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王曉峰博客文集:文化@私生活   》 第2節:惡之花開(1)      王曉峰 Wang Xiaofeng

  惡之花開
  "惡搞"這個詞在2006年因為鬍戈戲《無極》而一下子火了。隨之而來的是對陳凱歌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以及有更多鬍戈站出來,人們一邊在為惡搞爭論不休,一邊見什麽搞什麽,眼看着2006年變成了無"惡"不做的一年。
  圍繞着"饅頭",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惡搞問題。我認為,創作就像搭積木,你可以搭出一棟房子,我還可以搭出一個花園,用的都是那幾塊木頭,小孩都知道這個道理,衹是小孩意識不到事物總是有多面性的。每個人在解讀一個詞、一句話、一篇文章、一首歌或一部電影的時候,都會通過想像或聯想把它理解成自己希望的那樣-- 而這其中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惡搞。惡搞並不是在2006年纔出現的,衹是因為在這一年"惡趣橫生"纔被關註。以前,它經常出現在一些諷刺與幽默的笑話中或並沒有以一個獨立的單元存在,如今它突然成了民衆熱衷的表達手段,是因為它適合網絡時代的表達方式,它以意想不到的效果間接達到人們想表達的願望。從前,我們稱其為解構,如今,當我們懷着惡作劇的心態再次拿起這把手術刀的時候,我們更喜歡稱它為"惡搞",而這把手術刀因為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威力和效果,有時候更像一把來復槍。
  惡搞者的美學原則是:當我無法把你這棟建築摧毀,我衹好在你這棟建築上塗鴉,讓這棟醜陋、古板的建築變得有如妙筆生花,將圍觀者引嚮"歧途",從而看到它的另一面。當經典的"饅頭"引發一場全民惡搞之風的時候,我們應該感謝陳凱歌提供了這麽豐富的素材,感謝鬍戈用他的智慧為這部無聊的電影添加了一筆令人回味無窮的註腳。
  我們為什麽要惡搞?這個方式實在令人不舒服,那可是對很多美好事物的褻瀆,是令人憤慨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美好事物是什麽?可以總結為:它是常規的、令人看起來索然無味的東西,但是它被塗抹得有點端莊、崇高、權威、偉大、完美、嚴肅……甚至有些教條。這些事物,美好的事物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本來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由於這類美好事物太多,以至於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枯燥和蒼白。我們總該給它增加一些顔色,把那些偽善從我們的視綫中去掉,這就是今天大興網絡惡搞的原因。娛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你為我們提供娛樂,一種是自己動手,自娛自樂。惡搞顯然屬於自娛自樂,我們之所以要惡搞是因為你提供給我們的美好事物顯然不夠娛樂。另外,惡搞是無能的力量,當我們對某種更有勢力的既定事實無法接受或産生厭惡,並且無力改變時,目前我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用惡搞的方式來奚落它,因為它有時候比批評更加一針見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惡之花開(1)第3節:惡之花開(2)
第4節:惡之花開(3)第5節:想變成人的貓第6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1)
第7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2)第8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3)第9節:從無知者無畏到物質者無所謂(4)
第10節:北京到底有沒有文化?(1)第11節:北京到底有沒有文化?(2)第12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1)
第13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2)第14節:星巴剋與認同文化(3)第15節:沒有性生活的雞(1)
第16節:沒有性生活的雞(2)第17節:開頭與結尾第18節:把韓寒拉出去斃了
第19節:給你自由過了火(1)第20節:給你自由過了火(2)第21節:王朔:"飛"越瘋人院(1)
第22節:王朔:"飛"越瘋人院(2)第23節:王朔:"飛"越瘋人院(3)第24節:王朔:"飛"越瘋人院(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