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京華煙雲 》
第2節:人物表
林語堂 Lin Yutang
《京華煙雲》在實際上的貢獻,是介紹中國社會於西洋人。幾十本關係中國的書,不如一本道地中國書來得有效。關於中國的書猶如從門外伸頭探入中國社會,而描寫中國的書卻猶如請你進去,登堂入室,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緻,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此書介紹中國社會,可算是非常成功,宣傳力量很大。此種宣傳是間接的。書中所包含的實事,是無人敢否認的。
然此小說實際上的貢獻是消極的,而文學上的貢獻卻是積極的。此書的最大的優點不在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風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學意義。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後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餘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而我乃稱嘆叫絶也!未知他人讀畢有此感覺否?故此書非小說而已!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之主旨。小說給人以一場大夢的印象時,即成為偉大的小說,直可代表人生,非僅指在二十世紀初葉在北京居住的某兩傢的生活。包括無涯的人生,就是偉大的小說。
全書受莊子的影響。或可說莊子猶如上帝,出三句題目教林語堂去做,今見林語堂這樣發揮盡致,莊子不好意思不賞他一枚仙桃囉!此書的第三部題為“秋季歌聲”(即第三個題目),取莊周“臭腐化為神奇,神奇化為臭腐”,生死循環之道為宗旨:秋天樹葉衰落之時,春已開始,起伏循環,天道也。故第三捲描寫戰爭,可謂即描寫舊中國的衰老,就是新中國的萌芽。故書中有“晚秋落葉聲中,可聽出新春的調子,及將來夏季的強壯麯拍”等語。
又有一段論人之永生與寶石之永生,我認為非常重要。可說人之永生是種族的,而寶石的永生是單獨的,木蘭遊觀始皇無字碑那一段尤說得詳盡。那一塊石頭無情無感,故永遠生存,人為有情之動物,故個人死去而傢族卻永遠流傳。有人說這不過為要充滿人求永生之欲望,強為解釋,但我說有深道理在內,非妄言也。
木蘭的生活變遷,也很值得研究:從富傢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後變為村婦,過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後變為普通農民,成為忍苦、勇敢、偉大的民衆大海中的一滴水。父親曾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可見木蘭是父親的理想女子。
書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國社會各種人物。此書內可以看見舊派人物慢慢地消滅,新式的人物跟着出來。代表最舊的是牛夫婦,曾老爺;代表新的是環兒,陳三,黛雲。祝你們勝利!
這部小說雖然是用英文寫成,卻有許多奧妙處,非中國人看不出來。西洋人看書比較粗心,也許不會體悟出來。中國奇特的心理,非中國人不能瞭解。又如書中談《紅樓夢》之處,當然非未讀《紅樓夢》者所能欣賞的。也有幾處諷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國人才能領會。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父親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國距離太遠,所以决定寫一部小說。最初兩個月的預備全是在腦中的,後來開始打算,把表格畫得整整齊齊的,把每個人的年齡都寫了出來。幾樣重要事件也記下來。自八月到巴黎時動筆,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擱筆。其中搬遷不算,每晨總在案上著作,有時八頁,有時兩頁,有時十五頁,而最後一天共寫了十九頁,成空前之紀錄。其中好多佳話或奇遇,都是涉筆生趣,臨文時杜撰出來的。
父親不但在紅玉之死後揮淚而已,寫到那最壯麗的最後一頁時,眼眶又充滿了眼淚,這次非為個人悲傷而掉淚,卻是被這偉大的民衆所感動,眼淚再收也收不住了。作者寫得自己哭了,怎麽會叫讀者忍着眼淚咽下去呢?
《京華煙雲》是一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並不是一定要有閑時纔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睏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醜否?”
林如斯
人物表
(一)馮子安馮氏馮紅玉 甜妹馮旦馮健(謝平兒)孔太太…………孔立夫孔環兒陳媽………陳三姚思安姚太太 (馮氏)謝珊瑚姚體仁 銀屏 博雅 華太太姚木蘭錦兒阿滿阿通阿眉姚莫愁…肖夫二男姚阿非董寶芬……二女青霞乳香(二)祖母孫氏石竹……孫太太曾文璞曾太太(劉玉梨) 雪花 鳳凰曾平亞 孫曼姬……阿瑄小喜兒曾經亞 舒暗香 二男一女曾蓀亞 曹麗華曾愛蓮……二子曾麗蓮 王大衛桂姐 (錢氏)香薇(三)……牛思道 (馬祖婆) (牛太太)福娘……牛懷瑜 陳雅琴…… 牛鶯鶯國昌國棟國梁國佑野薇吳將軍牛東瑜牛素雲 冷香 老金牛黛雲羅曼(四)其 他—傅增湘傅太太辜鴻銘林琴南齊白石蔣太醫董娜秀(五)錢太太—錢素丹 王佐 巴固錢素同錢素珍
上捲 道傢女兒
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
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
先天地而不為久,
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莊子:《大宗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人物表 | 第3節:第一章(1) | 第4節:第一章(2) | 第5節:第一章(3) | 第6節:第一章(4) | 第7節:第一章(5) | 第8節:第一章(6) | 第9節:第二章(1) | 第10節:第二章(2) | 第11節:第二章(3) | 第12節:第二章(4) | 第13節:第三章(1) | 第14節:第三章(2) | 第15節:第三章(3) | 第16節:第三章(4) | 第17節:第三章(5) | 第18節:第三章(6) | 第19節:第三章(7) | 第20節:第四章(1) | 第21節:第四章(2) | 第22節:第四章(3) | 第23節:第四章(4) | 第24節:第四章(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