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說嶽全傳   》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拼命駡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      錢彩 Qian Cai

  詩曰:破唇噴血口頻開,氈笠羞看帝主來。莫訝死忠惟一個,黨人氣節久殘灰。
  話說當時兀術將秦檜留住,不放還朝;命將趙三屍首,教秦檜去掩埋了。又問張邦昌道:“如今殿下已死,還待怎麽?”張邦昌道:“如今朝內還有一個九殿下,乃是康王趙構,待臣再去要來。”遂辭了兀術出營,來至朝內,見了道君皇帝,假意哭道:“趙王殿下跌下馬來,死於番營之內。如今兀術仍要一個親王為質,方肯退兵。若不依他,就要殺進宮來。”道君聞言,苦切不止,衹得又召康王上殿。朝見畢,道君即將金邦兀術要親王為質、趙王跌死之事—一說知。康王奏道:“社稷為重,臣願不惜此微軀,前往金營便了。”二帝又問:“誰人保殿下前往?”當有吏部侍郎李若水上殿啓奏:“微臣願保。”遂同康王辭朝出城,來至番營,站在外邊。
  那張邦昌先進番營,見了兀術奏道:“如今九殿下已被臣要來,朝內再沒別個小殿下了。”兀術聽了,恐怕又嚇死了,今番即命軍師親自出營迎接。李若水暗暗對康王道:“殿下可知道,能弱能強幹年計,有勇無謀一旦亡?進營去見兀術,須要隨機應變,不可折了銳氣。”康王道:“孤傢知道。”遂同哈迷蚩進營,來見兀術。兀術見那康王,年方弱冠,美如冠玉,不覺大喜道:“好個人品!殿下苦肯拜我為父,我若得了江山,還與你為帝何如?”康王原意不肯,聽見說話是原還他的江山,衹得勉強上前應道:“父王在上,待臣兒拜見。”兀術大喜道:“王兒平身。”就命康王從後營另立帳房居住。衹見李若水跟隨着進來,兀術問道:“你是何人?”李若水睜着眼道:“你管我是誰人!”隨了康王就走。兀術就問軍師道:“這是何人?這等倔強。”哈迷蚩道:“此人乃是宋朝的大忠臣,現在做吏部侍郎,叫做李若水。”兀術道:“就是這個老先生,某傢倒失敬了。天色已晚,就留在軍師營前款待。”
  次日,兀術升帳,問張邦昌道:“如今還待怎麽?”邦昌道:“臣既許狼主,怎不盡心?還要將二帝送與狼主。”兀術道:“怎麽樣送來?”邦昌道:“衹須如此如此,便得到手。”兀術大喜,依計而行。
  且說張邦昌進城來見二帝道:“昨日一則天晚,不能議事,故爾在北營歇了。今日他們君臣計議,說道:‘九王爺是個親王,還要五代先王牌位為當。’臣想道:這牌位總之不能退敵,不如暫且放手與他,且等各省勤王兵到,那時仍舊迎回便了。”二聖無奈,哀哀痛哭道:“不孝子孫,不能自奮,緻纍先王!”父子二人齊到太廟哭了一場,便叫邦昌:“可捧了去。”邦昌道:“須得主公親送一程。”二帝依言,親送神主出城。方過吊橋,早被番兵拿住。二帝來至金營,邦昌自回守城,不表。
  且說二帝拿至金營,兀術命哈軍師點一百人馬,押送二帝往北。那李若水在裏面保着殿下,一聞此言,忙叫秦檜保着殿下,自己出營大駡兀術,便要同去保駕。兀術暗想:“李若水若至本國,我父王必然要殺他。”乃對軍師道:“此人性傲,好生管着,不可害他性命。”軍師道:“曉得!狼主亦宜速即回兵,不可進城。恐九省兵馬到來,截住歸路,不能回北,那時間性命就難保了。依臣愚見,狼主不如暫且回國,來春再發大兵,掃清宋室,那時即位如何?”兀術聞言稱是,遂令邦昌守城,又令移取秦檜傢屬,回兵不表。
  且說二帝蒙塵,李若水保着囚車一路下來。看看來到河間府,正走之間,衹見前面一將俯伏接駕,乃是張叔夜。君臣相見,放聲痛哭。李若水道:“你這姦臣,還來做甚?”叔夜道:“李大人,我之投降,並非真心。因見陸登盡節、世忠敗走,力竭詐降,實望主公調齊九省大將殺退番兵,阻其歸路。不想冰凍黃河,又將宗澤、李綱削職為民。不知主公何故,衹信姦臣,以致蒙塵。”說罷,大叫一聲:“臣今不能為國傢出力,偷生在此,亦何益哉!”遂拔劍自刎而死。二帝看見,哭泣而言道:“孤聽了姦臣之言,以致如此。”李若水對哈迷蚩道:“你可與我把張叔夜的屍首掩埋了。”軍師遂令軍士們葬了張叔夜,押二帝往北而進。
  卻說一路前來,李若水對哈迷蚩道:“還有多少路程?”哈迷蚩道:“沒有多少遠了。李先兒,你若到本國,那些王爺們比不得四狼主喜愛忠臣,言語之間須要謹慎。”李若水道:“這也不能。我此來衹拚一死,餘外非所知也!”不一日,到了黃竜府內,衹見那本國之人,齊來觀看南朝皇帝,直至端門方散。哈迷蚩在外候旨,早有番官啓奏狼主:“哈軍師解進兩個南朝皇帝來了。”金主聞奏大喜,說道:“宣他進來。”哈迷蚩朝見了老狼主,把四太子進中原的話說了一遍,道:“先令臣解兩個南朝皇帝進來候旨。”老狼主道:“如今四太子在於何處?”哈迷蚩道:“如今中國雖然沒有皇帝,還有那九省兵馬未服,故此殿下暫且回國,在後就到。等待明春掃平宋室,然後保狼主前去即位。”老狼主大喜,一面吩咐擺設慶賀筵宴,一面令解徽宗、欽宗二帝進來。
  番官出朝,帶領徽、欽二帝來到裏邊,見了金主,立而不跪。老狼主道:“你屢次傷害我之兵將,今被擒來,尚敢不跪麽?”吩咐左右番官:“把銀安殿裏邊燒熱了地,將二帝換了衣帽,頭上與他戴上狗皮帽子,身上穿了青衣,後邊挂上一個狗尾巴,腰間挂着銅鼓,帶子上面挂了六個大響鈴,把他的手綁着兩細柳枝,將他靴襪脫去了。”少刻,地下燒紅。小番下來把二帝抱上去,放在那熱地上,燙着腳底,疼痛難熬,不由亂跳,身上銅鈴鑼鼓俱響。他那裏君臣看了他父子跳得有興,齊聲哈哈大笑,飲酒作樂。可憐兩個南朝皇帝,比做把戲一般!這也是他聽信姦臣之語、貶黜忠良之報。
  下邊李若水看見,心中大怒,趕上來把老主公抱了下去,又上來把小主公抱了下去。老狼主就問哈軍師:“這是何人?”哈迷蚩道:“這是他的臣子李若水,乃是個大忠臣。四狼主極重他的,恐老狼主傷他性命,叫臣好生看管他,如若死了,就問臣身上要人的,望乞吾主寬恩!”老狼主道:“既然如此,不計較他便了。”軍師謝恩而起。衹見李若水走上前來,指着駡道:“你這些國奴,不知天理的!把中原天子如此凌辱,不日天兵到來,殺至黃竜府內,把你這些國奴殺個幹幹淨淨,方出我今日之氣!”這李若水口內不住的千囚奴、萬囚奴駡個不休不了。那老狼主不覺大怒,吩咐小番:“把他的指頭剁去。”小番答應下來,把李若水手指割去一個。若水又換第二個指頭,指着駡道:“囚奴!你把我李若水看做什麽人?雖被你割去一指,我駡賊之氣豈肯少屈?”狼主又叫:“將他第二個指也割去了。”如此割了數次,五個指頭盡皆割去了。李若水又換右手指駡。狼主又把他右手指頭盡皆割去了。李若水手沒了指頭,還大駡不止。老狼主道:“把他舌頭割去了。”那曉得割去舌頭,口中流血,還衹是駡。但是駡得不明白,言語不清,衹是跳來跳去。衆番人看見,說道:“倒好取笑作樂。”衆番官一面吃酒,一面說笑。那外國之人,俱席地而坐的。過了一會,都在上酒之時,不曾防備李若水趕將上來,抱住老狼主,衹一口咬了他耳朵,死也不放。那老狼主疼痛得動也動不得。那時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五太子,文武衆官,一同上來亂扯,連老狼主的耳朵都扯去了。把李若水推將下來,一陣亂刀,砍為肉泥。正是:駡賊忠臣粉碎身,千秋萬古軌為憐?不圖富貴惟圖義,留取丹心照汗青。
  又詩曰:元老孤忠節義高,牛驥堪羞同一皂。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宋朝。
  當時,衆番官俱各上前來請老狼主的安。那哈迷蚩悄悄着人收拾了李若水的屍首,盛在一個金漆盒內,私自藏好。那老狼主叫太醫用藥敷了耳朵,傳旨:“將徽、欽二帝發下五國城,拘在陷阱之內,令他坐井觀天!”
  過不得一二十天,兀術大兵回國,拜見父王奏說:“臣兒初進中原,勢如破竹。”老狼主大喜。又說起被李若水咬去一隻耳朵之事,兀術再三請安。老狼主又傳旨,命番官分頭往各國藉兵幫助,約定來年新春一同二進中原。按下慢表。
  再說當年宋朝代州雁門關,有個總兵崔孝,失陷在於北邦,已經一十八年。善於醫馬,因此在衆番營裏四下往來,與那些番兵番將個個合式,倒也過得日子。這日聽得二帝國於五國城內,便取了兩件老羊皮襖子,燒了幾十斤牛羊脯,又帶了幾根皮條,來至五國城,對那些平章道:“我的舊主,聞得在此,望衆位做個人情,放我進去見他一面,也盡我一點忠心。”衆平章道:“若是別人,那裏肯放他進去;若是你,我們常有煩你之處,就放你進去看看。但是就要出來的。”崔孝道:“這個自然。”
  那平章開了門,放了崔孝進去。崔孝一頭走,一頭叫道:“主公在那裏?主公在那裏?”叫了半日,不見答應,自語道:“你看這許多土井在此,叫我嚮何處去尋。”崔孝本是個年老的人了,從早至午,叫了這半日,有些走不動了,不覺腰裏也酸痛了,衹得蹲在地下睡倒了。忽然耳中聽得叫:“王兒。”又聽得:“王兒在此。”崔孝道:“好了,在這裏了。”便高叫:“萬歲,臣乃代州雁門關總兵崔孝。無物可敬,衹有些牛羊脯並皮襖兩件,願主上竜體康健!”遂將牛皮條把衣食縛了,送下井去。二帝接了,道聲:“難得你一片好心。”崔孝道:“中原還有何人?”二帝道:“衹為張邦昌賣國,將趙王驅入金邦跌死。衹有一個九殿下康王,又被他逼來在此為質,中原沒有人了。”崔孝道:“既有九殿下在此,主公可寫下詔書一道,待臣帶着,倘能相遇,好叫他逃往本國,起兵來救主公回國。”二帝道:“又無紙筆,叫寡人如何寫得詔書?”崔孝道:“臣該萬死,主公可降一道血詔罷!”二帝聽了,放聲大哭,衹得暗裏把白衫扯下一塊,咬破指尖血書數字,叫康王逃回中原即位,重整江山,不失先王祭祀。寫了,就縛在皮條上。崔孝吊起來,藏於夾衣內,哭了一場,辭別二帝。二帝哭道:“朕父子陷身於此,舉目無親,今得見卿,如同至戚。略敘數言,又要別去,豈不叫朕痛殺?”崔孝道:“主公保重竜體,臣若在此,自必常常來看陛下也。”說罷,遂別了二帝出來。衆平章見了,大喝一聲:“崔孝,你幹得好事!”叫小番:“與我綁去殺了!”崔孝吃了一驚,真正是:頭頂上失了三魂,足底下走了七魄。不知崔孝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前言第一回 天遣赤須竜下界 佛謫金翅鳥降凡
第二回 泛洪濤虯王報怨 撫孤寡員外施恩第三回 嶽院君閉門課子 周先生設帳授徒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第五回 嶽飛巧試九枝箭 李春慨締百年姻
第六回 瀝泉山嶽飛廬墓 亂草岡牛臯剪徑第七回 夢飛虎徐仁薦賢 索賄賂洪先革職
第八回 嶽飛完姻歸故土 洪先糾盜劫行裝第九回 元帥府嶽鵬舉談兵 招商店宗留守賜宴
第十回 大相國寺閑聽評話 小校場中私搶狀元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纔
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場放走嶽鵬舉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
第十四回 嶽飛破賊酬知己 施全剪徑遇良朋第十五回 金兀術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
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
第十八回 金兀術冰凍渡黃河 張邦昌姦謀傾社稷第十九回 李侍郎拼命駡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
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絶交情
第二十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嶽母訓子第二十三回 鬍先奉令探功績 嶽飛設計敗金兵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