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竜鳳再生緣   》 第二回 皇甫敬威鎮雲省 秦布政賭采朱陳      陳端生 Chen Duansheng

  卻說士番王兀鬆濤欲親出戰,元帥赤風不花嚮前曰:“待臣前去便是,狼主何必親出?”兀鬆濤曰:“孤自親出,衆將方肯盡心。”即掉槍上馬,放炮出營討戰。探軍報入中軍帳,皇甫敬披挂定當,帶軍出陣。
  且說兀鬆濤見元師軍隊整肅,響得一聲大炮,陣勢擺開,旗下坐着那元帥皇甫敬,面如銀盆,頭戴風翅金盔,身穿竜鱗鎖子黃金甲,坐下銀毫馬,手執爛銀槍,背插四枝三角白綾綉金旗,左懸弓,右挂箭,內襯大紅綉竜戰袍,背後一把帥字旗,綉着金字,大寫“武狀元及第都督大元帥皇甫”幾個大字。番王連聲喝采曰:“果然好個武狀元,人材出衆!”元帥赤風不花心中不悅,縱馬嚮前喝曰:“來者莫非皇甫敬麽?”皇甫敬曰:“然也。爾乃何人?留下姓名,好取首級。”番帥曰:“吾乃元帥赤風不花是也。若是中原人為天子,我們卻亦心服。元番同是夷人,膽敢興兵,屢迫得宋朝皇帝投海而亡,卻又不懷才德,擅奪中原天下,欲取俺等貢禮,俺故領兵奪取江山。爾既是好漢,豈不識強弱?何不早降,共取富貴。”皇甫敬曰:“宋朝氣數已盡,姦臣滿朝,天命歸於元朝,人心響應。我世祖皇帝應天順人,定鼎燕京。北番狂悖,被本帥直搗巢穴,叩首轅門求生。爾若識時務,速回巢穴,我主寬洪大度,當恕爾狂妄,若再狂悖,本帥定滅爾等醜類,做戒四夷,悔之晚矣。”赤風不花大怒曰。”爾有何本領,敢這等誇回?着魔的傢夥!”舉戟望皇甫敬面門刺來。皇甫杖喝聲“不得無禮”,亦把方天戟盡力朝赤風不花戟上一梟,赤風不花叫聲“好利害”,皇甫敬又是一戟刺來。赤風不花情知利害,留心交戰。元陣放起號炮,馮日升從左邊陣後殺來,施祖榮從右邊陣後殺來,番軍慌亂,元兵把土番殺得紛紛退下,馮、施二將乘勢掩殺過來。
  此時赤風不花在陣上已戰到四十餘合,被皇甫敬殺得滿身汗流,招架不住,又見後軍大敗,心頭慌亂,勒馬退下。皇甫敬把戟梢一招,三軍掩殺過來,三路夾攻,殺得土番連天屍首枕藉。返趕而回,衹見土番寨內,煙焰直衝上半空中,敗軍來報曰,“我們曹寨被二隊元兵衝入,放火僥了糧草,營寨已失了。”兀鬆濤大驚逃走。
  皇甫敬追趕十餘裏,方纔收軍回營。衆將俱來報功,元帥吩咐三軍飽饗,黃昏聽令,殺他片甲無存,從此一勞永逸。官軍勇躍候令。黃昏時侯,皇甫敬升帳,衆將分立兩旁。皇甫敬令副將馮日升領軍五千,攻打敢人左營,參將施祖榮領軍五千,攻打敵人右營,又着隨徵總兵官陳尚舉領軍七千,並大小將官,跟隨本帥劫他中軍大寨,三路俱要齊心協力夾攻。三軍領令,衹留三千人馬守營。
  且說土番王安了營寨,查點大將,韓起死於亂軍之中,又折了十二員偏將,又折去番軍一萬二千有餘,其餘帶傷及逃走,不計其數,加之又失了許多軍器馬匹,君臣十分優慮。至三更忽聽得號炮一咱,火把齊明,一聲發喊,三路元軍殺入營來,逢人便砍。土番睡夢間驚醒,人不得甲,馬不得鞍,叫苦連聲。番王慌忙上馬,元帥赤風不花亦上馬,方出中軍帳,見火光通紅,皇甫敬在馬上衝殺。赤風不花嚮前大喝曰:“皇甫敬休走,本帥與你拼個爾死我活!”舉戟就刺來。皇甫敬嚮前迎敢,番將形升舞刀上鴿助戰,總兵官陳尚舉挺槍敵住。此時戰鼓如雷,番軍左右俱大敗,馮目升、施祖榮殺轉中營相助。赤風不花戟尖一慢,被皇甫敬一戟刺中要害,死於馬下,元軍梟了首級。番將報了兀鬆濤,欲突圍逃走,番將行升心中一慌,刀法散亂,被陳尚舉一杜刺死,官軍割了首級。皇甫敬傳令休嫌辛苦,務要竭力追趕。殺得土番真個片甲無存,屍體滿地,衹顧逃走本鄉而去。元軍追趕,直追二十餘裏、方纔鳴金收軍。將士俱來報功,皇甫敬大鎬三軍,吩時住兵三日,然後進徵。
  且說土番是夜大敗,各逃回本鄉,衹剩兀鬆濤自己人馬,不上二萬,又無大將,哭曰:“元朝來了這個皇甫敬,兩陣殺得孤軍散亡,如何是好?”丞相吉超然曰:“狼主且慢悲傷,如今臣恐這皇甫敬早晚必得勝,領軍前來剿伐,那時難以抵當。今當寫書差人往見皇甫敬,求其收兵,容我們回國,收拾降表貢禮歸降。倘再遲延,敵軍一到,為害不小。”兀鬆濤心中害怕,衹得令寫降表降書,盡推罪於赤風不花元帥身上,差一員能言的番官土全鈴,直到元營,對轅門官說明乞降事體。
  轅門官報入中軍帳,元帥就傳令進見。土全鈴從東角門來到中軍帳前,見兩軍威毅整肅,戰戰兢兢,嚮前跪下,連連叩頭曰:“敝主因誤為元帥赤風不花所惑,興兵侵犯天朝疆界。元帥天兵問罪,敝主就欲獻降,奈赤風不花逞勇不從,以致喪亡。然竊自願實非敝主本心,今數雄俱亡,敝主反悔莫及,特遣卑職獻呈降書,叩乞元帥開天地仁慈之恩,容改過自新之路,暫且班師回城。容敝主回國,虔修貢禮,解送軍前,俾元帥好得班師回朝。”說罷,把降書降表呈上。傢將接了,送上案來。皇甫敬當即拆開降書看過,曰:“爾主叛逆,理當滅國。因是姑念初犯,以體上天好生之德,今本帥回歸城下,容爾等一月為期,速備貢禮前來。如敢有違,大軍前去,誓必滅國方休。”土金鈴叩謝曰:“元帥如此寬恩,番人再不敢有異心。”遂辭別退出,回營見番軍說明皇甫元帥寬限一月,容我等回國備貢禮等情。兀鬆濤大喜,傳令就在今夜拔寨回國。次早探子報說番軍退盡,皇甫敬亦令退軍,屯紮外校場伺候。一面具表告捷,奏請番王請降之事,差官進表天子,不題。
  且表元帥日日操演,過了半月餘,番官土金鈴解送貢禮並土産物件四車,另送金帛彩緞,豬羊美酒,搞賞三軍。皇甫敬收下,盡行搞賞三軍,俱皆歡呼,稱頌元帥清廉,不貪財物。皇甫敬即差隨徵副將馮日升帶表並一千軍士,同土金鈴押解貢禮進京,候旨班師回朝。馮日升同番官起身,早到北京。次早進呈貢禮,到午門外候旨。世祖聞奏,先宣馮日升入朝,面詢徵戰等情;後方看表,竜顔大悅,將表與群臣看曰:“皇甫敬兩陣殺得土番大敗乞降,請旨伺候班師,卿等意見若何?”衹見右丞相祁盛德出班奏曰:“陛下初建基業,人心未定,且雲南地近番界,土番雜處,依臣愚見,可令皇甫敬坐鎮雲南全省,彈壓人心,即令其軍回朝,未知聖意若何?”世祖曰:“朕亦有此心,與卿所見相可。”遂宣土金鈴入朝。土金鈴來到金階,俯伏朝見,呈上降表禮單。世祖看畢,令內監照單把降禮收入內官,又用好言安慰番官,着暫住館驛,侯領恩詔回國。番官退出,館驛自有驛官款待,不表。
  世祖加封皇甫敬為都督雲南兵馬大元帥,節制文武官員,便宜行事,其所帶隨徵官軍,盡行回京,好得封賞。詔下,差官起身。次早,帝發恩詔,交番官土金鈴帶回,安慰番王。
  且說帶詔官帶詔,不日來到雲南府。皇甫敬受詔,備酒禮待差官,不表。
  次日,交差官回朝謝恩,然後着總兵官陳尚舉領二萬人馬回京。地方官把雲南府城內巡撫衙門改為元帥府,再擇地蓋造巡撫衙門。皇甫敬迸居元帥府,即寫書差傢將進京,搬取傢眷前來同享富貴。傢將到京,拜見夫人,看了書信,即擇日搬傢眷。沿途地方官因皇甫敬乃是京營兵馬大元帥改調,即今天下兵馬大元帥,故沿途俱撥官軍護送。及到雲南府,官員出城迎接,好不興頭。進入帥府,夫妻父子相逢,備席慶賀。自皇甫敬坐鎮雲南,治得全省盜賊潛跡,境內升平,皇甫敬閑暇無事,用心教訓兒女讀書。
  光陰似箭,女兒年登十二歲,長的面貌端厚,顔容秀麗,皇甫少華也生的竜眉秀目。姊弟俱皆聰敏,至十二歲,吟詩作文,件件精通無比,皇甫敬夫妻十分溺愛。一日姊弟偶然閑談,長華對少華曰:“吾乃女流,縱使詩文蓋世,亦是無益。我今欲棄書史,學習女工刺綉,並隨父親習學武藝,亦好防身。賢弟可自用心攻讀,以圖上進。”皇甫少華曰:“我乃將門之子,爹爹年登十八,即中武狀元,我欲跟隨爹爹學習武藝,異日求取功名,振先人傢聲。”皇甫長華曰:“賢弟此想卻也不差。”姊弟遂把此情稟知母親,元帥夫妻甚是歡喜。元帥曰:“女兒生成力大,若習學武藝,正是一員女將。”從此姊弟留心學習弓馬馳射,並習武藝。公子慣用一支方天畫戟,小姐用兩口綉鸞刀,果然也無難事。以是姊弟十五歲,弓馬武藝極精。公子力大無窮,慣用一百餘斤重弓,能射二百餘步,百發百申。皇甫敬常對夫人曰:“若使朝廷開女場,女兒定中狀元。”
  忽一日,乃是朔望日,閤府文武官員俱來參謁,直到了巳牌方散。退入後堂,尹夫人迎接坐下曰:“老爺公事完畢,辛苦了。”皇甫敬曰:“事上接下,真是辛苦。衆官前來參謁,卻亦艱難;下官接待下僚,卻也不易。”尹夫人曰:“但願孩兒日後得似老爺,少登高第,官居極品,心願足矣。”皇甫敬笑曰:“不是下官溺愛不明,孩兒俱此才貌,異日功名,當在下官之上,我們老景有靠。就是女兒日後富貴,亦是不小。”夫人曰:“若依名爺之言,我們許是有幸,衹是一對兒女,年己長成,姻緣未擇。”皇甫敬曰:“下官倒有一句要緊話囑托,女兒降生之日,月單證勝,墜落吾傢,異香滿室,將來必然大貴。而且舉動幽閑,慮事周全,言語不苟,天地既産奇女,必是良配方成佳偶,機會若到,自然天賜良緣,毋勞人謀。我們若急擇婚,反誤他終身,不若聽其自然為是。”夫人曰:“妾産兒女之日;俱夢註生娘娘幢幡送生,女兒另有奇徵,聽天主婚,卻是有理。但孩兒姻緣,亦當要緊。”皇甫敬曰:“孩兒降生,月華異香稍減,雖不及女兒,然亦富貴不小,若說姻緣之事,我胸中已有定數。”夫人曰:“未知駭兒姻緣,老爺主意什麽人傢?”皇甫敬曰:“盂兵部之女孟麗君,
  年亦十五,才貌雙全,可為吾媳。吾當遣媒求親。”夫人曰:“莫非孟士元之女麽?”皇甫敬曰:“正是。”夫人曰:“孟氏既有才貌,年已及聘,亦當速遣媒求親,遲恐有誤。”皇甫敬曰:“待我寫信,托本省布政秦承恩為媒。”即寫書一封,交傢將帶一眷弟帖交秦布政托求親事。
  傢將領了書帖,上馬直到布政衙前下馬,來見把門官,說明來歷。把門官入內其報布政:“啓上大老爺,皇甫敬元帥差人有語面稟。”按秦布政乃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人,是二甲進士出身,居官甚清正。即叫皇甫敬傢將進內,拜畢,呈上書帖,拆開看過,令傢人發回裹折,交付下書人曰:“歸見元帥,說今日已晏,來早本官即便前往,定有好音。”下書人領命回去。秦布政自思孟士元與皇甫敬元帥相好,皇甫少華才貌雙全,來日前去,必定成就。
  且說孟尚書乃在雲南昆明縣東門外居住,名士元,字蘭𠔌,十七歲申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摧升至兵部,傢資富裕,為官清廉,前因丁母優回傢,後服閡,尚未迸京。娶妻韓氏,夫妻相敬如賓,故不娶妄。年四十生下一男一女,兄妹俱是孟士元教讀。男名孟嘉齡,年十七歲已申二甲進士,入了翰林,時年十九,近來告一年假,回傢省親,娶方氏,乃是將門女。按韓氏生下女,懷孕順月,即令人覓一證直乳奶來傢,等生下男女,好使其乳養。昆明城申有一婦人杜氏,自幼識字,女工傢務皆精。十七歲,嫁夫蘇信仁,字小泉,乃寒儒教讀,自己卻亦勤讀,奈因命寨,功名衹是不就,全仗蘇大娘針指相幫度日。至二十五歲時,方纔有孕,夫妻十分歡喜。至臨産之時,杜氏腹中絞痛,夢見紅衣婦人,引一花冠翠袍仙女迸房曰:“杜氏,爾夫命薄,雖是囊螢映雪勤讀,終是功名無分,且又年壽不永。吾今特送焚香女與爾為女,日後富貴,使爾半世受用。”及醒,遂即生下一女,因有仙人囊螢映雪之語,遂取名映雪,心知此女後必大貴,遂用心撫養。且喜乳漿過多,吃食不盡,贈與鄰兒長服。映雪方周歲,適丈夫蘇信仁一病而亡,安葬完畢,衣服典盡,自思命苦,縱使改嫁,亦無好處,反傷名節,況此女必非常人,寧可守節,不如做個乳奶,又可撫養女兒。
  未知求親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第二回 皇甫敬威鎮雲省 秦布政賭采朱陳
第三回 蘇大娘乳哺守節 孟士元訂期比箭第四回 劉奎璧貪色誤事 蘇映雪憐纔相思
第五回 蘇映雪夢訂良緣 劉奎璧詭托美意第六回 奎璧使計害忠良 燕玉訂婚放夫婿
第七回 後花園少華逃生 小春庭進喜放火第八回 皇甫敬忿心拷僕 江進喜詭詞復主
第九回 元城侯聽子薦賢 皇甫敬忠君報國第十回 漢元帥過海鏖兵 番軍師隱身擒將
第十一回 彭巡撫冒奏陷忠 尹御史通信保嗣第十二回 全忠義主僕逃生 盡節孝母女侯死
第十三回 念忠良義結芝蘭 全名節假求配偶第十四回 韋勇達拜認母子 熊友鶴尋訪仙師
第十五回 為功名英雄苦練 圖美媳太郡進表第十六回 成宗帝麯意賜婚 祁丞相孽緣強合
第十七回 孟小姐畫圖慰親 劉國舅備聘逞勢第十八回 貞清女男裝逃難 義烈婦代夫報仇
第十九回 蘇映雪行刺技術 劉奎璧奪妻中傷第二十回 孟尚書怒索人命 景夫人喜認義女
第二十一回 成宗主金殿勸和 劉皇后內宮賜妾第二十二回 孟小姐換姓改名 康若山移花接木
第二十三回 風流妾暗羨才郎 慷慨父厚待義女第二十四回 錯中錯二妾求歡 人上人三元及第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