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張鐵志 Zhang Tiezhi

  1.
  如果本書於紐約完成是一大意外,那麽人生更大的意外就是這本書的出版。
  大學畢業以前,我衹以為音樂是一生的嗜好,攻讀政治學且以知識作為政治和社會實踐的武器則是人生的志業。沒想到在我人生的第三個十年,會不斷嘗試把這兩者結合。
  少年時期剛開始聽音樂時,沒想到將來會從事任何跟音樂有關的事業。心中深處當然有着成為偉大歌手的夢想:童年願望是做個在舞臺上翻來滾去砸吉他踢音箱的搖滾巨星,青年時期的想象則是蓄長發留鬍楂兒背着吉他走唱街頭的抗議歌手。
  因為沒有音樂天賦,歌手沒有做成,竟然走上寫音樂文章這條路,的確是始料未及。
  無論如何,這本書對我二十年的"音樂生涯"是極富意義的。許多成長的回憶衹有零碎而朦朧的片段,但是當時聆聽的音樂卻異常鮮明,因為音樂終究是不會消逝的;仿佛電影結束時,鏡頭突然停格,配樂卻驟然開始響起;觀衆對影片的最終記憶遂濃縮於這首歌和最後一個鏡頭。於是,這一首首歌麯點點拼湊起我生命旅程中那些過度曝光而模糊的聲音與光影,以及青春期後的憤怒。
  2.
  八○年代前期,小學五年級,我和小叔叔去南京東路的"中華體育館"聽"愛臺灣"第一名的"空中補給"(AirSupply)演唱會,聽到一半就因為沒吃晚餐而肚子痛起來,以至於演唱會沒結束便狼狽抱着肚子哀嚎逃出。沒想到,日後"中華體育館"被燒掉,燒掉了我以"空中補給"作為音樂啓蒙的難堪。
  國中(初中)時的鏡頭是陽光燦爛的熱天午後,躺在叔叔的小房間床上,散落一地的是他的唱片;封面不是前衛搖滾的精緻插畫,就是重金屬充滿性意含的美女封面。房中間則矗立着齊柏林飛船樂團(LedZeppelin)"通往天堂的梯子"1,讓我總是可以爬上去,逃逸到一個遠離升學體製壓迫的音樂世界。
  到了高中,在放學與回傢的空當中,背着書包一路在臺北街頭追趕上個時代的音樂,撿拾前人遺落的精彩:在西門町佳佳唱片行搜尋以前本土的搖滾刊物(誰還記得《搖滾生活》、《小雅》……),或是在大安路巷中沉醉於發行老搖滾錄音帶的"翰江",要不就是在公館"宇宙城"認真閱讀各種錄音帶中文側標來吸收信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