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笔 》 季羨林談人生 》
第2節:人生
季羨林 Ji Xianlin
人生
在一個"人生漫談"的專欄中,首先談一談人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認為,對於我來說,這個題目也並不難寫。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經滾了八十多個春秋了。一天天面對人生,時時刻刻面對人生,讓我這樣一個世故老人來談人生,還有什麽睏難呢?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但是,稍微進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問:什麽叫人生呢?我並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蕓蕓衆生中也沒有哪-個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談人生者衆矣。什麽人生意義,又是什麽人生的價值,花樣繁多,撲朔迷離,令人眼花繚亂;然而他們說了些什麽呢?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是越談越糊塗。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學家的哲學,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們的哲學同吾輩凡人不搭界,讓這些哲學,連同它們的"",坐在神聖的殿堂裏去獨現輝煌吧!像我這樣一個凡人,吃飽了飯沒事兒的時候,有時也會想到人生問題。我覺得,我們"人"的"生",都絶對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先製定一個誕生計劃,然後再下生,一步步讓計劃實現。衹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衆生。先考慮要降生的國傢,再考慮要降生的父母。考慮周詳之後,纔從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輩凡人。
吾輩凡人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被動的,一點主動也沒有。我們糊裏糊塗地降生,糊裏糊塗地成長,有時也會糊裏糊塗地夭折,當然也會糊裏糊塗地壽登耄耋,像我這樣。
生的對立面是死。對於死,我們也基本上是被動的。我們衹有那麽一點主動權,那就是自殺。但是,這點主動權卻是不能隨便使用的。除非萬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講了那麽些被動,那麽些糊裏糊塗,是不是我個人真正欣賞這一套,贊揚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賞和贊揚。我衹是說了一點實話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覺得,我們在被動中,在糊裏糊塗中,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我勸人們不妨在吃飽了燕窩魚翅之後,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後,或者在卡拉OK、高爾夫之後,問一問自己:你為什麽活着?活着難道就是為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為了忍饑受寒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謂予不信,請嘗試之。
1996年11月9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 第2節:人生 | 第3節:再談人生 | | 第4節:三論人生 | 第5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 | 第6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2) | | 第7節:不完滿纔是人生(1) | 第8節:不完滿纔是人生(2) | 第9節:緣分與命運 | | 第10節:謙虛與虛偽 | 第11節:做人與處世 | 第12節:走運與倒黴 | | 第13節:牽就與適應 | 第14節:知足知不足 | 第15節:有為有不為(1) | | 第16節:有為有不為(2) | 第17節:三思而行 | 第18節:論壓力 | | 第19節:論朋友 | 第20節:論恐懼(1) | 第21節:論恐懼(2) | | 第22節:愛情(1) | 第23節:愛情(2) | 第24節:愛情(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