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餘邵魚 Yu Shaoyu

  薑後墜於樓下,頭破腦裂,頃刻而殂。時,太子商郊,年方十三,聞母後被刑,直奔樓下,抱屍號哭。紂王撫慰曰:“爾母嫉忌忤旨,故自殞於樓下,不必痛哭,以傷情性。”太子告曰:“母後未聞失德,父王信讒而陷至死,今又不收葬其屍,何棄結發而絶重倫耶!”紂王聞言餘為動情,即收薑後之屍,以厚禮葬之。遂立蘇氏為正宮,太子慟母死於非罪,又見立妲己為正宮,晝夜號哭不止。
  費仲奏曰:“薑後之父薑桓楚,為東方侯伯,鎮大兵雄,若聞大王殺皇后,立妲己,太子哀思,必興兵乘機謀反,不如詐稱國有大政,宣四侯伯入朝同議。桓楚若至,即擒斬首,以絶後患,有何不可?”紂王大悅,即時遣使,宣四方侯伯。
  卻說西伯侯,姓姬名昌,乃太王之孫,王季之子。其父生得竜顔虎眉,身長一丈,有四乳,口角豐隆。承祖父遺政,布德行仁,專恤鰥寡孤獨,小邦諸侯,各傾心服德,兩班群臣有太顛、閡天、散宜生、辛甲、鬻子等,皆賢明君子,以輔相治道。及聞紂王失德,每欲入朝進諫而未及暇。忽聞王使至,問群下曰:“商王此詔,非宣議政,當有異論。吾嘗觀先天之數,吾有七年之厄。此行倘陷不測,爾等宣德布政,匡扶西土,不必遣人訪我。若待災滿,自當西回。”群臣曰:“主公既知此行不吉,辭而勿往何如?”西伯曰:“君命所召,焉敢故拒?”
  即日發駕出岐州,群臣餞送於城外,伯邑考擁住馬頭哭曰:“吾父不可前去!”西伯撫慰曰:“吾兒不必憂慮,爾兄弟和睦,共守國傢,不日吾即西歸,斷勿以我為念!”邑考衹得放行。
  一日,行至燕山下,西伯止住從者,暫停筠亭,少刻當有大風雨至。從者告曰:“今乃日正中天,雲收四塞,風雨從何而來?”西伯曰:“吾演先天之數,今日乙巳辰,若遇己卯時,不但有大風雨,抑且當有蓋世英雄從地而出!”從者詳問其故,西伯言猶未訖,雷霧四合,暴雨淋漓,平地水滿三尺。忽聽燕山西北一聲霹靂,火光散亂,林中有胎兒啼哭。西伯急令巡之,見古墓穴中,雷震棺木,有女屍破胎,墜一嬰兒,呱呱而泣。
  西伯謂從者曰:“此子非尋常之人,他日必為西方出力。”乃詢本處鄉村之人乳之。
  行至數裏,未得乳婦,忽前有道士將近車前,長揖曰:“侯伯何往?”西伯答曰:“吾承王詔入朝歌,先生何方人氏?”
  道士曰:“小道終南山煉氣之士,號雲中子。”西伯慌忙下車相見,便問何往,雲中子曰:“小道因觀天象,見妖氣落於商王宮內,吾進木劍,請掃除之,不料商王昏德,反斬太史,以禁方士,所以吾欲遍遊天下,尋破魅之士。今觀將星落在燕山之西,故來此以詢所在。星辰霹靂,發於木方,此象從雷而出,今尋至此,卻又隱而不見。”西伯聞其有符嬰兒之事,即抱嬰,度與雲中子曰:“先生所尋將星者,莫非此子耶?”雲中子視其豐神骨節大異,問曰:“賢侯從何而得此子?”西伯以雷震之事相告。雲中子曰:“此子非俗,他日長大,必能蕩商傢氛穢,但民間不能養育,小道願收入本山,恩養成人,教其演習兵機,以候扶真主,破妖魅,拯險溺之民。”西伯曰:“然則可呼何名?以為他年相會之記?”雲中子曰:“即以雷震呼之,有何不可?”西伯欣然曰:“先生命名最為合義。”遂相辭而別。
  西伯行至數日,車馬遂入朝歌。時,薑桓楚、鄂宗禹、崇侯虎陸貫到京,四侯伯會次日入朝。時京城百姓,皆哀薑後死於非罪,惡妲己立為正宮,議論紛紛,傳於桓楚耳中。桓楚聞知薑後被投摘星樓而死,放聲大哭。次日,即具表入朝,數紂王斬正宮,寵妲己,嬖費仲,荒國政四事。紂王大怒曰:“朕欲除此老賊,尚未降詔,焉敢先謗吾過!”喝令斬之。
  姬昌、鄂宗禹及滿朝文武皆諫:“桓楚為東方侯伯,縱使有罪,不可極刑,況所諫皆是,大王何可加以重罪?”紂王猶豫不决,妲己在簾內忙告紂王曰:“群臣皆桓楚之黨,大王若不醢桓楚之屍,何以示法?”紂即令醢桓楚為肉醬,貶其子姜文煥備守潼關,以楊越奇為東方侯,代守青州。又下令群臣,再諫者梟首示衆,群臣俱退。鄂宗禹會同姬昌、崇侯虎曰:“吾等世食國祿,今主上溺於酒色,妄廢皇后,而醢大臣,豈可懼死,甘於坐視?明日必合表極諫,共黜妲己,以理國政,雖加以斧鉞,亦所弗恤。”姬昌曰:“吾觀商德將衰,不出三十年後,有革命之象。公言雖是,衹恐主上執迷不悟耳!”宗禹曰:“天命雖有常數,然為臣當盡其職,吾必冒死而諫!”
  崇侯虎心本懼死,又恨西伯專功受賞。次日,崇侯虎先奏紂王曰:“大王昨醢薑桓楚,群臣皆服,獨鄂宗禹與姬昌互相誹謗,且姬昌妄稱能演先天之數,言國傢不出三十年而喪。若不除此二侯,終為大王之患!”紂王大怒,正欲令武士監捉二侯,二侯早合表來諫,其表曰:具諫表臣鄂宗禹、臣姬昌,誠惶誠恐,稽首頓首,百拜上表。臣聞聖人禦極,行正道以防心;天子司民,握乾綱而宅志。
  所以唐堯不下階而治,虞舜惟垂拱而理。未聞有嬖寵姦淫,殄絶夫婦,斬醢大臣,妄斬太史而能平理天下者也。伏自大王禦極以來,災星歷變於天下,妖氣屢出乎宮中,正大王憂國愛民之秋,防心宅志之日。是故皇后乃母儀天下,無瑕玷而加極刑;妲己穢污宮室,有妖媚而寵重位。刑不上大夫,則醢薑侯,而虧先王之典;官不曠太史,則梟元銑,以失司天之監。內聽師涓之樂,蠱惑聖聰;外信費仲之言,盲蔽電眼。且臣聞明王不自治,而聽治於民;不自德,而信德於天。今大王廢朝綱,變典法,上激天變,下興民怨,社稷危亡,在於旦夕。故臣等不避斧鉞之誅,直進逆耳之言,伏望繼明主之行,恢聖人之德,親君子而遠費仲,黜妲己以贈正官。廣納忠諫,痛革前非,如此則天變可消,民怨可弭,而社稷穩如泰山,國祚安如磐石。
  臣等不勝戰慄,奉表以聞。
  紂王覽罷,裂碎表章,大詈:“匹夫焉敢妄進謗言!”令有司推出斬首,鄂宗禹大駡不止。群臣諫曰:“姬昌素有德政,以服諸侯。大王今宣入朝,一旦殺之,西土軍民,必然生變。萬乞寬然,以赦其死。”紂王令斬鄂宗禹,解還姬昌。紂謂昌曰:“本欲將汝同斬,姑念汝有德西民,暫赦歸國,毋得曠我朝貢!”姬昌再拜謝恩而退。
  崇侯虎、費仲獨奏曰:“姬昌善理先天之數,能知未來之事,況其國大兵強,此來不殺而赦其西歸,何異縱虎歸山,放竜入海,後欲製之難矣!”王曰:“吾已赦之,焉可反復?”
  崇侯虎曰:“姬昌西歸,城中士夫必行餞送,臣請行餞,觀其有怨望之言,可乘此殺之,以絶後患!”紂王然之。
  次日,西伯發駕西歸,滿朝士夫,果設餞於朝天橋,崇侯虎亦在其中。酒至數巡,西伯告衆士夫曰:“主上偏信妲己而殃社稷,不出二十年中,其身定作煨燼矣!”群臣聽皆失色,不敢出言,晏罷相辭而別。崇侯虎即以姬昌之言告紂王,紂王大怒,即令雷開,率數十刀斧手,追捉姬昌。
  時,姬昌出城三十裏,在馬上自思:“身有七年之厄,又何安樂而回?”正疑思間,馬後喊聲連天,一彪人馬追至。西伯視之,乃殿前都校尉雷開也,知其是來捉己,面上並無懼色,驅馬回入朝歌,與雷開見紂王。紂王大詈:“匹夫!吾赦汝回,焉得反謗吾喪於煨燼?”西伯頓首對曰:“非臣敢謗,此乃天數已定。”紂曰:“汝數應絶於何地?”西伯曰:“臣之氣數過十二年後安休而死。”紂曰:“吾為萬乘之君,尚沒煨燼之下,汝卻安休而死,何其誣妄之甚!”喝令斬之。大司徒膠鬲奏曰:“大王以昌言為妄,可令其演察目前禍福,驗則赦之,不驗,斬亦未遲。”
  紂即命姬昌占朝廷今日主何吉兇,姬昌即占一課曰:“以臣占之,今日酉時,成湯宗廟,當有火災。”紂王弗信,囚昌於南牢,以驗吉兇。殆及黃昏,巡城兵馬果奏宗廟發火。紂王盡發衛士救之。風火相激,不能救止。須臾間,七廟皆成焦土。
  紂王默羨姬昌之神。次日欲放西歸,費仲又奏曰:“西伯精靈,終成大患,王既不殺,亦請囚之,待其臣子來贖,然後赦回,庶幾服其叛意。”紂王納其言。
  次日,降詔囚昌於羑裏城。膠鬲苦諫,紂皆不聽。西伯謝罪,入於羑裏城中,仰天自嘆曰:“七年之厄,誠有定數,吾敢怨君而私民乎?”遂杜門不出,取伏羲氏六十四卦,次序而演之,為卦下之辭,垂世立教。
  卻說紂王自醢薑桓楚,斬鄂宗禹,又囚西伯侯,留崇侯虎在朝議政。滿朝文武,皆緘口不言,其所言者,有祟侯虎、費仲、蜚廣、雷開、惡來一班佞臣而已。故紂王略無忌憚,無所不為。畢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宋賢道原劉先生有詩云:
  七載艱難羑裏城,卦爻禍福辨分明。
  玄機打透失天秘,萬古傳名號聖人。
  唐人韓退之作文曰:目窈窕兮其凝其重,神肅肅兮聽不聞聲,朝不日出兮,夜不見乎月與星,有知無知兮為死為生,嗚呼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