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恐怖瘟疫:21世纪全球反恐 》
第2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2)
李涛 Li Tao
恐怖主义避开了和敌人的正面冲突,集中自己弱小的物质力量直接打击敌人的精神,并以此作为维护、宣扬自己政治意图的方式。恐怖组织自知实力有限,它总会小心翼翼地绕开敌人的武装力量,躲在暗处,用出其不意的恐怖袭击打击敌人。但这并不是因为恐怖主义者是胆小鬼,而是因为他们理智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
在这一点上,恐怖组织和游击队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以把恐怖组织和游击队分开的原因,游击队也是因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劣势,才采取"敌来我跑,敌退我扰"的游击方式折磨敌人。
不过,游击队和恐怖组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尤其注重他们给敌人造成的物质伤害,后者则更注重对敌人的精神打击。
游击队的目的是削弱敌人的物质力量,让敌人因物质上的匮乏无法实现政治意图。游击队喜欢袭击防守松懈的哨岗、"骚扰"远离大部队的驻军、破坏铁道运输、炸桥梁、断补给,或者将敌人引入他们无法施展拳脚的小街道、小树林,对其发动小规模军事袭击,消灭他们。
游击队通常采取分散作战的方法,但他们在数量上未必会输给正规军,只是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人员训练不足,综合实力无法和正规军抗衡,才避免和其进行硬碰硬的对决。"敌来我跑,敌退我扰"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战术,从根本上说,它也是一种武装对峙。通过这种对峙,游击队成为敌人的持久威胁,他们一点点地消耗掉敌人的优势,有时还能将敌人的优势化为己用,比如,从敌人那里收获武器弹药。
恐怖分子就不是这样了,恐怖分子的潜在支持者不少,可真正投身于恐怖主义的人却不多,再加上其武器装备无法和敌人相抗,恐怖组织不仅不能像游击队那样,和敌人展开旷日持久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也无力和正规军进行突然而短暂的军事抗衡。而这种短暂的军事抗衡恰恰是游击队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游击队可以给敌人的物质力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只是这种损害颇有"积少成多"的意味罢了。恐怖组织打击敌人物质力量的效果有限,因此才赋予暴力手段更多的"精神内涵"。
总而言之,游击队的暴力是制衡敌人暴力的必须手段,恐怖组织的暴力则是制造恐怖氛围的载体。
如今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美军基地时常遭到炸弹袭击。之所以将这种袭击定义为恐怖行动,而不是游击队的军事行动,是因为袭击者的目的并不是要美军基地遭受多大的物质损失,而是要让美军深陷不安,无奈撤退。所以,即使袭击者占了便宜,让敌人大量伤亡,他们也不会乘胜追击,出动武力,扫平敌军。
恐怖组织进行大规模恐怖袭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恐怖气氛,威慑敌对国家。如果人们足够用心,就会发现,很多恐怖组织在袭击发生后,不仅要求对袭击负责,还会主动透露袭击细节,公布袭击者的身份。相比之下,游击队就低调得多。
几乎每个恐怖组织都有宣传部门,密切配合着大大小小的恐怖活动,向公众传递恐怖信息。这些信息对恐怖组织来说十分重要,它们传递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其政治意图的实现,它们总是分别向两个方面传递,一个是被袭击者,一个是恐怖主义的潜在支持者。
对被袭击者来说,恐怖袭击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它旨在表明,被袭击者惹怒了某恐怖组织,如果被袭击者继续"执迷不悟"的话,恐怖袭击将源源不断地发生。这样一来,被袭击者就不得不考虑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重新思考付出如此高昂的政治代价是否值得,自己还要不要将行动、政策进行下去。
恐怖主义者认为,敌人可以接受一次袭击,并在一次重大的打击后迅速调整起来,却经受不了接二连三的袭击,人的精神如果时刻高度紧绷,很快就会崩溃,再强大的军队都是如此。
恐怖主义者希望通过恐怖袭击,让敌人屈从于自己的政治意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当然不会采取破坏敌人物质力量的方法,而是用暴力进行政治示威,让敌人的政治意图无法实现。正规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对狡猾的恐怖袭击束手无策,就如落水的老虎一般。而在恐怖主义看来,被袭击者妥协得越快,袭击就越有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1) | 第2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2) | 第3节:一、恐怖主义,一种传媒上的战略(3) | 第4节:二、恐怖袭击,从战术向战略的转移(1) | 第5节:二、恐怖袭击,从战术向战略的转移(2) | 第6节:二、恐怖袭击,从战术向战略的转移(3) | 第7节:二、恐怖袭击,从战术向战略的转移(4) | 第8节:二、恐怖袭击,从战术向战略的转移(5) | 第9节:三、恐怖攻击,发达社会的脆弱结构 | 第10节:一、三架飞机改变了世界局势(1) | 第11节:一、三架飞机改变了世界局势(2) | 第12节:一、三架飞机改变了世界局势(3) | 第13节:二、调查,目标锁定本·拉登(1) | 第14节:二、调查,目标锁定本·拉登(2) | 第15节:三、本·拉登与"9·11"惨案(1) | 第16节:三、本·拉登与"9·11"惨案(2) | 第17节:三、本·拉登与"9·11"惨案(3) | 第18节:三、本·拉登与"9·11"惨案(4) | 第19节:四、哈立德招供(1) | 第20节:四、哈立德招供(2) | 第21节:四、哈立德招供(3) | 第22节:五、本·拉登,从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转变(1) | 第23节:五、本·拉登,从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转变(2) | 第24节:五、本·拉登,从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转变(3)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