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鳳凰池   》 第二回 榻懸香積誰憐遷客是仙人 詩和齊紈不惜改妝尋吉士      劉璋 Liu Zhang

  詞曰:
  一味鬍謅,髭須撚盡,那管調乖韻謬。洛陽有客實多能,始信道無????貌醜。詩思如流,丹青遠擅,雲水成文非偶。何緣紈扇兩憐纔,默默地心知對手。
  —— 右調《鵲橋仙》
  話說利士圖將銀五十兩送與洛陽知縣,說此事必要鍛煉成獄。那縣官姓莊名佩,受了白公子囑托,即便簽了硃票,着兩個捕人去拿雲生。
  到了門時,打進去,早已空空如也。遂着落四鄰,就叫赤心老僕,問他相公那裏去了,他道:“我相公不做什麽不法的勾當,問他怎的?”那捕人道:“還要嘴硬!你傢相公現今交通蜀寇,有人出首,縣裏大爺着我們來拿他。”赤心道:“皇天有眼,哪一個天殺的誣害好人,我傢相公久已在外遊學。”捕人問道:“往哪裏遊學?”赤心道:“兩衹腳生在他肚底下,怎知他天南地北去了。”
  那捕人把赤心帶到縣裏來回話。莊佩審問一番,赤心裝聾作啞,胡亂答了幾句。見他年紀已老,不好十分難為,衹得吩咐收監。差人回覆白公子,白公子又要把萬生出氣。誰知萬生別了雲生,也嚮他州外府去了。白無文空費一百兩頭,一些事不曾做得。尤、符二人不敢再幫白賁,連這赤心也慢慢的放了。
  再說雲生同鬆風出了城,一頭走一頭想道:出便出門,還是走往那裏去好?思量天下文風莫如浙江,而江南尤為人文淵藪,不若到彼,再作去處。遂一路過江而來,到了金陵。心裏想道:吾聞姑蘇乃人煙輻轄之地,且山水佳勝不下洛陽,況當初梅福也曾避跡吳門。萬兄曾教我更姓改名,我這禍從看梅起的,就叫做梅再福吧。就叫鬆風以後衹稱梅相公,籌計已定,搭船竟到蘇州,船從虎丘山過,還了船錢,上了岸。
  這時節已日落西山,月升東嶺,主僕二人欲尋旅店歇宿,怎奈路生不熟。衹見山腳下人傢窗上映出火光,裏面如有吟哦之聲。雲生對鬆風道:“衹得要往這人傢去藉宿了,明日再處。”鬆風依言去敲那人傢門,衹見裏面一人開門出來,雲生看那人:禿了頭,赤着腳,一部落腮鬍,身上穿一領不白不黑的單海青。雲生忙拱手道:“晚間不該驚動老丈的,因小弟客遊貴府,今晚沒處藉宿,敢求指路,不知此間可有旅店麽?”那人見雲生青年美貌,言詞和雅,知是斯文一脈,忙答道:“這裏近山鄉墅,沒有旅店,衹是臺兄遠來,沒處歇息,小弟敝館雖陋,將就可以容足。不識尊意若何?”雲生拱手謝道:“若得老丈見留,真是感出望外了。”
  那人連忙引雲生進門,相見過,那人到臥房中叫道:“有客在此,狗兒快些起來燒些晚飯。”衹見床上爬起一個孩子,口中嚷道:“正要睡睡,衹管亂叫。”那人又吩咐幾句,衹得起來煮飯,鬆風就去燒火。那人方纔出來陪雲生坐。雲生見那人書案上擺下一本《註釋千傢詩》,四下裏擺下幾衹破臺凳,便曉得他是個處館先生了,便問道:“尊姓大名?”那人答道:“在下秋人趨,嚮來某某老先生傢,與在下相知,因兩年俱已棄世,無處安身;更兼賤內已亡,豚兒年幼,沒奈何,衹得教幾個蒙童度日。論起在下,也會吹彈歌唱,就是四句頭律詩,八句頭絶句,也將就湊得來。怎奈時運不對,這些鄉人不曉得敬重斯文,真正是對牛而彈琴者也。”雲生聽他說話假作在行,曉得是吃白食一流人物了,便道:“如此多才多藝,可惜大繩小用了。”秋人趨道:“請問相公高姓大名?”雲生便把所改的姓名對他說了。
  這邊說話未完,那邊飯已煮熟,和盤托出。此時四月中旬,醋炒芥辣一碗,白酒一壺,忙來相陪,便道:“其實不是請相公的,因天色晚了,沒處買物,幸虧今早頑徒送來的芥辣,聊當生萏待賢之意。況且菜重芥薑,料相公决不是一齊不取諸人的了。”雲生忍住笑,衹得致谢幾聲。飯畢,就叫兒子背了兩捆稻草鋪在地上,鬆風將被褥鋪起,人趨道:“相公行路辛苦,早些睏而知之吧!”雲生謝了他,他也進去竟睡了,各自安息。
  那雲生心中有事,輾轉反側,再睡不着。因想道:“我如今一身作客,四海無傢,雖則遨遊至此,身邊盤費有限,倘或用盡將如之何?必得一個資身之策,一則使衣食無虞,二則使讀書有地。倘僥幸得了功名,則婚姻之事慢慢訪求便了。”越思量越睡不着,左思右想,忽然想出一計道:“我的書畫雖不稱為超凡入聖,卻也頗可看得過的。吾看秋人趨雖文理欠通,做人倒有雅緻,莫若明早央他此間藉個書畫之所,暫作資生之計。況姑蘇山水佳勝,遊人不少,或可藉此以物色知己,邂逅舊遊,效那君平賣卜的故事,夜間焚膏苦讀,閑來覽勝探奇,有何不可?”籌計已定,到纔睡去。
  不覺已是天明。起來,秋人趨早來問候。雲生道:“偶爾相逢,蒙老丈這等用情,叫小弟如何報答?”人趨道:“衹是怠慢,何足介意。昨晚匆匆,不及問得梅相公貴處那裏,不知敝所有何貴相知,望乞明示,以便在下好來問候。”雲生道:“小弟河南洛陽縣人氏,慕貴處人文佳麗,山水幽奇,故此跋涉而來。先人雖曾薄宦,因小弟幼年早孤,縱有相知,未皇認識,正要浼老丈尋個清幽棲息之所,小居於此。常常晤對,不識可否?”人趨忙答道:“原來是一位公子,小弟失瞻得罪了。清幽之所,此間倒也不乏,但不知相公作何勾當,仍望明示,以便在下好去尋覓。”雲生道:“小弟略知書畫,意欲即藉此為遨遊資斧,解為延訪相知之策,得遂鄙懷,圖報有日。”人趨道:“原來相公有此妙技!美好求善賈而沽之也,豈可韞匱而藏之乎?在下吃了飯,即便出去一覓。”雲生叫鬆風稱了幾錢銀子,送與他作支持,人趨半推半就的接了,與雲生同吃了飯,忙忙出去了。
  雲生獨坐無聊,看見他案上有幾本亂書,因隨手去取一本來看。衹見面上寫着:《皮裏詩稿》,雲生就曉得是他所做的詩了,衹是解說不出“皮裏”二字之義,仔細思量,便會意着了:畢竟是看見褚季野“皮裏春秋”一句話,故此就取了這號,以押那“秋”字意思耳,不覺笑將起來。再揭他的詩來一看,衹見第一首題目是:清明前新柳詩,上寫:
  清明時節百花香,一帶沿河種柳楊。
  軟枝風弄常憂折,新葉鴉棲盡飽嘗。
  攀來真可鞭牛背,拽去猶堪係馬繮。
  傢傢祭掃將來近,亂插墳明與塚傍。
  雲生暗想道:“這樣笑話兒倒可以醫閑醒倦。”後面看去,無非物以類聚,不是馬鳴,便是驢叫了。
  正看得有趣,那人趨已回來。雲生即忙掩過,問道:“煩勞了,可曾覓得否?”人趨道:“小弟與相公雖衹乍交,受人之托,必當終人之事。此去裏許,有一小庵,倒也幽雅,有臥房,有廚竈,外邊又有店面,正好作書畫之所,租價甚廉。”雲生道:“老丈作是當行,不消說是妙的。但不知可有僧人住否?”人趨搖手道:“沒有沒有。裏面自有絶大的寺院,這庵不過是藉遊客安寓的,小弟便把相公高才絶技與那住持說了。那住持嚮與小弟有一面,他說道:‘秋相公指引來的,必然不差。’故此一口應承。相公可就去那。”
  雲生依言即便隨了人趨迤邐而行,不一時到了。雲生擡頭一看,門桁上有一扁曰:棲雲庵。雲生心中大喜,道:“事有湊巧,庵名與吾姓相同,這是預定的數了。”進去看時,果然幽雅精潔,並無佛像,諸般器皿畢備。人趨安慰一番而別。雲生即命鬆風買了些要用的東西,不一時便把書畫的店開起來。壁間粘起一聯雲:
  坐對好山開光景,門無俗士壯詩懷。
  且喜那雲生書法遒勁,畫更傳神,所以不多幾時遠近聞名,衹是醉翁之意原不在酒,雲生看得淡然,全無書畫傢一點邀名射利的俗套。暇時即便埋頭居志。鬆風但供掃地焚香,烹茶洗墨。閑時即去釣魚,倒也快活。人趨時常到庵,做幾首歪詩請教雲生。雲生感他殷殷之意,替他筆削改竄,雖不能脫胎換骨,比那新柳詩已不同了。雲生也時常到他館中,就把自己的詩稿藉他為指南車,兩人遂漸相知不提。
  且說那總兵文斌,表字武兼,原是文信公後裔。少年曾嚮志詩書,衹因功名蹭蹬,棄文就武,謀略勇敢,所嚮有功,故就超遷總兵之職。夫人莫氏早已去世,竟無子嗣,所生一女,名叫若霞,總戎自從侍郎疏救回傢,便不住在城中,徙居虎丘別墅。構一所潔淨房屋,中有一樓,取名避賢樓,朝夕與若霞小姐談論古今,不與一毫外事。且喜若霞小姐纔驅道韞,姿勝毛嬙,喜好的是裁詩染翰,吟月哦風,把一個避賢樓四壁粘滿詞翰詩箋,卻將總戎的圖書記龜鈴印上面。若計他詠絮才情、辨訟智慧,是一個佳人中才子;又天生貞靜幽閑,閱見古來文人才士,無不羨慕,所以憐纔一念,平生至切,竟是一個佳人中君子;且寸許柔腸,偏多理智,隨你意想不到,一經巧算,竟有鬼神不測之機,又是個佳人中智士;至於捨經從權,而權不離經,以正為奇,而奇不失正,更是佳人中一個英雄。所以總戎雖有伯道之嗟,幸有中郎之慶,愛之如掌上珠玉,立志要擇一個郄傢快婿。總戎一來是個廢宦,二來避居虎丘,那些富傢子弟落得不來混擾。那小姐身旁侍女名曰紅萼,善調鸚鵡,亦解簪花。又有一個乳母何嫗伏侍。總戎志存淡泊,不蓄僕從,衹有奶公何老官朝夕跟隨。唯其斂勢潛蹤,所以無人來往。
  且說何老官有個孩兒一郎,年尚數齡,也在秋人趨館中念書。這時交五月中,天氣漸熱。一郎見這些學生都有扇子,歸傢也與何嫗要扇子啼哭。何嫗沒奈何,叫他揩幹淚痕:“跟我進去與小姐討一把。”此時小姐正在避賢樓上學字,乳母領了一郎一徑上樓,小姐便問一郎怎麽不讀書,來此則甚。乳母便笑說道:“這短命的看見別人有扇子用,回來定要我的,一時沒有,衹管啼哭,因此來問小姐,可有用過舊扇,討一把兒。”小姐便隨手拿一把與他。一郎道:“我不要這舊金扇,要一把有字的白扇子。”小姐笑道:“此小孩子曉得什麽,也要有字扇子。”便在扇匣中揀一柄白的,趁此時學字,便將自己《曉起聽鶯詩》寫在上面,付與一郎道:“有人問你,不可說是我寫的。”一郎笑嘻嘻的點頭,跑到學中。
  那雲生正在館中與秋人趨談話,停了一會,人趨往裏面去了。一郎便伸手扯雲生衣服,道:“梅相公,你看我扇子上的詩寫得好麽?”雲生初然還認是人趨寫的,仔細一看,衹見那筆力秀媚,體格停勻,早已吃了一驚,及至念起詩來,不覺拍案大叫道:“仙筆也!仙纔也!天地間有這等纔韻,我梅再福甘拜下風矣!”秋人趨聽得了,忙走出來接看,雖不識十分滋味,卻見字兒寫得端楷,也混贊了幾句,忙問一郎這是那個寫的,一郎搗兒道:“不知誰人掉在路旁,我方纔走來擡得的。”兩人信以為然,遂不復問。雲生道:“我在此多時,不曾遇着個有纔的人,不意無心中獲此仙筆。可惜姓字不留,無從訪問。若有蹤跡可尋,我就走遍天涯,也要尋他出來,與之握手談心了。”你道這首詩怎麽樣好,雲生這等贊嘆,原來那扇上寫的是:
  雞塞迢迢夢正迷,好音忽送小窗西。
  飛來不啄花間露,偏嚮愁人宛轉啼。
  雲生念了又念,人趨道:“梅相公為何迂闊?如此鐘情愛慕,何不也和一道,寫在上面,做個楚漢爭鋒,何如?”雲生道:“衹怕做出來時,珠玉在前,自慚形穢耳。也罷,既是秋兄這等說,衹得要效顰了。”即援筆寫出一首在那一面。人趨吟哦一遍,不免贊好幾聲。
  雲生別了人趨回庵,早見一個人坐在那裏等候。見了雲生忙問道:“尊相何處流連?小子等得好不耐煩。粗扇數柄,乞求大筆。”雲生便問他來歷姓名,那人道:“小子水有源,江西吉水縣人,因有賤業到此,聞得相公大纔,求做幾首好詩,寫在扇上。小子有個侄兒,名喚伊人,年未及冠,才調驚人,江西一省頗頗著名。他也自負才高,未免輕世傲物。常說不但江西無纔,便道天下怕沒有個對手,如有與他並驅中原,不惜輸心服氣。因此叫小子在外搜羅當今的有名詩畫。前日也曾重價買些與他,誰想他眼也不入,倒埋怨我枉費錢鈔,買了糊窗覆甕的東西。今見相公青年多技,遠近著名,必然可與相敵。望乞寫幾首絶妙詩詞,待小子帶回,折服捨侄的傲氣,使我心也快活一場。”雲生暗想道:“此人既口出大言,必有抱負,我便用心做幾首,有何不可?”便一口應承,約定日期來取。
  再說那一郎拿了扇子回去,一徑跑到小姐那裏來。小姐便問道:“一郎,今日可有人看見扇子麽?”一郎接口便回道:“有一個梅相公看了扇子,衹管拍那桌子,叫道:好,他後面也寫了些字,小姐你看看,可好麽?”小姐接來一看,衹見鐵畫銀鈎,煙飛雲涌,上面寫道:
  臥緑穿紅似醉迷,嬌聲東囀復流西。
  可知衣錦心應錦,綉口今朝讓爾啼。
  小姐念完,私心驚駭道:“何物書生,有此風情雅緻。看他詩中之意明明稱賞,而又自屈,但不知何等品第,是那裏人氏。”忙問道:“他是何等樣人?與你先生相知。”一郎道:“他是遠處人,不知什麽緣故,搬在棲雲庵,開書畫店哩!”小姐又問道:“你看見還是後生,還是老人傢呢?”一郎道:“他是一個後生相公,與小姐面兒一般樣標緻的哩!”說罷,來討扇子。小姐道:“他寫得不好,換一把與你吧!”一郎便笑嘻嘻接了去。小姐仔細看那詩,想道:“我看此詩豐神淡遠,態度橫生,定非俗士,為何墮入塵俗中?或是遁跡埋名的人也不可知。”將詩衹管沉吟,遂起憐纔之念,便要思量計策,去見他一面。
  不覺時逢七夕,文總戎被虎丘寺僧請去。小姐便叫何嫗進來,說道:“我今日要去望一位朋友,要你裝個傢人作伴,千萬不要相辭。”乳娘笑道:“小姐癡話了,深閨綉閣,又不是男子,有什麽朋友!”連紅萼也掩口笑起來。小姐即便把扇上和詩之事說與他,道:“我自從看了詩後,憐纔之念忽忽於心,聞這人是個少年秀士,我一嚮要會他一面,幸得今日老爺不在。不免將衣服頭巾穿戴起來,扮作秀纔模樣;你便穿戴了何老官衣帽,權為老僕,同去望他。倘是塵俗之士,一拱而別;如果是真正才子,我便與他訂為兄弟,日後就有托了。你也快去妝扮起來,包你沒有破綻。”何嫗笑了又笑,道:“小姐當真要去,我也難以阻擋。沒奈何,衹得把老奴衣帽穿戴好了。”小姐早已打扮得齊齊整整,問紅萼道:“你看我兩個像也不像?”紅萼道:“乳娘雜在管傢中倒也不差,衹是小姐雜於這些歪秀纔中,卻是千中選一。”三個說說笑笑,小姐對乳娘道:“你衹稱我做石相公吧!”寫了名帖,兩個悄悄的從後門面出,一路同去。
  早到了棲雲庵,何嫗早把名帖遞進,鬆風接來與雲生一看,衹見上面寫道:
  眷弟石霞文拜
  雲生忙忙整衣,接了進去。見畢,雲生看那若霞,如出水芙蓉,亭亭獨立。若霞看那雲生,似臨風玉樹,矯矯出群。瞻顧之間已知必定多才了。先是若霞問道:“久慕梅兄大名,未獲識韓,今瞻芝宇,大慰饑渴。敢問臺號?”雲生道:“小弟襪綫短材,敢勞仁兄枉駕,賤宇再福。請教石兄大號。”若霞道:“賤字葭雯。”說罷,鬆風獻上茶來。茶罷,若霞道:“小弟今日一來拜候,二來因敝友葭文若,有祖扇兩柄,要煩大筆,又道是今日七夕佳期,聞梅兄詩詞雙妙,敢鬥膽請教大方。”雲生道:“不纔鄙句,但恐遺笑臺兄。奈何,奈何。”即命鬆風磨起墨來,那邊何嫗早已把扇放在桌子。雲生不假思索,一揮而就,雙手遞過,道:“草草塞責,早希郢政。”若霞見其敏捷,光已驚奇;再仔細看時,恰是那《鵲橋仙》調二首,念道:
  梧桐一葉,涼風微發,為探鵲橋消息。經年纔得一相逢,不做美,數聲促織。隔河咫尺,迢遙千裏,一日三秋思憶,明朝依舊各西東,怕添上眉頭秋色。
  —— 其一
  經年相別,一宵纔晤,誰說為雲為雨。涼風淡月恰逢秋,何必起,悲秋情緒。良緣不偶,佳期常隔,何必雙雙牛女。佳人才子各天涯,料今夕凄涼無數。
  —— 其二
  若霞看完,嘖嘖稱之不置,道:“小弟性耽詩賦,不過信筆塗鴉,怎如梅兄思入雲成,筆生風下。小弟當朝夕頂戴瑤章以為模楷矣!”雲生大喜道:“石兄既善詩詞,必須也要請教。拙作即作碔砆,以引荊山之璞。”若霞道:“小巫見大巫,氣已久索,還敢布鼓雷門以致撫堂鬍盧也。”雲生衹是不住催促,若霞道:“小弟傢父在船等候,兄畢竟要小弟獻醜,衹得把一舊作應命了。”雲生衹要看他筆氣,那裏管什麽新舊,便道:“最妙。”若霞便輕舒蠶繭,慢展兔毫,就把《曉起聽鶯》這首絶句寫出來,遞與雲生。雲生大驚道:“小弟曾經扇頭看過,原來就是臺兄佳章,小弟多多得罪才人了。”說罷,連忙重新施禮,道:“如此仙纔,而小弟魚目混珠,深可愧赧。今日邂逅之遇,誠非偶然,待小弟北面負芨,朝夕請益,不識臺兄允否?”若霞道:“梅兄捨蘇合而羨蛣蜣,使小弟顔厚十重鈦甲矣!既蒙相愛,敢締範、張之誼何如?”雲生大喜,道:“承兄不棄朽材,俯垂青眼,真正是萬幸的事了。”兩人遂拜盟為兄弟,若霞便要辭別,雲生道:“今既為異姓骨肉,敢留作平原之遊,何如?”若霞道:“恐老父在舟久等,就此告別。”雲生問:“尊舟何處?好便明日拜望尊公。”若霞道:“不煩掛念,明日當同老父造寓盡歡可也。”雲生信以為然,就不相強,遂依依而別。正是:
  自古才高人罕知,憐情誰復似蛾眉。
  從茲雲樹瀟湘隔,兩地空勞明月思。
  到了明日,雲生等候多時,竟不見到。忙叫鬆風各處尋訪,杳無蹤跡。又不曾問得籍貫,心中怏怏不已。此一會,有分教:
  未坦東床,先登東閣;甫逢西子,衹泛西湖。
  要知後事,且待下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賞梅花俠概詩才並見 舞寶劍鬼謀蝎計前來
第二回 榻懸香積誰憐遷客是仙人 詩和齊紈不惜改妝尋吉士
第三回 奇女子因奇夢得遇奇緣 傲書生逢傲纔全消傲骨
第四回 醉公子何來月下驚人 憶多嬌衹為樓中斷句
第五回 忠臣陷虎坑願作刀頭鬼 淑女投豸史暫為幕府之賓
第六回 有心一見傾心認真成假 睹面幾曾識面因舊逢新
第七回 東床坦腹願天速變男兒 西閣談心對月宜聯姊妹
第八回 假偏遇假一首詩窺破機關 癡復逢癡三杯酒旋成姦計
第九回 金玉代傾為良友得逢聖主 琵琶別抱恨姦朋忽奔佳人
第十回 假名嬌客相逢頂替春元 無義相公巧值多言銀鹿
第十一回 對面不相逢暗暗傳知消息 笑談來竊聽明明說出根由
第十二回 白丁公子狗洞裏思食天鵝 青眼泰山竜座前求婚丹鳳
第十三回 擔水賣人姦兵部當場遺醜 命題限韻聖天子枉駕為媒
第十四回 三軍奏凱方表是男兒 一疏朝天始成為俠烈
第十五回 是是非非二小姐千般巧計 顛顛倒倒兩狀元滿肚疑心
第十六回 打破疑團舊朋友與新朋友一傢完聚 參通妙想大姨夫與小姨夫兩姓姻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