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三國歷史政治運作與權力遊戲:柏楊品三國   》 說三國      柏楊 Bai Yang

  文/柏楊
  如果說紀元前的春秋戰國,是中國史上一個思想傢輩出,百傢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那麽漢朝江山底定,以接受儒傢“朝儀”為始而訂定規範,中國的政治格局大開,規模完善、結構嚴密,歷史走上政治運作更趨成熟的時代。不過,政治上的權力鬥爭,是人性永遠無法全面約束的。所以,二、三世紀之交,中國再次陷於割據局面。權力鬥爭固然給社會帶來
  動亂,也突顯了人才角力,精英崢嶸,鋒芒四射的景觀。因為,每個人都在創造新局。在長達三百年之久的大分裂時代中,象樣的人物,雖不盡都有,但,即使是啄啄傢雞、猥猥群鼠,卻更能顯現出周郎英姿煥發、赤壁雄壯挺拔。
  三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最詭譎的時代,權力的爭霸,給我們思考上無限激蕩與智能。歷史的分合變化,像三國這樣一個韜略四起、變化跌宕、情節麯折的時代,實在是一出絶妙的精彩好戲,所以,一部《三國演義》幾乎是人人從小必讀的課外讀物,戲劇上取材自三國的人與事,更多不勝數。但,歷史必竟不能全然被“演義”或“戲麯”取代,而必須有一種恰當的史學表達方式,才能夠彰顯它的史實與光芒。陳壽的《三國志》,是一種紀傳體的歷史,一事往往分見各傳,必須前後對比,纔看得出前因後果。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以編年的方式,來說歷史的;但因為是編年史,所以一件經過了好幾年纔發展完成的事情,在書中常常被打散了,從開始到結束,往往跨越數捲,首尾難以尋索。
  南宋的袁樞編輯的《通鑒紀事本末》,別無取材,全部都是照抄《資治通鑒》而成的。但他卻是一位善於抄書的人。他依據事件發展的因果演變,把在《資治通鑒》上散見各處的事件,搜羅起來,依序排比。讀來最能看出事件的來竜去脈。清朝的史學家章學誠,說袁樞的纔份本來不高,但由於善抄書,卻做了這件“化臭腐為神奇”的事。現代史學以事件為綱領,以表明因果演變的痕跡。而袁樞創造出來的“紀事本末”體,最合於現代史學的體例。我們要理解三國時代,除了小說傢言的《三國演義》外,在古代的歷史著作中,最適合閱讀的,就是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中的三國部份了。
  問題是:這部書畢竟是以宋代的文言文寫成的。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有相當的距離。除非賦與它現代的註解,把其中的典故解釋清楚,否則一般人要理解這部書,並不那麽容易。我現在就做了這樣的工作。
  三國時代在歷史上既然是一個這麽豐富的時代,賜給我們無限智能。但在現代,古代的無限智能,必須有個適當的“舌人”翻譯出來。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夠達成這樣的目的。
  2006年5月4日
  於臺北新店花園新城寓所
  三世紀二○年代後,中國分裂為三個國傢:曹魏帝國、蜀漢帝國、東吳帝國。被稱為“三國時代”,自二二○年至二八○年,凡六十一年。三國時代以及三十年混戰期間,産生了中國戲劇將近十分之一的故事材料,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時代之一。一部著名的歷史小說——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它發行的數量遠超過司馬遷的《史記》,更把這個時代的大小事件,傳播的連兒童們都知道。我們要想瞭解這個時代,與其閱讀正式史籍,不如去看那部小說。不過要特別小心的是,在作者筆下,曹操被歪麯為姦惡人物,諸葛亮被誇張為會呼風喚雨,能夠占卜算卦的神人。
  三國時代於三世紀初開始,而於三世紀末葉結束,新興的晉王朝重新把中國統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話說三國
出版說明說三國一、曹操出身卑微(1)
一、曹操出身卑微(2)一、曹操出身卑微(3)一、曹操出身卑微(4)
二、皇帝進入掌握(1)二、皇帝進入掌握(2)二、皇帝進入掌握(3)
二、皇帝進入掌握(4)二、皇帝進入掌握(5)三、擊張綉·擊袁術·擊呂布(1)
三、擊張綉·擊袁術·擊呂布(2)三、擊張綉·擊袁術·擊呂布(3)三、擊張綉·擊袁術·擊呂布(4)
三、擊張綉·擊袁術·擊呂布(5)四、官渡之戰(1)四、官渡之戰(2)
四、官渡之戰(3)四、官渡之戰(4)四、官渡之戰(5)
四、官渡之戰(6)五、奪取華北平原(1)五、奪取華北平原(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