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乐 蘇有朋青春自白——青春的場所   》 2、Be Yourself,快樂最重要!      蘇有朋 Alec Su

2、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
2、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
2、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
  如果以我現在的自覺程度去反省,可能要不斷自問為什麽要考聯考?聯考代表什麽?念書是為了什麽?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想下去,我的聯考成績就不會這麽好。還好沒有想太多,傻傻地聽大傢的話,讀書就專心讀下去。
  這樣其實也沒什麽不好,如果有太多疑問,還得先花時間去解决那些心理障礙,可能到最後我得到的結論是為自己活,不要為其他人活,為什麽我必須承受那麽大的壓力?結果就和今天的發展完全不一樣。很難說怎麽樣的决定是最好的,畢竟時間衹會往前流動,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從頭再來一次,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到自己在高三的畢業紀念册上寫:“Be Yourself,快樂最重要!”難道不是嗎?過日子就是這個樣子。這句話其實也是一個自己在勉勵另一個自己豁達樂觀一點。
  我在高一和高二的成績都很差,在班上都是倒數排名。由於初中時數學和英文是我最強的科目,並不以為高中數學和初中有什麽差別,覺得要考得好是輕而易舉的事,自己隨便讀讀就可以了。但是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並沒有按照課本上課,一開始就教邏輯,若P則Q一類的東西。我很大意,前面的課疏忽了,後面的課就一直跟不上,遭受到很大的挫折,心裏很緊張。
  每到考試都要去求同學幫忙,藉筆記、問重點、問題解方法。但是同學通常都不太理我,在建中一切以功課挂帥,大傢都認為功課好纔是真的好,並不認同我的特殊身份。在班上,我沒有什麽要好的同學,也沒有積極地去開拓友誼。
  我常常因為外務而沒有上課,很多人覺得不讀書考不好是活該,那是一種可怕的孤獨,沒有人會同情你,衹會視你為異類,或者瞪大眼睛等着看你的下場如何。
  有一次月考,我在張鳳英老師的鼓勵下考到全班第二十一名,發成績單時雖然得到老師公開的稱贊,卻在無意間聽到坐在後排的一個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連蘇有朋都考輸的話,就真的丟臉死了,回去怎麽嚮父母交代?”
  這句話在我心底深深地劃下一道痕,覺悟了。在同學們的想法裏,“蘇有朋”三個字其實就等同於“衹愛玩不愛讀書的無用的人”,“乖乖虎”的盛名,像幾萬個千斤錘一樣綁在我的腰間,除非考好聯考,否則一輩子也沒辦法解開。那時,我的腦袋裏經常浮現一種畫面:當我走在路上,一個媽媽指着我對她的孩子說:“你千萬不要像他,什麽‘乖乖虎’,不過是一個衹會玩不會讀書、外表好看的明星罷了,什麽都做不好,不會有什麽前途的!”這個可怕的陰影一直鬼魅般地纏繞着我。
  我下定决心好好用功讀書,衹為了努力擺脫這個噩夢的陰影。什麽宣傳、名氣,我可以說放下就放下,一點也不猶豫。當時公司正要“小虎隊”出《星星的故事》專輯,同時又要拍唱片的封面、錄音、上節目,我心裏很排斥這些活動,那時想,這些活動我都可以不要,單純地讀書,像同學們一樣地拼功課就好了。
  班上有位同學,現在他也在臺大機械係,後來我纔知道他的個性很“衝”。高中時代,我覺得他處處瞧不起我,看我不順眼。但是他越是不理我,我有時反而越會去討好他。我甚至不自覺地學他走路的樣子,有些駝背、吊兒郎當的樣子,有時覺得他寫字很好看,也會學他寫字的樣子或筆跡,把他當成榜樣。
  一方面很想跟他接近,想跟他做朋友,不管是放學的時候還是打球的時候,都找機會跟他講講話。另一方面卻又把他當成假想敵,激發了我的好勝心,我不服輸,心裏暗暗把他當成標竿,覺得有一天一定要強過他。
  三年級那年寒假,我從農歷大年初二就開始讀書,心情已經穩定下來。三年級下學期一開學就是第一次模擬考,每次大型模擬考結束後,學校教務處旁邊都會貼出學生的排名榜,大傢爭着去看,比較彼此的成績。這一次我也去看,雖然我的讀書進度沒有完全趕上模擬考的進度,但成績發下來,我在班上前十名上下。正看着的時候,聽到擠在前面有別班的同學嘰嘰咕咕地在找我的名字和成績。嘿嘿,他們真不幸,我考得很好,沒有熱鬧可看。一時,心裏生出一股驕傲──我不是證明給他們看了嗎?這下子跌破了所有同學的眼鏡,我在班上的地位也因此完全改觀。
  雖然一次模擬考不是一切,但是考試的結果給我相當大的自信。我想,聯考沒有想像中的難,同學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厲害。逃避壓力是沒有用的,衹會讓壓力更囂張,勇敢地去面對壓力,我就是豁出去了,盡力讀,明知道讀不完考試進度也不管。
  常常和我一起逛唱片行的同學林恆裕總是說:“一二年級,你在唱歌,我們在混,其實你根本沒有輸給我們。”三上時聽到這些話,覺得那衹是他想辦法安慰我不穩定的情緒。到了下學期,對自己有自信之後,纔覺得好像真的是這樣,大傢都在衝刺的起跑點,沒有誰特別可怕,或特別驚人。
  有些同學一整天坐下來就是念書,在教室裏像是生了根,下課十分鐘念,吃飯前後也念,念書念得很有紀律,這種情形讓看在眼裏的人心理上産生落後的錯覺,跟着恐懼就來了。同學之間都會私底下比較誰花在念書上的時間比較多;再不然,有些同學回傢明明念了很多書,在學校一定對大傢說回傢都沒念書,狀況不好,書念不完、念不下之類的。另一些同學,你問他問題,他絶對假裝不會,不但如此,還叫別人不要用功了,“多讀那麽一點時間沒什麽用的啦!”接着,順口煽動同學去打球。
  老師風聞班上出現這樣的情形,不下數次地對我們說,大傢要把其他班的同學當對手,不要自己起內訌,讓自己班的模擬考成績比別班強,要考上大學大傢一起考上,纔是真正的勝利。
  說得明白一點,我的努力目標很單純,就是要證明給大傢看──我也可以考到好學校。除了貫徹這個想法之外,我根本沒有想到其他問題,類似念書有沒有意義、以後要往哪一條路發展、最主要興趣的科目是什麽等等,在進入大學的大前提之下,那根本不是問題。
  高一升高二的時候面臨分組的選擇,我像多數同學一樣,多認為選擇醫農、理工科的人通常顯得比較聰明。選擇類組的表發下之後一個禮拜要交,我到了第七天才渾渾噩噩地發現表格還塞在抽屜底,收表格的同學死催活催的,不交不行了,就隨便問問幾個平日比較要好的同學,大傢都選了醫農組,也就是第三類組,比第一、第二類組要多念一科。因為初中時候成績很好,覺得自己很聰明,多念一科有什麽關係,充滿了雄心壯志,所以也填了和大傢同樣的。現在想想,選組其實和後來填志願一樣草率。
  從聯考完到成績單寄來,還要等個十幾二十天,那是精神上呈現完全空白的日子,雖然覺得自己考得不錯,總還是恍恍惚惚的,茫茫地看不到往前走的路。等成績單來了,有了基本分數後,我立刻去找了計算機分析中心,仔細預估會中到什麽地方。我發現同樣的分數可以落入臺大、清大和交大不同的係,這並不表示我很認真地想着未來要朝哪個方向發展、該依自己的性嚮選擇什麽科係,衹是單純地面對志願表,機械地考慮完成目標最完美的填表方式。
  即使衹能進入較低分的科係,雖然較不熱門,衹要能進入臺大,有個臺大學生的美稱,聽起來就能夠讓所有的人覺得我考得很好,這就是我在乎的,可以完全不去考慮其他大學。但事實上,清大、交大的電機係也都很不錯,排名在臺大其他科係之前。
  當時的我,人生已經沒有第二個目標,聯考就是一個終極目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現代出版社
1、擦板,得分2、Be Yourself,快樂最重要!3、想當年,我……4、鹵味太苦了
5、貴人Ⅰ6、貴人Ⅱ7、貴人Ⅲ8、男孩不哭
9、特訓10、補習的日子11、在火燒眉毛的時候玩電動12、你完了,真的完了
13、睡功14、營養課15、Music16、Come on!English!
17、K書,K書18、關於周小姐19、太吵了,可不可以停一下!20、非拜不可
21、最後的前一天22、走吧,看場MTV去!【明星學生的高中生活】【乖乖虎的學業與事業】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