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神魔志怪 》 八仙得道 》
第二十回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脫險成仙
無垢道人 Mo Goudaoren
卻說太上老君祖師者,乃是天之精,地之魄,為群山之祖,世俗稱為老子。自混沌初開之時,修成不壞之身,為要完滿功行,救度有緣,所以纍世降生人間。至夏、商之交,派出縹緲、火竜二位大弟子辦好海中竜王一案之後,即分仙神氣寄胎於玄妙玉女,降誕於楚之苦縣賴鄉麯仁裏,從母左腋而出,生於大李林下,生來白頭,面上亦微作黃白色,額有參天紋,生而能言。手指李林,對玉女說道:“母親,我出生此下,當以此為我姓。”玉女喜諾。又替他取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老君神靈不昧,道行愈深,常為人降妖除怪,救苦濟難。至周初,出仕為守柱史。至武王一統天下,委為柱下史。至成王時,仍為原官,遨遊西極天竺等國。康王時還歸於周。至康王末造,忽對傢人說:“我自盤古以前,混沌之始,合天精地魄而成人生,以後歷次降生,專為濟度世人。近百年來,因商紂失政,周室代興,神仙合當遭劫,我也隱居山林,不預人事。現在合計人世已近五百年,西方有人待我脫度,吾當出關一行,度了此人,即行上天去也。”言訖,閉目默坐。傢人上前撫之,氣已息滅,身體冰冷,衹得把他葬了。
其實老子並不曾死。當傢人安葬老子之日,正老子騎牛出關之時。老子到了函𠔌關,衹見一個官吏,帶着十餘從人,伏謁道左,自稱關尹喜,恭迎聖駕。老子下牛,笑問:“大夫何事相敬?”尹喜答道:“久聞老師乃天生聖人,尹喜不纔,頗知占氣之術。近占天氣,知師駕將於今日此時過關,特前來恭迎,萬望師座勿棄駕駘,錄入弟子之班,不勝欣喜。?”老子笑道:“子真有緣人也。起來,我便跟了你去,授你長生之訣,修道之門。”尹喜大悅。恭恭敬敬的把老子迎入關內。居中坐定,從新拜謁。老子嘆道:“我人世五百年,未見嚮道之忱如你者。今以大道授你,好自修持,前程不可量!”於是袖出所著《道德經》五千言,交與尹喜,吩咐道:“修丹煉氣,自有法門,至於根本之學,還在明見心性,屏欲絶緣。此神仙立命之源,俱見此經。你莫輕忽視之,反緻愆尤。”尹喜九叩首受命。老子又說:“我不能久於此間,不日便當去昆侖山上,修視洞府。”尹喜涕泣道:“纔見慈容,焉忍送別!”老子道:“修道人首戒情字,你能修真,即如在我身邊一般,何必時時相見!”尹喜又說:“願棄傢相從,赴湯蹈火都所不避!”老子道:“我遊於天地之表,不如尋常之人有一定地方;捨乎冥冥之間,不如凡人之棲宿安身。出入於四維,往來於八極,冥冥茫茫無涯無際。你受道日淺,未能通神,安能以血肉之軀追隨左右呢?”尹喜又問:“此別何時再得相見?”老子道:“我先去昆侖一行,再至海上,尚有一段俗緣,須至西域一走。因蜀中有一青羊肆,往年我至那邊,見主人十分仁德,尚無子嗣,我心中一時不忍,隨口說句戲言,許他再積五百功行,當送一子與他。
今肆主夫婦都已一百二十餘歲,神明不衰,積功四百八十餘,我當親往轉胎為子。大約二十年後,此老夫婦應當得子。更五年,你可親到蜀中訪我。”說罷,嚮外一指,即有彩雲一朵冉冉而下,附於老子足下。老子身登其上,所騎青牛也站在雲端。
老子面放五明,身現金光,洞然十方,冉冉丹空,五色祥光,燭照遐邇。尹喜叩頭拜送,目斷雲霄,泣涕而起。從此虔誦道德經,參悟其旨。並通治國之道,要在與民清靜無擾使人不知善惡,不願興亡,自然無為,以致郅治,行之數年,其效大着。
因就所見聞,編成西升記三十六章。又於三年之間,修煉金丹。
更編關尹子一書。書成而金丹亦成,恰好二十五年。尹喜牢記老子所囑,棄官捨宅,親至西蜀,訪尋青羊肆。並沒人曉得。
一連數天,尚無消息。尹喜料定老子斷無戲言,因耐心守候。
一天,閑行郊外,忽見一小童牽一青羊,行而來。尹喜大喜道:“仙師傳諭,每含玄機,既有青羊,必得朕兆。”因即上前為禮:“請問童子,此羊何來?牽去何用?”童子笑道:“說也好笑,我傢老爺夫人,年逾百廿,生得一子,今纔五歲,最愛這頭青羊,數天前,羊忽不見,公子十分不悅。老爺因此派人四出尋找,今纔找得牽回傢去,免得公子懊惱。”尹喜聽說,和老子臨別所囑一一符合,不覺大喜,忙說:“敢煩小哥寄一信與公子,說有故人尹喜求見!”童子聽了,朝尹喜打量了一回,笑道:“我傢公子今年纔五歲,哪裏跑出這麽一位老朋友來!”尹喜笑道:“豈但老友,簡直還是師生咧!”童子又笑道:“公子不曾上學,也沒見你這位先生自己送上門來!”尹喜笑道:“不是這麽說,你傢公子是我的師父。我便是你傢公子的門生。你要不信,可去公子面前說一聲『尹喜求見』,看他怎麽說法,你卻再來見我。”童子似信不信的帶了尹喜回到傢中。把青羊交與公子。公子大喜。童子又把遇見尹喜,自稱是公子學生前來求見,豈非笑話。一句話說得傢人都笑起來。
誰知公子一聽此言,立刻整衣而起。莊客說道:“不差,是有這人,快召他進來見我!”傢人見了這副情景,十分疑惑。公子一迭連聲催那童子快去!童子衹得出來,將話對尹喜說了,道:“公子着你進去!他這性子很怪。你莫惹了他,連累我們受氣!”尹喜笑道:“我理會得。”一步一拜進至內院。那公子一見尹喜,立刻足現蓮花,身裹彩雲之中,變成十丈金身,光明如日,芬香四射,閤家大為驚駭。尹喜見了,已匍伏座下,口稱:“弟子叩見師尊!”那公子溫顔命起,回頭見父母傢人驚駭之狀,因笑說:“我老君也。太微是宅,真一為身,因五十年前曾許降生,特來了此夙因。今俗緣已了,父母姐妹並一應傢人均得隨我升天,萬劫不壞!”傢人聞言,羅拜階下。老子命尹喜扶起父母,坐受衆禮已畢,方對尹喜說:“前次你要跟我雲遊,我因你修身未固,俗緣未了,且初受經訣,未剋成功,若匆匆隨行,不但血肉之軀禁受不得,兼恐分汝身心,誤汝學業。如今看你煉氣保形,已造真妙,面有神光,心結紫絡,表金名於玄圖,係玉札於柴房,氣參太微,解形合真,足證你修道之勤,用心之苦,再將我《道德經》並你自作兩書流傳人世,亦有功勞。今日在此相見,即當咨請玉帝敕你位號,封你天職。”尹喜叩頭有聲。老子喝命起立一旁。即以口訣召三界衆真、諸天帝君、十方神王,以及各洞各山神仙散仙,齊集庭上。俄頃之間,諸神仙都駕彩雲駕神獸陸續來至,各執香花,稽首參拜。一時香煙繚繞,花雨繽紛,彷佛開一諸天聖會。老子端座蓮座,面敕五老上帝、四極監真,授尹喜以玉册金文,號文始先生,位無上真人,居二十四天之上,統八萬真仙,飛騰虛空,參傳竜駕。君喜奉旨跪而受命。老子溫謝,諸仙陸續散去。老子帶同尹喜,挈同全家,白日飛升,皆成仙體。老子自和尹喜仍回昆侖山八景宮。老子自得文始先生為徒,卻似人身添了一臂,凡有仙凡事務,都着他代理。
一天,正在宮中和文始對奕,忽然停子不下,凝眸有思。
文始請問其故。老子笑道:“你可知道我這坐騎現在哪裏去了!”文始笑道:“正是,幾天都沒曾見他。”老子嘆道:“劫數所關,雖神仙之力,不能輓回。這孽畜下凡多日,在凡間已有好幾年了。現在華山中嗜獸噬人,傷殘無數。不久,又有我道中人要遭此厄。此人將來在我門下成就甚大,和汝不相上下。你可於明日午時,下去走一遭來,救取此人,帶他來宮。”文始請問:“此人姓名?”老子道:“其人姓李,名玄,乃天官司香吏。得罪下凡,謫墮十世。今已屆滿,幸他性靈不昧,有太白星挈他出傢,着他親上華山受跋涉危險之苦。你到那裏自知分曉。”文始領命要走,老子吩咐:“把駕牛的童子帶去,也可助你一臂之力。得了手,就着他先行騎了回來。”文始便去喊那管牛童子。原來就是在蜀中尋找青羊的童兒,如今卻替老子管這牲口。老子一見童子,就斥他道:“你管的什麽事情?恁地不當心,被他逃了下去,損害人畜!如今又有一個應當成道的人受他毒害。萬一着了他的手,你的罪過還當得起嗎?”說得童子一句也不敢辯,伏地請罪。文始替他講了個情,老子方命:“起去,可隨真人下凡,收此孽畜回來,將功折罪!”童兒又謝謝文始,方纔跟了文始,駕起雲頭,直至華山降落。
文始縱目一望,見西南薄霧迷離中,卻有一綫紅塵透出霄漢。便對童子說:“隨我降妖去來,你須小心,不可大意!”童子應諾連聲。重又駕雲到了李玄受難的洞府,纔要降落,文始先運慧眼一瞧,早見衆小妖把李玄簇擁起來,上了鍋沿。李玄嚮着鍋子縱身一跳,在這間不容發的當兒,文始疾忙用手一揮,從北海中移來一大冰塊推入鍋中,卻比李玄身子先一步落鍋,沸水着冰,冰融水冷,李玄浸在鍋中,恰好不寒不熱,正配給他洗澡。
李玄兀自奇怪,卻益發相信果是仙人藉此考驗自己的。事既如此,樂得躲在鍋中,慢慢再圖出頭。這邊文始帶了童子降落洞前,移步入洞。那道人正在等候煮熟李玄,預備下酒。擡頭見文始和童子進來,心中着慌,忙要逃避。文始已從袖中取出老子驅牛的鞭子,嚮他身上打擊,喝聲:“孽畜!還不現形,更待何時!”那道人就地一滾,依然變成青牛,卻挺起雙角來觸文始。文始用手一指,便如泰山壓頂一般,那牛連氣都出不出來,休想移動分毫,衹得伏在地上垂淚。文始笑道:“這孽畜也敢如此大膽,可知你主人為你發火哩!童子還不牽了回去。
他這身子怎經得這般大力鎮壓,萬一壓傷了他,回去可見不得師父之面!”童子因此受訓斥,也恨極了他,走上前猛力踢了他幾腳,駡道:“我把你這不知死活的畜牲,你在這裏寫意,卻害得我幾乎受刑。”文始笑勸道:“罷了,他這回子也壓得夠了,你就饒了他吧!”童子便替他穿了鼻,上繮牽在手中。
喝一聲起,文始也收了法,由他牽出洞外,騰雲先去。文始仗劍在洞前洞後查勘一回,把所有小妖趕散了。再至大廚房內,驅散那幾個管理水火的小妖,方纔救出李玄。李玄出了鍋子,一見文始道容瑞氣,儼然天上金仙,和纔見的妖道大不相同,情知便是試察啓己的真仙,不覺拜伏於地,叩頭不止。文始笑道:“你是我的師弟,不必行此大禮!快到前面穿了衣服,隨我上昆侖去來!”李玄依言,出了這殺人廚房,又得到衣服穿在身上,再來叩謝文始:“請問上仙法號?”文始纔把自己位分出身和此番奉旨相救的話,一一對他說了。李玄纔知妖道卻是老子的青牛作怪。又喜一點道心竟能感動祖師收為徒弟,心中感激萬分,忙又朝天叩拜了一番。卻問文始:“此去昆侖多遠?”文始笑道:“若說凡人步行,大概是能跑個五六十年哩!”李玄吐出了舌頭,不敢做聲。
衹見文始說聲“走罷”!用手一招,空中飛來兩朵紅雲,手攜李玄同登其上。李玄初次登雲,兀自嚇得戰戰兢兢。文始笑說:“你多遠的華山都跑了多日,連妖道煮人的油鍋都去嘗試過了,怎麽遇到這等去處卻又怕將起來?”說得李玄也失笑了。一時駕起雲頭,但覺呼呼風響。俯視下界景物,都如飛一般的嚮後退去。有無數的高山峻嶺;有許多的長江巨川;有幾百處鬧市;又有萬千的深林。正在觀賞之時,文始吩咐他:“不要盡嚮下瞧,你這血肉之軀禁不起頭眩的。仔細回來見了祖師不能行禮!”李玄大懼,慌忙把兩衹眼睛閉住,一任他雲催風送。哪消炊飯工夫,耳中聽得文始喝聲“止!”忙又睜目一看,原來兩人都落在高山之上,是一片清幽勝景。文始笑道:“師弟,這便是昆侖最高峰。祖師的洞府就在前面。你瞧那邊,不是有兩個童子迎面而來,想是祖師派來迎接你我的。”李玄跟定文始正其瞻視,整其衣冠,規行矩步的趕上幾步。果見兩童攜手而來,笑道:“大師兄回來了!祖師着我倆在此等候。”文始笑道:“煩師弟們進去通稟,說我帶了李玄候見。”童子去不多時,又出來招手說:“祖師命你們進去。”文始帶定李玄,趨蹌入宮。
李玄此時一秉虔誠,目不旁視,也不曉得過了多少瓊樓玉宇、金殿銀階,纔到了祖師大殿。文始命李玄在門口稍立,自己先進去稟明收伏青牛精情形和帶領李玄入內參見的話。老子笑容溫慰。便命傳見李玄。文始又出來帶李玄入內。李玄俯伏殿階,口稱:“弟子李玄見駕,恭祝祖師聖壽無疆!”老子傳諭賜坐。李玄拜罷而起,卻還不敢就座。文始笑道:“祖師命坐,師弟不宜過謙!”李玄衹得坐了。老子看那李玄,心中卻也歡喜。未知甚事歡喜,卻看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回藉竜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 | 第二回兩點竜淚灑成望娘灘 一柄仙劍刺破篾竜眼 | | 第三回試道心特設迎竜閘 解凡體投入孝女懷 | 第四回受謗言不夫而孕 明心跡烈女投河 | | 第五回錢塘江竜遊傳古跡 東海岸徒弟覓師尊 | 第六回爭意氣二竜搶珠 鬧上界玉帝求賢 | | 第七回說份上名師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第八回老蛟登岸毀福德 月老下海作竜媒 | | 第九回邀天眷實授竜王 博庭歡假製蠃肉 | 第十回鰥夫驚豔 田蠃報恩 | | 第十一回遷怒迷人蛟竜泄恨 法師收妖當場出醜 | 第十二回文美化身驅妖孽 仙賜被攝入禦園 | | 第十三回試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 | 第十四回夫妻雙修道 骨肉生異心 | | 第十五回千載老狐說明因果 少年公子斬斷俗緣 | 第十六回孝子下海訪蠃母 狐仙入宮謁竜王 | | 第十七回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 | 第十八回金山成古跡報德在來生 | | 第十九回為修仙不辭險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第二十回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脫險成仙 | | 第二十一回日觀峰收妖為僕 紫霞洞女怪劫經 | 第二十二回成功參老祖 得道省雙親 | | 第二十三回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難 | 第二十四回李仙人施術儆淫暴 楊孝子感德入玄門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