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陽光八萬裏:2007年最具實力的散文集   》 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      古清生 Gu Qingsheng

  梯田還有一個鼕季,那不是一個無作為的季節。梯田四季有水,所以育有一些小魚蝦,以蝦為多。有一種小魚,其狀如小羅非鯽魚,衹有一寸長,五彩斑斕。還有蜻蜓的幼蟲,像無翅的螳螂,也是緑的,都可以吃。捕蝦卻是婦人的活,男人不幹,衹我這男人去幹過。客傢人有諸多規矩,比如砍柴,男人不幹,所以我叔叔再閑也不砍柴,我奶奶要他娶老婆,理由之一就是砍不動柴了。婦人撈蝦,也有一套行裝,穿綉花圍裙,戴綉花頭帕,斜背蝦簍,用小瓷碗做蓋,扛着撈蝦網出發,卻像去採集昆蟲標本。那撈蝦網是一個竹片綳起的葫蘆狀的框,寬一尺至一尺五寸,網密,是個小圓底,框後端紮一長竹竿。撈蝦的過程十足簡單,將撈蝦網口朝下斜伸到田塍內邊的溝裏,人稍前,撈蝦網稍後,二人或三人等距離排列斜拖着撈蝦網走,保持這個姿勢,均步往前,從田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就收起撈蝦網,用小瓷碗在網裏一挖,把蝦和小魚挖起,裝進簍子裏,動作極一致。蓋小魚小蝦身手靈巧,往往會從前面人的網前彈走,所以,後面的網也是還有蝦可撈的。公平起見,換一丘田時,走後的人,就改走前,如此一丘田一丘田地走,那步伐與姿態,略約像執平衡竿走平衡木,從山腳的梯田撈到妹子嶺,就返回,總是有收穫。我是覺得,那梯田無奇不有,要什麽有什麽。男人也可以從梯田裏打到野兔、野鴨、秧雞什麽的。我叔叔有一次和獵友將一隻野山羊趕入田裏陷住,分得三斤野山羊肉, 我吃了,真是香啊!那是我第一次吃野山羊肉。
  我奶奶每年要我撈蝦,她都要約人去的。我喜歡吃蝦,樟木溪的田,種一季稻,未施化肥與農藥。我叔叔說,搞科學化,𠔌打不多少,成本增高去了,人還多勞。所以,蝦是清水蝦,放鍋裏烤,蝦麯起,是一種豔紅,烤熟曬幹,佐青蒜炒,衹放一點????,幾粒花椒,幾片薑,香酥香酥的。也可以用蝦米煮白蘿蔔,此湯清甜且鮮。
  梯田最令我心動的時候,是春天的雨後。連續幾場春雨,小河漲水了,晚上躺床上,可以聽見小河嘩啦啦的浪濤聲。早晨起來,雨過天晴,陽光如洗,十分新鮮地映照在山上,青蔥的山林上有霧彌漫。山上的梯田,每一丘田都有一個缺口排水,又都錯開着,一丘田是右邊開缺口排水,上一丘田就在中間開缺,再上一丘田則在左邊開缺,這樣錯落有緻,田缺上都懸着一條銀瀑布,因此漫山的梯田,懸有無數的銀瀑布。山頭上一道彩虹,薄霧從林間輕輕飄移,有山澗將一條大的銀瀑布從上至下貫穿到底,鳥在屋後的老樹林子裏啼鳴,狗在村前的曬場上空吠,看那梯田,衹覺得春天被山雨送來了。
  ..........................
  惟有茗者留其名
  時至如今,沉睡已久的茶文化漸次復蘇。故世事更替,滄海桑田,探究傳統的茶文化,便發現隱於茗事間的中國人的精神,諸多是寧靜淡泊,指嚮自然,也往往是一種人生姿態。千百年來,茶葉逐漸南生北飲,廣為普及,以至漂洋過海,衹是那茗間真情率性歷久不變,有多少盛世豪傑或草莽英雄如同過客,惟有茗者千古留名傳芳。
  飲茶而傳世者,首推神農炎帝了,神農嘗百草歷百毒,飲茶而解,民間與方志皆有多樣傳說。一是神農睏臥山中,有茶葉飄落於碗,浸泡於水,神農醒來飲,神情大爽,遂發現了茶,以後每遇毒銜茶解之。另一傳說,神農的肚子透明,能見腹中腸胃與吃食,為察各種草木性質,神農吃進各樣草木,細觀其變。待吃進茶葉時發現,此葉如帚,在胃間旋動,把腸胃清掃個幹幹淨淨,人頓時神情舒坦,腦清目明,身輕如風,神農這枚葉子取名為茶。傳說的想象力,不亞於傳說,不服也不行。
  茶聖陸羽,終身執著茗事。他是湖北天門人,一個遺孤,由竟陵竜蓋寺高僧智積和尚收養,悉心教育。以《周易》卜卦,占得《漸》卦,卦辭言:“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就擇了二字定姓為陸,取名為羽,字鴻漸。(《文人與茶》,陳瑜著,華文出版社)陸羽少時即與智積和尚習得採茶與煮茶術,對茶産生濃厚興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我心中的梯田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第3節:惟有茗者留其名(2)
第4節:秋椒小燒(1)第5節:秋椒小燒(2)第6節:黲子魚
第7節:味蕾上的故鄉第8節:魚宜三吃(1)第9節:魚宜三吃(2)
第10節:我敬愛的番薯第11節:桑椹(1)第12節:桑椹(2)
第13節:燕坐華榭第14節:土魚的品味報告(1)第15節:土魚的品味報告(2)
第16節:帶着魚去旅行(1)第17節:帶着魚去旅行(2)第18節:遙遠的地衣(1)
第19節:遙遠的地衣(2)第20節:遙遠的地衣(3)第21節:遙遠的地衣(4)
第22節:遙遠的地衣(5)第23節:遙遠的地衣(6)第24節:年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