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智空和尚講禪   》 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      釋智空 Shi Zhikong

  禪宗發展的鼎盛時期是晚唐五代。在這段時期,先後發生武宗滅佛、農民起義、軍閥割據等重大歷史事件。社會混亂,經濟衰退,佛教其他宗派都遭受道眼中的挫折,許多宗派從此一蹶不振,趨於消亡。唯有禪宗一枝獨秀,係派繁衍,門葉興旺,精英輩出,聲譽大振。當時天下幾乎無寺不禪,政界重要人物,上有皇帝宰相、朝廷顯貴,下至各地方州、府縣官僚,許多人都與禪師有所交往,有的過從甚密,有的為禪所傾倒。影響所及,當時的朝鮮,日本等國朝野也對禪宗産生濃厚興趣,於是,中國禪傳播異域,開國外千年禪風。
  印度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竟魏晉南北朝而入唐代,已擁有相當數量的中國信徒。然而,佛教經典捲帙繁多,義理艱深玄奧,戒律細密苛嚴,修行長年纍月,仍使許多人望而卻步或畏難而止。禪宗六祖,唐代慧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他的頓悟學說的。慧能指出人性本來清淨,見性便可成佛,他在著作《壇經》中反復強調:“一念修行,法身等佛”,“一念若悟,衆生是佛”,“一悟即知佛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滅萬年愚。”並且指出,不出傢同樣可以修行,不必定在寺院中。慧能開創的禪宗特別標出“不立文字”,如此一來,實際上就撇開了所有佛教典籍,讓人免於皓首窮經之苦。禪師反對僧徒“尋言逐句”,陷於義理詮釋和知識見解。曹洞宗開創者之一的本寂禪師有一次對僧衆說:全部佛經教義“衹是個‘之’字”,像“之”字形那樣,繞來繞去,使人不能頓見本性,獲得省悟。
  五代後唐的莊宗信重佛教,他親自邀請休靜禪師和其他宗派的高僧入宮說法。莊宗看到其他高僧都認真讀經,衹有休靜禪師和他的弟子不讀經,就問:“禪師您為何不讀經?”休靜用兩句詩回答:“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含有既已省悟成佛,不必再讀佛經的意思。莊宗再問:“為什麽您的弟子們也不讀經?”休靜又用兩句詩回答:“師(獅)子窟中無異獸,象王行處絶狐蹤。”意謂我禪門之中,個個是獅子、象王(佛教聖物),都是不讀經而成佛的。莊宗又問:“那麽其他大師們為什麽都讀經呢?”回答仍是兩句詩:“水母元(原)無眼,求食須賴蝦。”海中的浮遊動物水母本沒有眼睛,它求覓食物須要依賴蝦的幫助,這對那些讀佛經的高僧和高僧讀的佛經是多麽辛辣的譏刺!
  唐代神贊禪師出傢於福州大中寺,後外出行腳時遇上著名的百丈懷海憚師,領受了禪法。神贊此時纔知道自己在大中寺的受業老師尚未省悟,就回到大中寺。業師見他回來,問他有何收穫,神贊說沒有收穫。業師讓他仍做雜務。
  有一天,業師在窗下看經,正巧一隻蜜蜂要飛往窗外,急切地撞擊着窗欞上糊着的舊紙。神贊看到時機來了,就說:“世界如此廣阔,不肯出去,卻鑽那故紙,一輩子也出不了!”業師一聽這話,十分震驚,放下經捲問他:“你上回外出行腳,究竟遇上什麽人?”神贊如實相告,業師立即打鐘集衆,恭請他的弟子神贊為大衆說法。這個故事極為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僧侶對禪宗和頓悟學說的嚮往。
  禪宗雖以“禪”名宗,卻反對傳統的坐禪修行的方式。慧能就尖銳地指出:住心觀淨,長坐不臥,“是病非禪”!
  南嶽係始祖懷讓禪師在南嶽衡山住持寺院,唐開元年間,有一位年輕僧名叫道一(著名的禪宗大師,後來成了南嶽係二世重要傳人),修行十分精誠專一,日日在山中坐禪。懷讓就問他:“你坐禪圖個什麽呢?”道一回答:“圖做佛。”懷讓聽了,就撿來一塊磚頭,在寺院門前的大石上磨起來。道一奇怪地問:“老師磨磚做什麽?”懷讓一面磨磚,一面回答他:“鏡子。”道一感到十分荒唐,說:“磨磚豈能做鏡子?”懷讓丟下磚頭,對道一說:“既然磨磚不可能做鏡,那麽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不用長年纍月地讀經,不用拘束身心地坐禪,當修行者們從這一係列僵硬死板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的心靈是多麽舒適輕快,多麽活潑自在!呵佛駡祖,貶抑佛經(這些佛門中大逆不道的言行),都可成為上佳機語。騎在聖僧像頭上,焚燒佛像來烤火(唐代天然禪師的故事),禪林一直引為美談。
  禪,一方自由自在的身性的天地。
  禪,一座無拘無束的心靈的傢園。
  禪,如此隨心適性,如此簡捷易行的頓悟解脫法門,怎麽會不吸引社會各層次的廣大的民衆呢!
  唐代懷海禪師住持江西百丈山,他規定禪僧必須經常參加勞動,並且以身作則。雖然年事已高,也堅持和衆僧一起幹活。有一次,一位僧人實在不忍心,悄悄地把懷海老人的勞功工具藏了起來。懷海無法幹活,就拒絶進食,他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位僧人衹好把工具還給了老人。懷海把禪僧必須參加勞動作為寺院制度寫入著名的《百丈清規》(又稱《禪門規式》),這一作法迅速地推廣到各地禪寺,並為後世禪林仿效。
  佛教僧侶長期讀經坐禪,勢必脫離勞動,依賴政府和施主供養。一旦社會經濟惡化,其生活來源便趨枯竭。這也是晚唐五代社會動蕩經濟蕭條時期,佛教其他各宗派紛紛衰敗的原因。唯獨禪宗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繁盛興旺。這正體現了禪的大膽革新,重視現實的精神。
  黃竜派第二世傳祖禪師曾經說:
  如果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如果衹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
  我在上文已談過禪的重視自我的精神,祖心把重視目前和重視自我相提並論,並且形象地比喻成如同眼和足一般的重要,這是極富啓示意義的。人如無眼,漆黑一團;人如無足,行之不遠。禪之所以能洞察心靈,發現人人具有佛性,能傳播於天下,綿延於後世,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眼和足呀!
  有一位住持廬山棲賢寺的禪師曾對僧徒說:
  出得僧堂門,見五老峰,一生參學事畢。
  五老峰,在這裏是眼前事物的代表或象徵。見五老峰,也就是重視目前。
  禪師經常使用“腳跟下”一語,例如有人問楊歧派創始人方會和尚:“怎樣學習佛祖的教說?”方會回答:“腳跟下!”雲門宗的重元禪師也要求學生“腳下看取”。這是極其平常通俗的語言,“腳跟下”、“腳下”也就是每個人自己的眼前目下。着眼目前,重視目前,參悟目前,投入日前,也便可達到禪所要求的“應用現前,隨處解脫”。
  有個僧徒問崇慧禪師(牛頭宗第六世):“菩提達摩沒來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呢?”崇慧回答:“沒來之前的事暫且別問,你如今的事怎麽樣啦?”僧徒表示不領會,崇慧又說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長空萬古不變,風月朝朝不同。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應當自我為主,立足眼前,參學領悟,這就是禪的要求。
  禪師時常把佛法和世間法相提並論。臨濟宗的女禪師妙總評論文偃禪師的名言“日日是好日”時說:這句話把佛法和世法都包容無盡。另一位臨濟宗禪師崇嶽說得更幹脆:佛法和世法統統都是混合一致的。註重現實,隨機應變,保持清醒頭腦,在這一方面,禪和世間法是相通的。雲門宗禪師懷璉說:“世間法裏,迷卻多少人?佛法裏面,醉卻多少人?至於不迷不醉,應該是什麽人的態度呢?”答案不言自明,無論對於佛法還是世間法,都應當保持現實的、不迷不醉態度的,應該是禪者。
  禪,是幾十代(其中有許多人中英傑)用了十幾個世紀的漫長時間精心構築的精神世界。此世界植根於深遠而豐富的華夏文化,也溶入了同樣深遠而豐富的印度文化。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藴涵着令人嘆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洋溢着東方文化特有的風範、情緻和魅力。
  對於這樣一個禪的世界,自然不是作為序言的一篇短文所能夠詳細探討的。這篇引文所介紹和論述的,衹不過是一個現代僧人用現代眼光來觀察禪的一些思考和體會,着重於禪對今人的啓示,僅供讀者參考而已。
  最後,引用古往今來歷代禪師常說的幾句話作為本係列叢書的開篇語: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領會意旨,一切自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第5節:盲人點燈第6節:不幸的騾子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第8節:聰明的狐狸
第9節:得勝的鬥雞第10節:火焰和木柴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第13節:鵜鶘第14節:自私的驢第15節:楊樹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第17節:相遇第18節:小孩買油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第21節:桃樹第22節:石頭和道路第23節:獅子的反思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