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前言(1)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在哥本哈根郊區腓特烈堡的貝剋鬍斯博物館裏,有一隻不起眼的展示櫃,櫃中陳列着一張紙片。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用幾乎難以辨認的草體在紙片上列出了“那些名字結尾帶有‘sen’的聰明人”,講述了早年自己如何增強自信和自己的成名之夢。這些名字非常顯眼,安徒生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三位,在歐登塞主教馬爾斯剋?斯蒂格?安徒生和詹斯?安徒生?貝亞德納剋之後。
  在丹麥,“安徒生”這個名字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極為普通的名字,因此它並不代表任何新奇之意或高貴血統。在很小的時候,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就意識到自己是多麽的與衆不同,他多麽渴望能把自己童年的社會背景拋諸身後。因此,對於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來說,“安徒生”這個名字似乎是個恥辱。正是現實和環境的不斷暗示,使這位作傢不可能逃出自己的出身環境,即使他在自己的許多作品中曾竭力嘗試,可仍是如此。
  然而,他從未忘記自己與普通百姓、民間故事和自己在小河旁度過的童年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是“安徒生”這個名字賦予他的,也是他所有的著作、天賦和獨特個性的基礎。安徒生從未刻意隱瞞過這個事實,同樣也從未更改過自己的名字,並且以極大的熱情捍衛源於自身的一切。有時,上層社會中的良師益友對他提出忠告時,會觸及他的下層出身,每當這時,安徒生便會本能地回答道:“我就是這樣,您就將就些吧!”如果有人對此有任何疑義,安徒生便會這樣回答道(甚至在他完全依賴上層人士的資助時期):“讓我做任何改變都是違反我的本性的。”
  本書旨在呈獻給大傢一位最本真的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他是一個人、一個男人和一位作傢。自從1875年安徒生去世後,與其生平和著作有關的文章不計其數,其中許多流傳幾十年、被幾代人用於評價安徒生的觀點,都是建立在一些神話的基礎之上的。這些神話由這位作傢自己創造並使其成為永恆,在某些方面,遠離了其姓氏所反映的真實出身。
  在這本書中,我將試圖對這些神話進行仔細、深入的研究,其目的並不是要揭露安徒生是一個說謊者,而是為了洞悉他所依靠的內在和外在的力量。
  在本書的某些部分,我詳細考察了安徒生令人睏惑的性行為。即使在我們這個開明而又解放的時代,他的這種性行為在某些人看來都是古怪而又完全不正常的。這一事實可能會使一些讀者感到不快。我的目的不是要把安徒生從寶座上拉下來或是對其進行侮辱,抑或為了引起轟動,儘管這些做法並不少見。相反,我盡力按照其本來的面貌進行描述,以表示對人性的多樣性和變化無常特性的尊重。這正是安徒生本人所贊同的,並在1831年的遊記《影子》中表達了這一點。當時,他首次周遊世界並對人性進行了思考:
  “既然沒有一片樹葉是其它樹葉的復製品,那麽作為一個自然界的人,他應該是一個復製品嗎?”
  雖然生命始於尖叫,止於嘆息,但我卻選擇以這種方式來構思安徒生生平的故事,即以安徒生喜歡稱之為自己生日的日子———1819年9月6日作為故事的開端。那一天,14歲的安徒生來到了哥本哈根,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的童話人生也由此開始。接着,讀者要耐心地傾聽安徒生的童年,一直到第7章。第7章涉及19世紀40年代,當時安徒生首次决定公開對自己童年的詳細描述,即1847年出版了他的自傳《我的真實人生》。這本自傳衹有德語版,成為1855年《我的童話人生》的藍本。
  第10章是本書的最後一章,匯集了前幾章中安徒生生活和著作的所有主綫,包括他對藝術、愛情、兩性、信仰、科學、自然及自己天真本性的看法。
  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十分清楚當時社會教育發展的趨勢,因為19世紀20年代,他進入一所學校,接受了大量的智力課程的教育,並且屈從於一種非常流行的知識學習方式。在這種學習過程中,他那無法控製的情感不斷屈服於理性和自律,但也保留了一些在文化上讓人震驚的東西,從而受益匪淺。相當有預兆的是,他在當時的一本散文集中寫道:“自由和純真是我們運用想象力的一種天生的方式,也是人類開始踏上自己生活道路的方式;但是,當事情奇怪地交織在一起時,一切都被捲入到一種永恆的鬥爭和騷動之中。”
  我引用原始數據,並非是在給讀者增加理解上的難度,或是使安徒生遠離我們這個時代,而是一種嘗試,一種保留某種真實性的嘗試,是要尊重丹麥黃金時代的語言方式和寫作風格,同時也反映出安徒生極具個性又不總是正確的語言用法。安徒生的寫作風格不僅非常口語化,而且充滿了想象,因此經常被當代人貼上“缺乏美感”的標簽。這種寫作風格賦予內容以更大的價值,但對於特定的形式卻沒有太多的要求。安徒生的著作中充滿了拼寫錯誤和標點符號錯誤。在這些方面,他也是獨行其是,並以之為榮。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錄真正的野蠻人(1)真正的野蠻人(2)真正的野蠻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舞蹈學生(1)舞蹈學生(2)
舞蹈學生(3)舞蹈學生(4)邁入黃金時代(1)邁入黃金時代(2)
邁入黃金時代(3)邁入黃金時代(4)安徒生的處女作(1)安徒生的處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