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5年,杨椒山被害,杨夫人也自缢殉夫。这座达智桥胡同里的杨府被改建成了供奉城隍老爷的寺庙,改名松筠庵。
如今记者看到的就是清代重修后的松筠庵山门,石额上的题刻已经被磨平了,门里盆盆罐罐罗列,开起了日杂用品店。据说,山门后第一进院子的正房就是当年杨府的正堂。到了清代,正堂被改建为景贤堂,里面供奉过杨椒山的衣冠彩塑一尊。堂外还有乾隆年间刘墉书写的一块石碑。打开后门,院子堆满了木料等杂物,店主解释:之前这间门脸房一直住人,松筠庵的前一进院子不剩什么了,说到老房子,后花园倒还有几间。
绕道校场三条胡同,松筠庵的西南门就开在胡同中间。一个八角攒尖的灰瓦顶探出墙头,门前两位居民在阳光下摆出一副棋盘,交战正酣。清朝年间的松筠庵,北起达智桥胡同,南到这西南门为止了。
新京报 Translate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