只打得三十板子,一时就打死了。
  却说陈隆无日不来庙中拜求报应,这日是李浑来得早,他来得迟,正好走到神前,一眼看见李判官在那里遣差言语,这李判官也早巳看见是陈隆了,等不得叫一声:“陈隆你来!”陈隆沉吟着道“难道再要打我三十不成?不然再要我白白送人四百两银子么?他叫我怎的?”一面思忖,未及答应,李判官又叫道:“陈隆,陈隆,我赔偿你四百两银子在此。”陈隆听说,走过来也免不得跪了下去,道:“老爷有何事故?”李判官将八锭银子,一包袱递将下来道:“神明感应,是我当初错断了。如今还了你的,不可怨我了。”陈隆道:“这是府库钱粮,小人如何敢领去?”李判官又将库中如何失去,自家如何坐牢,又问张阿牛如何借银,如何打死阿牛之事,一一说了:“你可再看这银子上,还有四个字不是?神明叫还你,待还谁哩!”陈隆也暗忖道:“这明明是我终日求神,今朝才得报应了。于是收了银子,向李判官也叩了一个头,又向神前叩头谢了,欢天喜地,拿了银子,回到家中去了。
  这李浑只因一时不曾谨慎,任性错断了他人银子,颠倒赔折了自己家私,还亏平日清廉,神明不曾取他性命,只受了一个月牢狱之苦。那张阿牛黑心,赖了好朋友的银子,白把地方众人分了去,自家妻女、房产,私囊都卖了与人,还清了,临了又被一顿板子打死。可见天理昭昭,良心难昧。奉劝世人,只是各安生理本分,求财为官的人,宁可三思而行,临事简点,不可一味任性。正是:
  凡事存心要致诚,举头三尺是神明。
  一粒一毫皆有主,害人自害不相应。
  总批:从古英雄皆从战兢惕厉中来,若看得事体忽略任性,未有不败者。李判花特小小样子耳!有大于此端者,更不可不为留心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回 琉球国力士兴王第二回 高宗朝大选群英第三回 九烈君广施柳汁第四回 世德堂连双并秀
第五回 栖霞岭铁桧成精第六回 桃源洞矫廉服罪第七回 三世雠人面参禅第八回 张一索恶根果报
第九回 睡陈抟醒化张乖崖第十回 五不足观书证道第十一回 死南丰生感陈无已第十二回 庆平桥色身作孽
第一回 假同心桃园冒结义第二回 错赤绳月老误姻缘第三回 猛将军片言酬万户第四回 穷教读一念赠多金
第五回 黑心街小戏财神第六回 龙员外善积遇仙第七回 真廉访明镜雪奇冤第八回 李判花糊涂召非祸
第九回 新丰市名扬豹略第十回 昆仑圃弦续鸾胶第十一回 申屠氏报仇死节第十二回 雪照园绿衣报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