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
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易中天 Yi Zhongtian
于丹 Yu Dan
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
要有能力看见"我"的心于丹《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情怀"二字足以概括。
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字逐句地去做它的注释。
那么,我们今天怎么去看待《论语》呢?我们不能说它逐字逐句适用于今天的现实。
《论语》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儒术在罢黜百家之后被推为独尊之辈,这是政治;曾经作为儒学,历代那么多的儒生把自己的一生埋进去,这是学问;也曾作为"儒教",和"道"、"释"并呈庙堂之高。
我们站在今天,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一切我都不去谈。
我想说的是,《论语》是一种文化基因,《论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随时从心中被启动、被唤醒。
我们很小的时候会受到一种教育,讲我们要建立生命的觉悟。
那么,何谓"觉悟"?其实这是一个佛家语。
我们回到最本初的字义看看,很有意思。
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呢,是竖心加一个"吾"。
所以,觉悟、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在这样一个媒体资讯很发达的时代,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所有想要的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已非难事。
但是,"见我心"的能力,未必会因为科技的发达而同步增长。
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发现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复杂了。
我们比过去更艰难,因为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可抉择的东西更繁复。
所以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想,认知心灵,从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一点简单真理,以生活为依据,这就是我们今天重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孔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去遵守它吗?老师告诉他,如果有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恕",宽恕的"恕",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真正的强者心态,这个时候自己也天宽地宽了。
不想勉强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当我们要锦上添花多做一步的时候,也许有一个理性的声音提醒你说"过犹不及",那么"适可而止"吧。
所有这些话,都耳熟能详。
其实,今天我们如果行走在中国的农村,遇到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奶奶,她一辈子没念过什么书,但她仍然知道孔夫子。
也就是说,孔子不是文化人的专利,《论语》也不是高深学问,更不是象牙塔的专属,它其实就是埋藏在我们心里的一种基因、一种方式,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用体温重新焐热它、启动它,让它给我们一点生活经验的分享,一点智慧的激荡,这就足够了。
所以对我们来讲,《论语》不是艰涩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系统解读;《论语》也不是遥远的,我们可以敬而近,而不是敬而远。
真正的经典永远是朴素的,所谓"道不远人"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论语》。
易中天其实《论语》它本来就是一个草根的作品,因为孔子这个人本来是一个民间的学者或者说民间思想家。
他虽然也到官方去推销他的这个思想,但是他的这个推销好像是不太成功的,所以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给自己写的关于《论语》的书就命名为《丧家狗》,也就是说,当年的那个孔子也不过是条"丧家犬"而已,至于被供上了庙堂,那是后来的事情;而后来被供上庙堂的那个孔子已非当年那个"丧家"的孔子了。
《论语》一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它才被供起来,这个时候孔子就有一个"家"了,他就开始有了封号,就有了什么庙啊,有了他的店啊等等,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我个人觉得读《论语》的人还不太多。
曹操揽申韩之术,诸葛亮喜欢商鞅,这个时候儒术就与"百家"遭遇了。
遭遇的结果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是儒学相对比较衰败的时期,到了魏晋,也不是儒学的时代。
实际上曹操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包括孙权,他们要建立的政权,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法家寒族之政权"。
陈寅恪先生把曹操建立的政权叫"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权",所以那个时候我估计是没人读《论语》的,即使有人悄悄地读,也不一定有前途。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言 | 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 | 第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3) |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 | 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 | 第8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7) |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 | 第10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9) |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 | 第1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1) |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 | 第1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3) |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 | 第1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2) |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 | 第18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4) |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 | 第20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6) |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 | 第22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8) |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 | 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