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引鳳簫   》 第二回 贈金帛義釋飛神 建碑亭愛留隱士      楓江半雲友 Feng Jiangbanyunyou

  詩曰:荷貫青錢富小溪,芊芊砌□逼愁齊。
  座因留客常虛左,簾為看山盡捲西。
  款竹門深斜日扁,移花檻遠倦鶯啼。
  白雲窗外遺青眼,潑墨飛毫莫浪題。
  且說白眉仙聞白公之召,命婉兒駕起車兒,同傢人回去。到傢時,已臘月下旬。有親朋送年的,絡繹不絶;自傢也要答禮。碌碌數日,早是除夕。桃符換舊,鄉灘掃垢,元旦之朝,移酒滿樽,辛盤列座,爆竹喧天,蕭鼓動地,親戚朋友都來拜賀。新正又有那些進香婦女、擲果兒童,都妝束齊整,出來遊玩。
  新年纔過,早已節屆元宵。縣前搭起一座鰲山,傍有琉璃燈、花鳥燈,共數百盞。縣前東西二街都結彩懸球,張燈設樂。眉仙見如此鬧熱,稟知白公,傢中亦搭起一座小鰲山,正所謂: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隱晴空。玉皇端拱彤雲上,人物嬉遊陸海中。朗星轉鬥駕回竜,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右調《鷓鴣天》當時白傢搭起鰲山,西街更覺熱鬧。堂中結彩懸燈,照耀如同白日。眉仙復設宴邀友飲酒賞燈,浮白呼盧,鼓樂沸耳。誰知為賞燈一節,引起一群大盜來劫。正所謂:青竜白虎同行,吉兇全然未保。
  卻說那大盜姓劉名創,蘇州府長洲縣人。生得身長八尺,腰闊三停、黑臉黃須,膂力絶倫,又有一件絶技,能飛身遠縱,可高數丈,乘風能行。在先原是漁傢出身,在霞澤中打魚度日。一日捕魚完了。泊舡於龜山腳下,挑魚往村中去賣。賣了半日,纔賣去一半,剩的挑回舡中,烹炮沽酒,自作夜消之樂。飲至半酣遂扣舷唱出山歌道:一層有,(子沒)一層(子個)無,(呀)纔是鰻鯽(個)鰍鱔(了)搭□魚,個樣落色(了)無人(子個)要,(呀呵的那兒)拿來(個)自吃了唱山歌。
  歌聲未畢,衹聽得浪聲拍動。劉釗擡頭看時,衹見有四五衹雙櫓快船,船頭上立有數人,飛奔而來。船上一人道:“此漁翁這時候還點燈未睡,反在那裏看我們,不要走了消息,先把這漁翁來發落。”言畢,那船飛搶攏來,一人手執利刃,跨過漁船來捉劉釗。劉釗着了急,推攤蘆柵,將身竭力一縱,直縱到山上一棵古松樹上伏着。衆人見之都面面相覷。一人道:“此人既有此絶技,何不邀他入夥?”遂泊舟登山,到松樹下擡頭看,那樹高有數尋,益覺驚服,遂相率環拜於地,曰:“吾輩肉眼,不識壯士,萬望恕罪,乞壯士下來。吾等情願拜為寨主。”
  劉釗在樹上聽得,自思打魚辛苦,不如且從他們去,落得快活,且此光景,下去必不害我。遂將身望下一跳,挺然直立於地。衆人復羅拜,請他下船。劉劍遂到漁船中,收拾完備把空漁船棄了,竟到衆人船中。各通問了姓名,是夜遂泊於深港中。明日復殺豬宰羊,拜劉釗為主,號為“黑飛神”。從此遂成大盜,專一打劫郡城鄉宦、往來官員。隨咯劫掠,那時適往樂安縣來,因元宵佳節,遍地笙歌,彌天燈火,群盜亦混其中看燈。行至西街,見白傢搭起鰲山,擊鼓飲酒,又聞去鼕白公在京回來,認做一樁好生意。
  眉仙聽得門前一片聲響,白公忙喚傢人。出來看時,衹見衹先一人黑臉鬍須,手持利刃搶進廳來。衆傢人鳴鑼喊叫,早有衆鄰,因賞燈未睡,都來救護。群盜見來的人多了,遂一哄而逃。獨劉釗因進後廳出來不及,走至庭前,將身一縱意欲逃走。誰知屋上都有人,見一人飛起,棍棒亂揮,將劉釗打落庭中。庭中人見之掣衣扭發,亂喊道:“拿着一個在此!”推推擠擠,擁到廳上。
  白公中堂坐下,喝問道:“汝妄行劫掠,天理難容,今日被獲,有何理說?”
  劉釗道:“小人非盜,原在太湖中,打魚為生。因衆人見我有飛縱之術,逼我入夥。劫掠非吾本意。望老爺赦我一死,再不行此邪路矣。”
  白公想一想,道:“既是良民被逼至此,我且饒你。但此去不可重入盜夥,若再不改,必遭誅戮。”命取白金十兩、布帛二匹以贈之。劉釗稽首叩講道:“若小人此去,有可用刀之處必報老爺萬一。”哭泣捧金帛而去。
  次日白公命置酒邀請衆鄰,酬謝救護之意,對眉仙道:“我雖官居御史,因諫主不從,棄職回來,而盜賊疑我囊橐充肥,以致舉傢恐懼,鄰捨驚惶,皆我之咎也。且既棄宜歸隱,亦不宜居於都城衆所矚目之地,亦不好讀書於外墅,所有薄産亦盡在彼,不如舉傢往居之,將舊宅分與衆鄰居住,以報救護之德。你意如何?”
  眉仙道:“自古說:‘世亂宜居郭,年荒莫住城’。兒子外墅,又兩地懸心。今父親既有此意,可與衆鄰說明,然後遷徙。”
  白公遂對衆鄰詳達其意。先命傢人將器用什物陸續搬去,擇了吉日同眉仙、長孫夫人及侍婢數人上了車兒。白公又謝別衆鄰,催車出城而去。
  且說樂安知縣姓鮑名竜,號利飛,汴京人,與白公是同年契友。這日因拜容回來,從西街經過,衹見衆人執香在手,扶老攜幼,紛紛都出城去。鮑公問左右道:“這些人為甚執香奔走?”左右不知,遂停轎喚地方來問。地方道:“本縣白御史老爺今日歸隱於黃泥堡,把宅子分與衆鄰居住。衆人感其德,故此都執香護送。”
  鮑公聽了,喝退地方,自思:“白公是我素交,今日喬遷,衆人都送,我既便道,鬍不一送?”途命打轎到黃泥堡來。誰知白公纔到得墅中,護送的如林而至。白公遍慰勞一番,賜以酒食,各各散去。忽見街役來報導:“本縣老爺到了。”白公聞言即出來迎接。
  鮑公走下轎來,一路打恭至廳前敘禮。鮑公道:“弟聞老兄喬遷之喜,特來一送。”白公道:“治弟捨傢而逃,何得雲‘喬遷’?不意老父母大駕光臨,蓬蓽增輝矣。”各敘寒暄,婉兒獻茶過,白公命備飯,自己與鮑公往園中閑步。少頃,席已完備,白公遂邀鮑公入坐。衹見嚮南擺下一桌,是客位;廳側一桌,是主位。鮑公道:“吾與兄俱夙交,何必拘此俗套?請合席,以便杯茗話舊。”白公遂命移席於營中,分賓主而坐。隨來衙役俱於外廂款待。
  席間,鮑公道:“當今盛世,人都聳袂於公卿間,老兄年齒尚未衰,事猶可為,鬍不出而整飭朝綱、修明庶績,俾功名顯於當時,德澤及於後世,顧乃甘於自棄,將斯民知覺之任置而不問,毋乃已甚乎?”
  白公道:“不然。人之欲求富貴利達者,止欲縱共耳目之欲耳。治弟年逾知命,聲色不沾,故隱於草莽之間,若得含哺鼓腹,詠歌舜日堯天,吾願足矣。至斯民知覺之任,吾何敢當哉。”
  鮑公連連點首道:“聞兄之言,如夢方醒。若弟輩,折腰五鬥粟,俯首一頂冠,較兄何啻霄壤哉!容弟回署,申文上司為兄蓋一碑亭於此官道之間,以見款留隱士之意。”白公再三懇辭。鮑公假意唯諾,致谢而別。
  回到縣中,即申文於撫按府廳之所。各官見旌表遺賢之事,都準施行。鮑公遂使人築亭基於墅南,蓋亭於其上,中立石碑。鮑公親着其文雲:“於戲,人生一世,盛衰休戚,雖雲異境,自達人而觀之,均夢幻與泡影。夫得吾志也既非吾榮,則失吾志也又豈吾病,蓋不以窮達而損益者,惟君子所性。至於人力其能緻者,雖聖賢亦歸之有命。吾懷白公,識高才挺,秉性惟勁,幼承傢學,力追先正,藴為德業,發為文章,莫不珠輝而玉瑩。昔先生之未出也,識者因知其規模,可任以國傢之政。及其立朝也,抗顔直諫,不懼披鱗,雖冠冕棄於溝渠,而聲名溢於遠近。及其義以為質,道以自殉,知無不言,言無不罄,不周而比,不詭而信。嗟易所謂蹇蹇,而娟嫉者,反以為悻悻,吹毛將求其瑕疾,中傷幾成於俄頃。尚賴鴻澤之滂滯,遄歸安於鄉井。惟茲清幽,可遊可泳,若將終焉,浩然無聞。我今莅此邦土,感生平之忠信,式立石刻以傳名。”
  又着銘言於後曰:“於赫白公,性有骨鯁,一言不合,裂冠自迸。利飛鮑竜,忝為縣尹。庚成仲春,吉日維丙,刻石藏亭,式彰留隱。”
  又造牌坊於堡南官道之間。上扁額題二字曰:“留隱”。旁寫:“熙寧三年仲春 旦立,年弟鮑竜題。”
  築造不日成功,白公遂設大宴邀請鮑公,再三致谢。鮑公盡歡而散,各役工匠俱有賞犒。從此黃泥堡竟改名留隱村了。
  且說黑飛神劉釗,自那夜白公贈以金帛,釋放而逃,從此盡悔前非,依舊買衹漁缸,往五湖中打魚去了。那些群盜被衆人趕散,幸得放燈之夜,城門不閉,遂陸續出城。計點人數止少了黑飛神,明知被獲,恐招出有禍,不敢留連,遂逃至南直地方。打聽得蘇州吳江金知縣欽取回朝,為三司使,水路必經鎮江,遂先到江邊,劫得數衹客船,伏於采石磯以待之。未知可曾劫得,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白眉仙庭燎雪鼓 黃犢客角挂珊鞭第二回 贈金帛義釋飛神 建碑亭愛留隱士
第三回 會計纔職失三司 威福權誅行百輩第四回 俠士逾垣酬大德 禪關稅駕識長途
第五回 襢腹客香閨兆夢 瑣尾人粉壁題情第六回 西序賓以牛易馬 北窗夢緻雨騰雲
第七回 十詠難酬沉(足局)(足脊) 一詞重睹知真贋第八回 詰鴻纔海棠四種 訂大盟琥珀雙環
第九回 歷遍煙波回故裏 相求聲氣各天涯第十回 西湖泛神機式告 南雁歸天倫攸敘
第十一回 湯竈姦自漸鷹犬 泰獄尹親送鸞凰第十二回 截渡贏資登彼岸 分莊娶室續前弦
第十三回 薦故交草章納款 表遺賢石刻流芳第十四回 雙締婚姻全友誼 參題榜額謝皇恩
第十五回 功成馬□封三尺 壽進霞觴祝八秩第十六回 單鞭重係高低角 雙桂齊登大小科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