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 北京的前世今生 》
第20節:老北京交通(7)
馮大彪 Feng Dabiao
騾車, 有大鞍車與小鞍車之別顧名思義, 所謂大鞍車, 即鞍較之普通者為大, 是為王公貴人、滿族命婦等少數有地位有身分的人乘用。製作取大方、壯觀, 並無過分考究之處。小鞍車叫普通轎車, 如前所述, 又有官車、普通坐車和跑車的區分。小鞍車的用途較廣, 人人皆可乘坐。故一般專門講究車馬、衣着的膏粱子弟、紈絝少年, 多在小鞍車的製作和裝飾上爭奇鬥勝。
大鞍車的禦者須用三人, 皆步行,兩人扶車桿( 俗呼"拿轅"), 一人牽騾。雖有繮繩, 但備而不用, 另以小繩係於騾之下頦, 以手高舉小繩, 使騾首高昂起。三人步伐須一致, 騾行迅則人亦隨之。禦者皆着深藍色布大褂, 長與膝齊, 腰係搭包, 內着白色小布褂, 翻兩白袖於外,寬幾半尺。夏日戴涼帽, 綴極少而長的羽纓。走起來雖快如飛, 而上身卻不動,衹衫袖、帽纓隨步伐而飄揚, 故有所謂"風擺荷葉一柱香"( 學秋氏所著《續都門竹枝詞》, 有"詠趕後檔車者"一首雲:"行來荷葉風前擺, 要作朝天一柱香。")的說法。
清末創設海關, 英人赫德任總稅備司數十年, 清廷給其以"太子太保"、"尚書"銜, 他也完全中國化了, 出出入入均坐轎車。因其不能盤腿而坐, 則於車底開一洞, 下嵌木箱, 使腿下垂其中。一時京城內頗多仿效者。但真正車馬講究之人, 絶不采取此種辦法。
京車禦手的趕車技術
也是冠乎全國的
京中所用騾子, 多來自陝西, 所謂"西口"是也。陝西騾駒能預先訂購, 毛色可以指定。以"緞子黑"、"野雞紅"、"菊花青"、"墨裏藏針"、"香青"等為上色;而"兔鶻"則須黑脊綫、黑絲纏腿者( 但
須衹纏單圈, 全纏則不貴) 為上乘。其餘"茄皮"、"慄色"則為下色。鑒別騾的優劣, 與相馬大致相同, 以頸長、胸寬、腰瘦、脛細者能出快。騾高須四尺半以上。駕大鞍車、大官車者則非五尺以上不可。
好騾子首先要善"走"。"走", 是指騾馬的一種步法, 這種步法就是前後腿同時嚮前邁進, 後蹄着地處, 超過前蹄印甚遠。此種走法, 馬是本能地就會,騾子則必須加以訓練纔行。
北京的禦者趕車技術是冠乎全國的。在清末的北京, 大柵欄這條街為最繁華之區, 車馬終日絡繹不絶, 街窄人多,僅容兩車摩肩擊轂而過。在此趕車, 既需避人, 又需避車。為了避免"叉車",過此地時必須急行。兩車交會的一剎那,稍不慎便有碰斷軸頭之虞。所以非有熟練的技巧, 不敢在北京趕車。而北京的禦者, 則頗受社會的重視, 一般稱之為"號頭"。其所司之役, 衹是馴練騾駒和出門趕車, 至於飼喂、遛牲口等工作,皆由助手擔任。騾子"能耐"大者, 往往有脾氣, 不易馴順, 如果駕馭不好, 驚車傷人之事則會發生。能手即在於能夠避免發生此類事故。他們平時愛惜牲口,悉心觀察牲口, 掌握了騾子的一切習性。彼時, 禦者好似舞臺上的演員, 地位雖不高, 然可蜚聲社會。
我曾和車圍鋪的老技工談及北京的騾轎車, 他們言之歷歷, 如數傢珍。可見騾車這種交通工具, 雖多為統治者所乘用, 但這畢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一九六三年四月
人 力 車
李邢
製售人力車
清末民初, 人力車自日本傳入中國後, 北京地區便有人着力模仿製造。北京第一個製造人力車的是懋順車廠。其地點在東華門大街路南。經理為趙茂如、鞏達三等。
此後, 製造出售人力車的逐漸增多,有的人為了打車出售、出租, 甚至變賣傢産出售墳地。其實, 那時的車廠衹不過是約來木匠、鐵匠攢車的作坊。他們沒有什麽設備和原料, 除了木料、油漆外,連打銅活什件的銅, 也嚮日本洋行去採購, 像內胎、外帶、車條、滾珠、軸承、弓子、手鈴、腳鈴、喇叭等零件, 都是從外國人那裏成批定購的。
其餘如靠墊、車簸箕、小地毯、篷套、雨布、雨衣、大簾等等, 又都是分別嚮各工廠、商店串換, 隨用隨拿, 並不付現款。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 年), 西四北路東華馨車廠經理王芝蘭, 首創一輛"鐵皮車", 售價四十七兩五錢白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